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年纪已经很大了,能活到这个高寿实在不容易,其实根本上不了战场。他儿子李瑶之所以留在狄道而没有去其他地方任职太守,一是因为狄道位置要紧需要他镇守,二也是他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去世,到时候就得他来接手陇西。秦王政要是早知道李崇这么能活,早十年就给李瑶派去隔壁北地郡当郡守了,还能腾出一个人手来。等陇西这边太守位置空下来,再把他调回来也不迟。或者直接派他儿子李信过去,也是可以的。好在李瑶父子分不开,李牧父子可以。李牧回了代郡之后,他儿子就被派去了隔壁新设的上谷郡。北边这一片有一溜的边防重郡,个个都不可轻忽。老将军人品过硬,秦国这才敢让他们父子联手镇守相邻两郡。否则作为赵国降将,至少要分隔得远一些才保险。秦王政和扶苏对着舆图商量接下来的驻防安排。秦王道:“攻齐不用太多将军出面,其余人皆可派去北边抵御匈奴。”原本还要留人攻打百越和镇守楚地的,但如今楚人已经掀不起风浪了。而百越那边,他瞧着儿子的通商手段很有效果。百越只怕不需要用太多兵力去打,能够和平收复。所以士兵和将领都能直接转战北境,和匈奴人死磕。扶苏指了指原赵国北部边境的四个郡:“原先假赵国还在时,父亲没有完全将四郡划分出去,统称为代地由李将军管辖。现在郡县划分完毕,唯有最东的代郡归李牧老将军统领,那西边三郡还得再派人过去担任太守。”秦王政点头:“九原郡、云中郡和雁门郡,你以为可派谁过去戍边?”要决定这三郡的归属,就得先定好秦国北境的三郡。而秦北三郡从西自东分别是陇西郡、北地郡和上郡。陇西目前是李信的祖父李崇和父亲李瑶合力管辖,隔壁的北地郡和上郡则是收复河南地(河套南部)的重要位置。这两个郡加上赵地最西的九原郡一起,对河套南形成了包围的态势。目前河套南还没有被大秦收复,依然在匈奴手中。不过从三郡发兵合围的话,拿下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扶苏看着那个凹进去的缺口不太顺眼,秦王政也一样。父子俩对视一眼。扶苏说道:“上郡自然该由蒙恬镇守。”收复河套南是蒙恬的功绩,扶苏对他很有信心。秦王政颔首:“北地郡回头叫李信去管辖吧。”暂时让李信配合蒙恬行事,要是情况不利,李信作为亲儿子亲孙子,能更顺利地快速从隔壁陇西借兵借粮,以及借道。李信用兵出奇,且擅长千里奔袭。说不准这小子会从陇西借道入诸戎的地区,再从西边折返抄了河套南部匈奴的退路。虽是兵行险着,但诸戎为了做生意肯定不敢背地里和匈奴夹击李信的部队。更何况南边就是李信他爹李瑶带兵虎视眈眈,人家自然会给亲儿子断后。秦王政思忖后下决定:“蒙恬还要去齐国历练一番,暂且不着急。先将李信调去北地郡,督建长城的修缮之事。”既然需要九原郡配合北地郡和上郡行动,那么九原郡的太守人选就得好好挑了。目前的将领中能和蒙恬打配合的人并不算少,而收复河套这么大的功劳,大家自然都想捞到手中。考虑到老一辈的将领再过些年也该到退下来的年纪,而年轻一代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历练。如果不抓紧机会的话,只怕后面要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即便是天生将才,也需要充足的实践经验,否则大战时容易出状况。扶苏想了想:“杨端和稳重,他的长女也是一样的性子。李信太跳脱了,不如派他们父女去九原郡支援蒙恬。”对蒙恬好一点吧,不能派去的全是难搞的同僚和下属。虽然蒙恬自己足够沉稳,但李信这小子毕竟是王翦老将军都觉得头疼的那种人。秦王政唇角微扬:“李信年纪也不小了,还是这么闹腾。”嘴上说的是李信,眼睛看的却是自家太子。太子还嫌弃别人不够稳重呢。扶苏假装没有听出其中深意:“杨明舒年纪还小,不能独当一面。太守由其父担任,她便可放心地在前线抵御敌人。”有亲爹在后方坐镇,为她统筹全局,杨明舒就能随便浪了。哪怕战事不利吃了败仗,杨端和也能随时出兵支援。父女俩先过去打打匈奴练个手,等收复河套南部的时候,应该就有充足的配合经验了。正式开战后,表面上是蒙恬和杨明舒协同作战,其实后方还有个沉稳老辣的杨端和随时准备查漏补缺。秦王政认为这个安排没什么问题。又问:“云中与雁门呢?”雁门有个雁门关,地理位置十分紧要。云中郡则在山西大同,同样是个军事要地。扶苏答:“王离、王贲父子可去协防,再将桓齮将军派去。”哪家都有小辈,杨家父女的模式直接借鉴就好了。后世皇帝一般不喜欢将领的子嗣代代接手他们之前驻扎之地的军队,觉得时间长了那边的士兵就成将军家的私兵了,将军可能会拥兵自重、造反篡位。但秦朝暂时还没这种想法。陇西世代都在陇西李氏的手里,也没见李家造反。自己不信任将领就直说,找什么借口。北境都被划分出十来个郡了,每个郡独自掌兵互相制衡。这样都不放心戍边的守将,那也别想着搞中央集权了,继续玩分封算了。而且说实在的,将领的家族真的能代代都出将军苗子吗?未必。白起厉害吧?你听过他后代在军事方面有什么建树吗?不要说白起被秦王猜忌废黜为士卒,没了贵族官身,所以他的后代起不来。在秦国待不下去难道不能跑去其他国家发光发热?没混出头来,原因就是非常残酷的——白起他后人不行。白起在的时候,他后代就没能在军中立功,等没了他的庇佑,就更没水花了。像李氏、王氏、蒙氏这样接连三代出名将的,属于少数中的少数。秦国能一下子拥有三家,一方面是秦国的军功制吸引名将投效,另一方面也是真的运气好。但抛开这三家再去看秦国其他名将,杨端和、桓齮、羌瘣这些人,他们的后代和他们的祖辈在历史上也没什么记载。可能只是普通将领,也可能根本没出能当将领的人才。将领的家族只要断代一次,以前积攒的军中声望就会消耗大半。老兵会惦记曾经的将军,等老兵退伍了呢?新兵又不认识当初的老将。而且秦国的兵是从各地抽调来的,每次服兵役也就那两年,两年之后换一拨人,将领手下的士兵总是生面孔。除却亲兵和将领之外,少有一当兵就是十几年几十年的。以后北地戍边大约也是如此,在附近郡县征兵。农人男丁们可能这次征兵去的是这个郡,下次就去别的郡了。后世不少朝代的兵和秦朝完全不同,不仅当兵年限很长,要许多年才能退伍回乡,代代世袭的还非常多。大约也是每隔几年都重新征兵太难了,不如让兵丁就在边境定居,生儿育女。等需要新血液了,可以就地征收。当地人长久定居在这里,倒是很有可能对戍边的将军家族产生深厚的感情。但还是那句话,北边十来个郡,只要君主别昏庸到同时惹怒大部分边将,互相制衡还是没问题的。扶苏把玩着玉佩,说道:“章邯、韩信等几个小的还没长成呢,他们可不是庸才。”武将家族的小辈要是不够厉害的话,那就别怪后起之秀抢了他们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