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佛法修学概要净界法师10 > 53 017020集研讨(第1页)

53 017020集研讨(第1页)

《佛法修学概要》最快更新[630kan。cc]

课程摘要

17、為什麼淨土宗人要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我們明白業果的道理,主要的修學只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懺悔業障;一個積集資糧。第一個,懺除過去所造的罪業,在死亡之前,趕緊懺悔;第二個,就是在生命當中,盡可能地積集善業。

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在聖道門跟淨土門的目標不一樣。聖道門的目的是為了追求來生安樂的果報,比方說善得人身、六根具足等等。但是淨土宗的目的,在斷惡修善,偏重在臨命終時沒有障礙這部分。

雖然臨命終時往生淨土是靠正念,但是,這個正念是要有條件的。古人說「願我臨終無障礙」,所以「阿彌陀佛遠相迎」。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臨命終到來時,要為自己準備一點臨終的資糧。

一個沒有經過佛法訓練的人,一輩子就做一件事情,就是把過去的善業盡情享受,死命地花他的福報。花到臨命終時,大概福報花得差不多了。所以,現在善終的人很少,就是沒有病痛折磨、安安穩穩往生的非常少,因為他福報都花得差不多了,甚至透支了。

所以,淨土宗認為:既然臨終的正念很重要,我們一定要儲存一點資糧力讓臨終來受用。臨終的正念(明了的心)要現前,身心世界必須在一種沒有很大傷害、沒有很大干擾的安穩狀態下才可以生起正念,才能去創造一個安穩的臨終環境——所謂的善終。

18、「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留點福報臨終時用很重要!

我們一般的業都是保存到什麼時候才開始算帳?臨命終,就是無常到的時候,把你過去生、今生的業一起算,強者先牽。所以這時你一生就像做夢一樣,這個夢即將要結束了。當然夢境裡的東西都帶不去,但是,你在做夢的過程中所做的行為、業力保留下來了。

這個地方說出了兩件事情:第一個,萬般帶不去。就是人生是沒有結果的,如同做夢,沒有什麼結果。你在夢中不管做到什麼夢境,醒來時沒有結果。但是,你的過程很重要。你用什麼心態面對你的人生,這個業力會貫穿死亡,來生繼續受用。尤其是淨土宗的人,臨終時,按照印光大師的規劃,你今生的福報要留四成,平常只能受用六成。有些人,他福報大,就死命地花福報,這人是愚癡。因為生命的轉變在臨終,臨終時把自己弄得很痛苦,你很難生起正念。所以平時你想買一百塊的東西,最好買六十塊就好,這樣沒有錯,就是你要留點資糧,到臨終時用。我們必須為臨終的正念創造一個比較好的環境,你不能把福報都享盡了。

所以諸位!你如果有志於拼往生的話,除了臨終的正念以外,請你留點福報臨終時用,這很重要!善終,願我臨終無障礙。因為福報不一定能幫助你往生,但是它會創造一個讓你保持正念的好環境。就像我們平常一樣,如果在一個很安穩的環境,我們容易提起佛號;如果你身體病痛,牙齒又痛、肚子又痛,你佛號就提不起來了。臨終算總帳那是非常殘酷的,「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所以我們一定要為未來考慮,一定要把臨終時的福報規劃下去。

19、為什麼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

生為一個凡夫眾生,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起一些重大的煩惱——貪瞋癡,造一些殺盜婬妄的罪業。這種煩惱罪業的生起,它的病根只有一個,就是顛倒妄想,就是我們內心的感受。這個感受是來自於業力的刺激。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會由於業力的因緣產生痛苦跟快樂的感受,這個感受是沒辦法控制的。所以感受的下一剎那就刺激我們的妄想、想像,想像久了以後,就產生了一種執著。

所以當業力與妄想、執著混在一起時,就很難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佛法給它一個專有名詞,叫做無明,就是說,它已經形成一種思想上的盲點。他明明知道這樣做會創造痛苦,但是他還是會這樣做,他為什麼這樣做呢?沒有任何理由!所以我們凡夫在無量的生命當中,留下了很多的問題,但是最嚴重的就是顛倒想。這種顛倒想,從《楞嚴經》的思想來看,已經沒辦法自我調整。

因此佛陀的出世,第一個就是要解決顛倒想的問題。佛陀在解釋顛倒想,要破顛倒想時,第一個概念,先解釋業果的道理。就是說,生命的痛苦跟快樂,是由業力決定的;善業決定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決定招感痛苦的果報。從業力當中,我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業力在得果報的過程中,必須有一個很重要的助緣——禍福由因,改變在緣。所以懂了業果以後,我們就開始去注意內心當中的業力。我們必須把重大的業力消滅,就是不能給這種業力太多的助緣。

其實,業果的思想,它的重點還不在斷惡業,而是在斷惡念。我們沒辦法去解決無量劫來所留下的業力,這是現實問題。生命太短,業力太多,盡虛空不能容受。從業果的思想,我們知道一個很重要的答案:我們雖然身負重罪,但是不要去刺激它。

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地雷,但是臨命終時,無障礙是怎麼安立呢?這些地雷你不碰它就沒事了。所以為什麼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就是你不要去碰它。我們的生命中有無量無邊的生死重罪,但是我們不能有強大的惡念去刺激它。

所以在業力生起現行之前,我們都還有機會,就是閃過你心中的地雷。我們的地雷太多了,沒辦法解決,到淨土再解決是可以的。但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去碰觸地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先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就是要閃過心中的地雷,不要讓它在臨命終時爆炸。從業果當中,我們開始去懺除罪障,積集資糧,創造一個臨終安樂的環境,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注意自己的業力,注意自己的惡念。

20、一切的法門,佛陀的目的就是要我們把心帶回家!

一切的法門,其實佛陀的目的就是要我們把心帶回家,回歸到我們的清淨本性,從本性裡面重新出發,去創造佛的功德。這個概念建立起來以後,我們就知道為什麼要安住空性了。佛法是先安住再調伏,如果你安住錯誤,你的心就向外攀緣。修行是先找到生命的立足點,安住在清淨的本體,才能夠依體起用。所以安住空性,不隨妄轉很重要!

我們不能跟妄想面對面地起衝突,這是佛陀教給我們的大智慧。就是說,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妄想是生死的根本,但是你怎麼面對它呢?你不能跟它硬幹,你不是它的對手。佛陀要你告訴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句話太重要了!你要從根把妄想拔掉──你本來就沒有妄想。佛陀這一招太高了!安住空性就是站在沒有妄想的角度來面對你的妄想。

諸位!你還記得嗎?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離家太久了,在外面流浪太久了,我們來自於同樣一個家,就是清淨本然的心,只是我們在輪迴當中打了太多妄想了,打到我們每一個人都互相不認識,現在是該回家的時候了!

所以,諸位要知道,修行真的有快慢。如果你掌握一個錯誤的方法,你就很辛苦。我講實在話,人生短暫,你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嘗試,去不斷摸索,沒有時間。最聰明的人就是趕快掌握祖師大德、佛菩薩的傳承,掌握一個清淨的道法,趕快修上去。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站在本來沒有妄想的角度來對治妄想,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這個就是安住現前一念心性。《楞嚴經》給它一個非常漂亮的名字叫做「正念真如」,其實就是安住空性。

這個概念對你臨命終太重要了!臨命終時,我們過去生、今生所打的妄想,都可能會現起、會刺激我們的佛號,那這時誰能夠保護佛號呢?只有這句話——安住空性!你本來就沒有妄想,你這樣一想,妄想就沒有力量了,因為它的根被你斬斷了。

所以諸位!我們遇到煩惱時,不是馬上對治它,你不是它的對手。遇到煩惱,你試試先念三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本來沒有煩惱。你念「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念三遍,煩惱的力量完全被你擊潰了,你再提起佛號,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要先放下妄想,你才能夠面對妄想,再去對治妄想。這個是很重要的大乘的概念。整部《楞嚴經》的思想,都在講「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本來就清淨,這不是外來的,是你本來就清淨的,知真本有,妄想本來就沒有,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小结:《佛法修学概要》017-020集研讨

[研讨主题:]

【正见篇】(二):一、前言二、总标三、别明四、结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