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这个导演要谢罪鼎杰书院 > 第80章 档期难选 持中略正(第2页)

第80章 档期难选 持中略正(第2页)

侯老师笑着主动上前和他打招呼,原来段一宁和石磊被李团长嫌弃“接戏不严肃一身市井气”,这会儿正在晋省驻地强化军训,所以都没有过来。

王树斌是八一厂的创作组长,既能编也能导,长征题材专业户,上次一起喝大酒结下的交情。

不认识的几个专家,主要来自总政文艺中心的研究室和业务部门。

孙副主任很尊重主创,虽然会议主题是讨论剧本修改,但流程上却是陈一鸣首先通读原版剧本,然后回答专家提问。

言下之意,只要陈一鸣能够有理有据地回应专家的疑问,那么就可以按照原剧本来拍摄,总政不会按着他的头逼他接受修改意见。

经过陈一鸣魔改的《1951》,只是披了一层《1917》的皮,电影内核已经完全不同。

电影圈一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一个导演的一生,就是不断重复自己的处女作。

其实挺有道理的,套用到众多名导大导身上,都说得通。

哪怕陈一鸣算不上名导大导,出的活儿也都是些换皮西贝货,这个论断在他这里依旧适用。

《魔都假日》是陈一鸣两辈子的电影处女作,用一天两夜的时间讲述了一个女孩的成长。

《1951》的故事内核,其实就是对《魔都假日》的重复,只不过主角从女孩变成了男孩。

陈一鸣也仔细思考过,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是出于怎样的思考逻辑,把《1917》这样一部反战电影,给魔改成《英俊少年》的?

想来想去,他只能归结为自己积淀不够、修行不厚,潜意识下能够探讨的主题,够不到诸如命运、生死、孤独、漂泊等等形而上的层次。

一切故事里的波折,他只能归因到“成长”这个相对浅显的阶段上。

说到底,陈一鸣就是一个神剧导演的底子。

前世的记忆可以让他随意借鉴无数电影名篇,但是无法带给他电影主创背后的思考,看幕后花絮可解决不了思想内核缺失的问题。

陈一鸣读的很快,《1951》本身台词量也不算多,段一宁“牺牲”之后少了一个话痨,电影里就更加惜字如金。

剧本读完之后,专家们开始依次发言质询。

《1951》的剧情一马平川,具有完整人物弧光的角色,也只有刘东君一个,讨论自然就围绕着刘东君的变化展开。

第一个提问的是战史专家余与飞,他是沙教授的同事,老沙跟组常驻外景地之后,他就把审核剧本的活儿接了下来。

“陈导,开场时的主角,是不是有些过于木讷了呢?

半岛战争确实有一部分新兵参战,因为1950年10月开国之前,我军陆续复原和转业了接近五分之一的兵干,半岛开战之后,才紧急扩招了大批新兵入伍来填补缺口。

不过新兵入伍之后,各地武装部会组织一个半月的基础军事训练,抵达东北之后,又是一个半月的适应性训练,也就是说,每个新兵都要经过3个月训练才会加入半岛战场。

我看剧本里的设定,领受任务之前,主角还在天马山地区驻扎过,照此推算,他起码经历过小半年的军旅生活。

按照我军传统,主角一定经受过相当程度的军事与政治教育,他的精神面貌,理应更加积极、乐观、主动。”

到底是战史专家,第一个问题就打在了陈一鸣的七寸上。

他昨天忽悠于大主持的那套词,继续用在这里肯定不合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