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怔了怔,不明白随从们的怒火从何而来,好端端的,怎么就变脸了?
难道是为了“将军”两个字?
属下们动怒,霍明锦却平静如常,脸上没什么表情,摆了摆手。
随从们立刻低头退下。
一个毡帽帽檐压得极低的男人捧着一只竹丝托盘走上前,“大人。”
霍明锦端起青花红彩细瓷杯,掀开杯盖,动作漫不经心,眼睛望着傅云英,等她开口。
“霍大人……”傅云英忖度着改了个称呼,见周围随从安静下来了,心头疑惑,手指摸到藏在袖子里的一封信。
她抬起眼帘,目光不经意落到一双手上,眉头下意识皱了一下,心头泛起一种古怪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
慢慢移开视线,她压下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有多想,接着道:“小子……”
话还未说完,脑海中遽然闪过一道雪白电光,霎时一片洞明。
她又是一怔,浑身一个激灵。
未出口的话硬生生吞回嗓子里。
霍明锦仍望着她。
傅云英低下头,放开昨晚连夜写好的那封信,垂目道:“小子也不知有没有听错,恍惚听见两个北方口音的人说了些很奇怪的话。”
她随意捏造了几句似是而非的话,无非是一些为定国公一家惨死感到愤愤不平的怨望之语,其中还涉及到沈介溪。
霍明锦听完,不动声色,眼底一抹不易觉察的失望一闪即过,犹如电光朝露。
他扫一眼左右,一名随从走出来,给傅云英使了个眼色,拉她到一旁细细盘问。
她这两夜颠来倒去想过无数遍该怎么应对,字字句句反反复复推敲,自忖没有什么破绽,脸上故意露出惧怕紧张之色,在随从的再三逼问之下,先是从容应答,然后磕磕绊绊起来,仿佛被锦衣卫吓住了,但从头到尾都笃定自己确实听到有人讨论要想办法救徐延宗。
随从问了半天,觉得她没有撒谎,哪有人吃饱了没事干拿这种事骗锦衣卫,而且眼前这个少年谈吐不凡,衣冠整齐,一看就知是个诗书满腹的富贵少爷,不会轻易扯谎骗人玩。
“这是赏你的。”随从回到霍明锦身边复命,说了几句话后,折返回傅云英身边,掏出一枚银锭给她。
傅云英道:“但愿能帮得上大人们。”
推辞了几句,不敢往霍明锦那边看,转身出去了。
她感觉身后有几道目光一直看着自己的背影,放慢脚步,没有回头,一步一步往外走,直到耳畔传来“咔哒”一声,门轻轻扣上,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
少年出去了。
霍明锦枯坐了半晌,手中的茶已经凉透。
旁边戴毡帽的男子佝偻着腰,低声说:“里里外外都查过了,除了几个书生聚在一处痛骂沈阁老和皇上,没有任何异常之处。傅云我没见过,他年纪这么小,又是土生土长的湖广人,一口湖广话说得很地道,不可能是知情人。”
另一人走过来,拱手道:“二爷,傅云说的没错,围观的老百姓中确实有一群北方商人,来武昌府贩货的,他们也确实同情定国公,不过也就是口头上说说,吹吹牛皮而已,不敢闹事。”
也就是说,傅云小题大做了。
但真正小题大做的人,其实是他。徐延宗亲口告诉他,她死了,就死在那年冬天。
明知不可能,但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抱着期望,然后一次次被现实打破希望,伤口溃烂再愈合,愈合再溃烂,永远没有结疤的那一天。
霍明锦闭一闭眼睛,茶钟扣回桌上,发出一声钝响。
“不过有一事,小的不知该不该说……”戴毡帽的男子迟疑了一下,吞吞吐吐道。
霍明锦皱眉,“说。”
毡帽男子挠挠脑袋,“傅云是黄州县人没错,他有个妹妹却是从甘州接回来的,现在跟着张道长修道。”
“哪一年接回来的?”
毡帽男子忙将傅家接回傅老大的妻女一事细细说了,“这傅家只有傅云泰是亲生,其他几个少爷都是抱养的。上回在渡口……”
他顿了一下,才接着道,“上回小的差点害死的小姑娘,就是傅云的妹妹,傅家的五小姐,也就是二爷替小的救起来的那个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