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佛法修学概要净界法师10 > 14 第13集(第2页)

14 第13集(第2页)

所以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右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个活动一造作时,它能够熏习第八识(就是业识),形成一个种子。这个种子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思想的种子。唯识学给它一个名字,叫名言种子,就是你的思想。第二个就是业种子。比方说布施,你用施舍的心去做一个布施的行为,你的第八识同时成立两个种子:第一个,你布施的心被记录下来了,下次你更想布施了,因为它产生一种种子,产生一种能量,会引导你再去做第二次,你的布施心增长了;第二个,它形成一种善业的种子,这个善业种子来生会招感富贵的果报。所以种子有两块:一个是思想,一个是业力。那么业在形成果报之前,先经过一个储存的作用,先形成种子。

第二个,点点下面有虚号,请大家写一下叫「临命终时」,业力的转变都是在死亡到来时才算帐的,就像我们一般人说的「腊月三十算总帐。」你现在造的业都是先保存,到什么时候开始算帐呢?临命终时算帐。平常都让你欠着欠着,到临终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你的生命由业力主导,叫做随业往生;第二种,你的生命由思想来引导,叫随念往生。这一块我们待会再说明。

总而言之,当我们的业力储存到最后要释放时,都是在临命终时。到了那时,由业力或思想去激发我们过去的种子,使令来生得果报了。假设是善业被激发出来,就成就天、人、阿修罗安乐的果报;如果是罪业的因缘被激发出来,那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痛苦的果报。

所以这个从业到果报,是三个程序,第一个形成种子,第二个临命终时,第三个显现果报。

那么,要注意,这个公式有两种用法。因果是两重因果,这个是佛教很重要的因缘观。它不像儒家思想的一重因果,今生造业今生得果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造善,家庭就兴旺;你造罪,德行有亏,你今生的家庭就衰败有灾难。所以儒家的因果思想完全建立在今生。佛教的因果思想不是这样建立的,它是三世两重因果。

这个公式怎么套用呢?假设这个业是过去的,如果写过去世的话,这个果报就是今生,过去的业招感今生的果报,这是第一重。古人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如果我们很想知道前生做了什么事,从自己的身心世界去查,就可以反推出来。比方说今生衣食无缺,可以合理地推论,前生做了很多布施的业;今生很庄严,可以推论,你前生遇到事情会选择忍辱,而不会跟人家争执;今生的身体很健康,可以推论,前生是比较慈悲包容的。所以从今生受的果报,就可以推论前生做了什么善恶的业力。它是有一定对应的,有一个等流性的。所以这个公式,如果是把业放在过去世,这个果报就是今生,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如果把这个业放在今生,那么这个果报就在来世,就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如果我们很想知道来生会是什么相貌,看今生造的哪一个业的次数最多,而且是深生好乐,数数现行。后面会讲到我们的业是有一个主流的,我们一生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生命中有一个是主流的业力,它占了一个强大的势力位置,那么这个业就会容易表现出来。

这个地方说明了,佛教的因果思想的复杂来自於它是隔代受报。就是说,今生受用的,是前生的业力;来生受用的,是今生的业力。所以这个地方就很容易让人家产生错觉,说为什么今生做那么多善事,还这么痛苦?因为你做的善事要先形成一种种子,它要先储存,不能马上释放出来,到临命终才释放。那么这个就是佛教的因果思想,它是三世两重因果,过去现在这是一重因果,现在未来又是一重因果。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那么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终就很重要了。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过去和今生的业一并激发。这个业力的激发有两种:

第一种,我们叫做随业往生。这个部分唯识学讲得很多。一般来说,你今生有某些重大的业力,不管是善业恶业,临终时容易随业往生。就是你有一个强大的业力,这个业力要表现时,会先有花报。就如水果要长出来,它会先开花。

在唯识学上说,如果你临命终时经常做梦,梦到黑暗,梦到恐怖,经常有东西来恐怖你、遇到种种的痛苦,那就表示你的罪业要被激发了,因为业要出现之前是有徵兆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你看到那个风一直吹,就是暴风雨要来了,它有徵兆的。

业力的表现也是这样。你看到一个临命终的人,整天就觉得很冰冷,你给他盖棉被也盖不暖,按照经论的说法,他即将要堕入火烧地狱了,因为他全身冰冷,临终时看到火烧的东西,他才会扑过去,会爱取;有些人临命终时,全身发热,你拿冰块给他冰也没有用,这个人即将堕入寒冰地狱了,全身发热这是一种徵兆。

所以随业往生的情况,大部分都是过去生造的业,而且今生造了重大的业力,这个业力被激发了。业力要激发之前,它会有很多的恐怖不安、痛苦的徵兆笼罩你的身心世界。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随业往生,它会躁动不安。

第二种情况就是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了善业,也造了罪业,但是业都不重,平常也在忏悔,也不断地对治,这时就有充分的时间培养你的念头,用念力来引导业力,就是随念往生。由你往生的一种信愿的念力,来主导你的生命,由念力来主导你平常念佛的业力,把那个念佛业力调动出来,但是关键是正念要先现前。

诸位要知道,净土宗,要少造罪业,因为你拼的是随念往生。唯识学上说,一个人业力太重,临命终时,几乎是马上投胎的,连中阴身都没有,连助念、提起正念的时间都来不及,那个业太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争取时间,让自己培养正念。不能造太大的业,因为造太大的业力,牵引的力量太强,连提起正念的时间都没有,就去投胎了,怎么随念往生?

这个地方就是说,净土宗按照正常情况,我们不可能随业往生,除非证得念佛三昧,是净业成就,完全靠净业去主导,那是祖师的修行。我们一般人都是造造念佛的业,在佛堂念佛,出来以后又造造生死业,造久了起惭愧心,又赶快去佛堂忏悔,去念佛。所以我们现在的业是两个都有,但是不能让罪业的势力太大。

我们为什么要忏悔?后面会讲到,你折损罪业的力量,让它变成不增长业,然后临命终才有足够的时间,最好是有人开导你,培养你往生的念力,以念力触动念佛的业力,然后信愿行三资粮具足,去感应弥陀的本愿,往生净土。

所以,临终时千万不能让业力现前,因为你很难提起正念,来不及有提起正念的时间,所以说临终是个关键!就是算总帐。因为业力是一直储存,存到临终时才开始激发,看是由业力来引导,还是由思想引导、由念力来引导。

这个是因果的形成道理,它是三世的情况。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我们的第八识。第八识扮演两个很重要的角色:第一个,相对过去来说,它保存了我们所有的业种子跟思想的种子。我们所有过去的资料全部在第八识中,它含藏你的过去。第二个,它表现你的现在,你今生的果报也是它变现的。所以它摄持过去的业力,变现今生的果报。它同时是一个业因,也同时是一个结果。

所以第八识就很重要了!你了解了第八识,就了解整个生命的相貌;了解生命的相貌,你就知道怎么改变了。诸位要知道,不了解生命,你就不可能改变生命,不可能!连它是怎么回事你都不了解,怎么改变它呢?这是盲修瞎练!外道花那么多时间在修行,为什么总是不能够改变他的生命?因为他不知道生命的相貌。

我们要知道,第八识——身为一个阿赖耶识,到底怎么去保存业力,怎么去变现果报,这是重点!是一个更深层的观察,不但是三世两重因果,而且我们要从因缘中观进去,更清楚生命到底是什么相貌。

我们看第二段。

前面一段,是很粗浅地说明业力,先形成种子,然后再变现果报。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观察,其实阿赖耶识是很重要的,它有两个相貌:一个是非断非常,我们来看这个问答。

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的一个大仓库,它保存了过去的业力,也变现了今生的果报,所以它等於是整个六道轮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本。阿赖耶识就是我们内心深处一个非常重要的潜意识。就这个潜意识,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是:它是断,它有停止的一天吗?它有一天自己会停止掉,还是恒常不变的?是断或者是常?提出这个问题。

我们看《成唯识论》怎么回答。说阿赖耶识,身为我们凡夫的一个生命的根本,它不是断也不是常。不是断,表示它是恒;不是常,表示它是转。也就是说,业识我们的生命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