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金三角之谜有声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黄栌笑道:&ldo;这个米颠很有意思,他反对盲目临帖模仿,力求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rdo;

她又翻出一本《郑板桥墨竹图》,问苏朵:&ldo;郑板桥的书画你喜欢吗?&rdo;

苏朵回答:&ldo;我不太喜欢他的风格,太凄清,但是他非常机智。&rdo;

黄栌说:&ldo;据我所知,他是清朝雍正年间人,名燮,乾隆年间进士,照例进士朝考一二甲者即点翰林,因为郑板桥的书法不合当时流行的馆阁体,考了个三甲,因此到山东范县当知县。县官在县城是最高的地方官,可是见了不论哪一级上级官,都要遵守下属礼节,磕头请安,而县级以上的官,一层层又多得不可胜计,所以人们就给县官一个雅号,叫&lso;磕头虫&rso;。郑板桥中了进士,满以为一点翰林,就可以过着清高华贵的生活,不料笔下不争气,非但不能平步青云,反而做了个逢官便拜的&lso;磕头虫&rso;。他满腹牢骚,不可言喻。他的&lso;六分半书&rso;也正是对当时在士大夫群中流行的&lso;馆阁体&rso;的一种反抗,真可谓形容尽致了。其实&lso;馆阁体&rso;只是黑、大、光、亮,毫无个性,毕生写此,耗尽人间锐气。有关郑板桥的故事很多,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有一位法号&lso;佛上人&rso;的高僧登门拜访,并请求郑板桥题诗相赠。郑板桥搔首蜘蹰,迟疑半晌,才讷讷地说:&lso;法师索赠,自当献丑&rso;但实不相瞒,官薪菲薄,手头一时拮据,衡内已无片纸,我把诗给你写在状尾,你以为如何?佛上人呵呵地笑着,两手合掌说:&lso;阿弥陀佛!莫说是写在状尾,就是写在布片上,我也高兴。&rso;于是,郑板桥找出一份处理完的无关大体的状纸,就在状尾诗曰:闲书状尾与高僧,乱纸荒麻失几层。最爱一窗晴日照,老夫衙内冷如冰。此诗颇能反映出郑板桥做官那种君子固穷,为官清廉的高尚品德。后来郑板桥辞官离开了潍县,上万人为他送行。郑板桥临行之前,画了一副墨竹为百姓作纪念,上面题有这样一首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内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支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郑板桥启程了,回到江苏兴化,&lso;一肩明月,两袖清风&rso;,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天夜里,冬雨洒窗,天气很冷,郑板桥盖着薄被,辗转不能入睡。忽然有贼&lso;光顾&rso;。如何应付?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此贼情急行凶,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办?他佯装熟睡,睁眼看贼偷,心也不甘,略一思索,便翻身朝里,低声吟道:&lso;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rso;此时贼已近床,这贼也是读过书的,闻诗暗惊,顿感进退两难。正踌躇间,忽听床上人又续吟两句:&lso;腹内诗书有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rso;。闻此两句,贼知此官清廉,不偷他也罢,返身出门。又听里边再吟一句:&lso;出门须防黄尾犬&rso;。贼闻诗很感动,主人心肠太好,他还叮嘱我要防狗咬着,何不逾墙而走,正欲上墙,又听屋里传来一句:&lso;越墙莫损兰花盆。&rso;贼留神一看,墙头果然有兰花一盆,细心避开。脚刚着地,屋里又吟两句:&lso;天寒不及披衣送,速趁深夜去豪门。&rso;&rdo;

黄栌笑道:&ldo;这个郑板桥是劝贼人去豪门偷盗。&rdo;

黄栌又翻出一本诗集,上书《苏朵诗集》,是用行书写就的一本自制诗集,她惊讶地叫道:&ldo;苏朵,这又是你自己的诗集?&rdo;

苏朵点点头,微笑不语。

黄栌打开诗集,只见是:

《满庭芳》词

李白

长安灯夜,金銮迷乱,酒香一缕穿卧谪仙。西窗剪烛,狂酣诗如烟。万千话语欲说,宦海沉浮不如闲。一叶愁,霜染之竹,千秋载,一宿斑。

举樽方饮醉,拥樽卧蕉,嬉笑怒骂,将靴落诗池,覆海颠山。捉月笑谈太近,千帆过尽无身影,谁知晓,金陵未寝,流泪铜镜前。

七律

李白

飘若浮云总是吟,天真浪漫诗语真。

遍游吴楚三分地,三进长安一缕魂。

夜闯江浙惊天姥,朝登博浪壮夷门。

安能折腰事权贵,宦海风云总是深。

七律

杜甫

云横硬骨总悲惊,安史饱经泪断肠。

三吏三别单衣苦,兵车丽人锦衣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