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佛法修学概要净界法师10 > 58 3336集研讨(第3页)

58 3336集研讨(第3页)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从散乱心的、善业的修学,而提升到一种专注寂静的、正念的修学呢?为什么一定要提升呢?我们来看看佛是怎么说的。看加行。

《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谓前施、戒、忍等乃至大小乘一切功德,皆须由修习止观力故,而得增长乃至成办,是故菩萨于中,须数数修习。

为什么要修止观呢?《解深密经》佛陀就告诉慈氏(弥勒菩萨):你要知道一件事,三乘的圣人,若诸声闻(二乘人)、若诸菩萨,只要是成就出世间圣道的圣人,乃至于佛陀(佛陀也不例外),他们所成就的世间的功德、出世间的功德——世间的功德包括种种的禅定三昧,出世间的功德当然就是菩提涅盘——是怎么来的呢?应知皆是奢摩他跟毘钵舍那所成就的果报。

这个地方的关键在于「皆是」。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是在散乱心的阶段而成就世间的功德跟出世间的功德,没有一个人。「皆是」,就是没有例外。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这种功德,乃至小乘一切的功德,都是因止观的关系才能够增长广大乃至于成就圆满。所以,菩萨要提升修行的层次,应该数数修习止观。

这个事情是这样讲:说是心力带动法力,法力加持心力,当然这个心力是主动,法力是被动。同样一句佛号,同样一句大悲咒,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操作大悲咒的时候,他变成千手千眼?为什么我们念大悲咒的时候,它只是一个大悲咒,为什么?因为我们心力羸弱,有太多的妄想。

所以这个地方就牵涉到你的堪能性。这在唯识学就是说,修止观会加强你的堪能性。什么叫堪能性呢?就是你造业的能力。比方说,马的堪能性比狗好,狗的堪能性比一只小老鼠好,小老鼠的堪能性比一只蚂蚁好。所以你修止观,它会提升你造业的能力。就是临终你也念十句佛号,另外一个人也念十句佛号,但是他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的,你平常有一个小时的定课,你这十句佛号就比他的质量优秀,你就容易把弥陀感应出来。其实应该这样讲,理论上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力量和能量是固定的,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他念佛没有力量呢?因为他分散,心光外泄。

在唯识学上说,你为什么要修专注呢?像水一样嘛,这个水你不做一个水坝,水都流光了。不是说你念佛没有力量,是你平常时心的那个能量分散得太厉害,你平常的日常生活都把能量分散完了,所以你真的念佛的时候,那个力量都薄弱了。我们应该适当地把水收集起来,不要让它到处跑,否则很可惜。所以我们平常适当地都摄六根,专一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会把我们那种心光外泄的力量稍微调整一下,稍微往内收一点。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天的能量都是固定的,但是你不能让心的能量到处散。就像那个水到处泼,泼到最后你真的想用水的时候,一点水都没有。不要小看一天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专注,那个能量点点滴滴,你一年下来三百六十五天,三年下来、十年下来那个力量就可观了。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佛菩萨的功德,没有一个人是不修止观而成就的。不是说哪一个佛菩萨整天在外面跑,他就能够成就这么广大的功德,不可能!那个只是叫做道前基础,那叫忏除罪障,积集资粮,那是破障的基础。他的正修在止观这一块。如果你的心整天都是散散乱乱的,你这一生就干不出什么大功德事情,不可能!你念佛念两个小时都没有用,因为你的心整个是散乱的,你一点能量都没有。

这个地方就是说,要加强我们心中的堪能性,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能够每天专注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你念一句佛号抵得过人家平常念一百句佛号,因为你的心强,造业力强。同样一句佛号,你能念的心能量强,你就能够把佛菩萨的功德运转起来,你感应的力量就相对强。佛菩萨是被动配合的,你释放多少的力量,你对佛号的转动力量有多大,他就给你多大的功德,非常公平。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想要把一句佛号操作成能够超越生死,达到一心不乱,那你平常就要有一点静坐的功课。

小结:《佛法修学概要》33-36集研讨

[研讨主题:修行篇(五)六度中的心理建设]

各位师兄好,末学奉师父的慈命,与大家一起进行《佛法修学概要》的研讨。今天是我们第二学期的第三次研讨,我们研讨的内容是《佛法修学概要》第三十三讲到第三十六讲的内容,主要是菩萨乘的修学法门。那么我们今天研讨的主题是讲六度中的心理建设,对这个主题末学想分三个部分跟大家进行研讨。

第一个,总标,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主题?

第二个,我们在六度中如何来加强我们的心理建设。

第三个,结示,用师父的几段法语,作为我们课程的总结。

第一部分,总标:为什么修六度?分三:一、缘起。二、为什么叫度。三、六度所依的心态。

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总标里面,我们分三个小部分,一个是缘起,为什么讲这个主题?第二个,为什么叫度?六度,为什么叫度?第三,给大家介绍一下六度所依的心态。

一、缘起:

(一)只重事修或只重理观

我们先看第一个缘起,为什么要讲这一个主题?因为在目前的修行之中,我们很容易只重视修,或者只重理观,我们有不少的同修,以为这一句佛号就行了,不需要一些智慧的观照;或者只重视理观,而不重视事修。这两个倾向其实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圆融的修行。《楞严经》里面说过,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所以师父在讲,六祖大师的开悟偈和神秀大师的开悟偈的时候,特别给我们提出六祖大师的顿悟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是让我们安住的。而神秀大师的时时勤佛事,是我们要在安住本性的基础上来时时的修正我们的错误的言行,而回归到我们本来清净的心性上去。所以理悟跟事修两方面还是要结合起来的。这个才是圆人的修行。

所以这个也说明我们理观跟事修、顿悟跟渐伏要结合起来。这个是我们要讲的为什么要不能仅仅是事修,要既要理观,又要事修,这个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因为我们只重事修,或者我们只重理观,在修行中出现偏差,那么就会带来下面的两个后果,哪两个后果?

(二)只知外求,不知观心

这个就是用错了方向。用攀缘心我们不知我们的常住真心,它的性净明体,而用的所有的妄想,而此想不真,所以导致我们迷惑颠倒,导致我们的轮回。

所以这个就只知外求,而不知我们的心,真心是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能生万法。所以这个就因为用错了方向,只知外求而不知观心。

那么这第二个后果,

(三)只知方便,不知究竟

就只在相上做文章。本来是手指指月,你是观这个月的,但是你反而只关注手指,而不追究最究竟的东西。所以就像一个在大海里面你只取一个水泡,而不取整个大海。所以《楞严经》里面说,假如你的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所以我们只在相上做文章,而不去探究我们真正的本来面目。这个修行也是很难成功的,无法达到佛乘的不生不灭。

所以正因为有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我们的心理建设。

所以正如师父所说的,当我们走上了菩萨道的时候,成败的关键,你必须把你心灵的力量发挥出来,而且一个法门不能决定高低,那么修行到最后,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