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人,明朝末年著名理学家,曾师从王阳明。其学之要,在&ldo;诚意&rdo;,在&ldo;慎独&rdo;,人称之谓&ldo;千秋正学&rdo;,是当时文化界的代表人物。
第32节:奈何江山唱晚(32)
作为明末的一代大儒,刘宗周既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同时也培养出了像黄宗羲这样杰出的弟子。但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相比,他的仕途却堪称坎坷磨难。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凡有良知的士大夫皆以&ldo;直言敢谏&rdo;为荣,特别是明朝末年,以知识分子为身份特征的东林党人,更是大力地展开议政谏政的群体活动。事实上,这种做法,倘若面对的是一个英明的君主,那还好说些,但如果面对的是像朱由检这样的昏君,那无疑是在给自己制造灾难。而在东林党和援手东林的人之中,刘宗周更是以性格刚正、果敢为名,因此他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万历年间,国子监祭酒汤宾尹和顾天埈等人借聚众讲学之名,拉帮结伙,在政治圈中形成了一股颇有市场的势力,同时为了取得相应的政治资源,他们以各种名目诬陷东林党人,人称&ldo;宣昆二党&rdo;。而御史徐兆魁、乔应甲等人与宣、昆两党&ldo;声势相依&rdo;,也趁此机会在朝中大肆排挤东林党人,谋求个人的政治利益。对此,初入政坛的刘宗周却凭着一股豪气和公义之心,毫无顾忌地上书声援东林党。但由于&ldo;宣党&rdo;、&ldo;昆党&rdo;势力强大,而此时的刘宗周又没有政治靠山,所以不光没帮成忙,险些还把自己搭了进去。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失望心情,年少义气的刘宗周辞官回家。
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改元天启,当年三月命刘宗周为礼部主事。这一次刘宗周依然不改往日风风火火的作风,一入朝便上疏劾奏魏忠贤&ldo;导皇上驰射戏剧,奉圣夫人出入自由。一举逐谏臣三人,罪一人,皆出中旨,势将指鹿为马,生杀予夺,制国家大命。今东西方用兵,奈何以天下委阉竖乎。&rdo;并要求皇帝恢复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铁榜之制,借以防止宦官擅权越政。此时正是魏忠贤专权得宠的时候,刘的这种做法立刻给自己引来一身的麻烦。而那时的皇帝朱由校又是一个浑蛋中的浑蛋,当庭怒不可遏,说他&ldo;出位妄言,好生可恶&rdo;。幸亏当时的内阁首辅叶向高全力施救才保下一条命,最终被判廷杖六十,罚俸半年。
天启二年正月,后金军队攻陷广宁,朝野之间一片恐慌。满脑子忠君爱国的刘宗周再一次上疏,要皇帝惩罚那些抵抗不力的官员,并建议起用颇有治军能力的李三才为兵部尚书,录用政治名嘴丁元荐和谏臣杨涟等人。但是这一次,他依然没落下什么好的结局,皇帝不光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是将他极为严厉地斥责了一顿。于是不久之后,刘宗周再次以生病为由,返回原籍。
天启四年九月,吏部奉旨升刘宗周为通政司通政,行文催促他赶紧离家上任。但刘宗周不光不领情,还以杨涟、左光斗等正直诸臣受到无理迫害、削籍归里的事件为由头,再次上疏谏政并拒绝出山做官。同时他还毫无遮拦地继续抨击气焰遮天的魏忠贤窃弄权柄,祸国殃民。为此,又遭到皇帝朱由校和魏忠贤一伙的残酷打击,以久不入朝应命为理由,给他扣上了&ldo;蔑视朝廷,矫情厌世,好生恣放&rdo;的大帽子,最终把他革职为平民。
经过一连串的政治打击,刘宗周心灰意懒,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术上。1627年,熹宗朱由校一命呜呼,其弟朱由检即位,一登基便疾风扫落叶一般连番出手,沉重地打击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而此时正罢官在家的刘宗周觉得自己似乎又一次看到了帝国的曙光。于是崇祯元年,刘再次应皇帝朱由检之命,上京任职,这一次他被任为顺天府尹。
刘宗周到京上任后,立刻对首都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合理的调整。大力发展教育,并完善了户籍制度,同时对于那些土豪劣绅,刘宗周处理起来也是毫不留情。在他的亲力亲为下,北京城的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赋税也降低了很多,各种犯罪案件的发生比率较之从前大大降低。
在刘宗周任顺天府尹的第二年十一月,皇太极带领精锐的后金军队绕过固若金汤的宁锦防线,从蒙古入境一路斩杀,直攻到了德胜门外。作为帝国元首的朱由检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惊胆战,对朝事几乎不闻不问,朝野之间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刘宗周毫不畏惧,妥善维持着京城的正常运转,并表示说:&ldo;吾守土官,义当与城为存亡。&rdo;
第33节:奈何江山唱晚(33)
为了增加城内军民的守城信心,刘宗周将早已吓破肝胆的朱由检请出来以安定人心。接着又趁此机会,再一次降低了京城百姓的赋税,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拥护。在稳定了民众的信心后,刘宗周又号召全城军民祭奠于谦,以本朝大忠臣的事迹来激励军民,从而在精神上形成强大的合力。
在城内外军民的联合抵抗下,皇太极和他的军队最终从北京城周围撤退。眼见形式转危为安,刘宗周却因积劳成疾,卧病在床。但即便如此,他也时刻记挂着帝国的江山社稷。出于对周延儒和温体仁种种做法的不齿,病魔缠身的刘再次上疏朝廷,弹劾周、温二人,并在朝野间获得了一定的回应。但令人惋惜的是,刘宗周的做法并没有让皇帝看清当前的形势,反而对他产生了厌恶的心理,也并未对周延儒和温体仁做出任何的调整。当时,北京地区大旱无雨,官员们纷纷设祭坛拜神求雨,由于刘宗周卧病在床,无法参加活动,周延儒立刻以此为理由,弹劾刘宗周不修职事,逼他辞去了顺天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