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行将枯萎是什么意思 > 第五章 梦醒(第1页)

第五章 梦醒(第1页)

一家人刚睡下没几个时辰,家里的门铃响的急切,这是有人怎样急切地按着啊!仆人房间的电灯亮了,接着是主卧,连睡梦中的沈清也迷迷糊糊的醒了。

“谁呀。”

刚起来的仆人心里骂了一声娘,门外的人鸣了鸣喇叭。一开门,刺眼的远光灯使得家仆不自主蒙上了眼睛——谁这么风风火火三更而来啊!

车开进院子,是一辆军用吉普。车上跳下一人,这时打着灯的家仆看见了:这不是二少爷吗!

“哥!哥!”沈家的次子,沈汝铭一下车,气犹未定便猛地敲门。

当家的穿着睡衣,就这一双拖鞋下了楼,一开门便不客气:“沈汝铭,你吃错什么药了?”

“哥,快走吧!哥,不走来不及了。”

平日里脾气暴躁的沈家二公子此时也不和他哥拌嘴了,“国民政府不行了,日本人就要进城了。”沈大哥不知道沈汝铭经过了什么,沈汝铭的表情用乞求的眼神望向自己的大哥,紧紧地抓住大哥的胳膊,多年当兵的胳膊隔着棉衣抓疼了沈家当家的。

“有话先进来说吧。你嫂子身孕在身,不便行动,休得吵醒了她。”

“国民党准备撤兵去重庆。”

进屋就坐后,沈汝铭几乎不能平静自己的心情,沈汝忠知道以后也是心下一凉,从头到脚如坠冰窟,“撤兵?怎么会?这南京城的几十万老小怎么办?这偌大的南京城就这么拱手让人?”当家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撤兵,怎么会撤兵,这才定都不到十年,南京城百废待兴,如果不是日本人打进来,百姓想要的生活近在咫尺。

“城内的学院能转走的都转走了,洋人也都撤走了。”沈汝铭的声音充满绝望,他痛苦地扯下自己的军帽,军帽上有国民党青天白日章,这曾经是他相信的荣耀。

“南京城的富人们能逃得都逃了,国民政府的物资也在加紧转移。我……”,沈汝铭看向大哥,眼神疲惫:“奉劝你们快走。”

“走哪去?”沈大哥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沓的报纸,报纸上的头条无不是鲜明的大字,“北上?南下?还是跟着你们国民政府西进?这中国,这华夏,哪里不是日本人你告诉我!”

“你不是留过洋吗!”沈汝铭如一头被惹急的睡狮,“去美利坚啊!去不列颠,去法兰西啊!”

“贤弟,你有所不知。”沈家当家的声音软了下来,“你以为千百里远的外国就好吗?国家不能兴旺富强,中华民族不能得到振兴,到了国外,我也是良心不安的。再说,你以为老爷子会走吗?老爷子在这南京城奋斗了一辈子,早就扎下了根,哪是你说赶就赶得走的。”

“你们……”沈汝铭肚子里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他哪里会不知道南京城的好。只是淞沪会战失败之后,他已经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了。“车里有枪,家里备好。日本人进来了,二话不说直接一个钢蹦送他上天。哥,你不要下不去手。”

“日本人很残忍。他们抓了我们的俘虏和东三省的百姓去试毒。”

沈汝铭从车里拿来了美国的军枪,还有两把左轮手枪。

“上海已经彻底沦陷,这是中国最大的损失。有超过10万的日军正在上海到南京这段铁路与水路之间,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沈汝铭悲痛又低落地说,“你们凶多吉少。”

“大不了,就是命一条。只是委屈了你嫂子。”沈汝忠显得很豁然,前一句态度坚定,后一句语调温柔中带着惭愧。他已经接受了不会逃走现实。事实上,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日本人无恶不作,只有魔鬼能解释他们的行为。沈家早年也和日本人有过生意上的往来,他对自己的生意伙伴印象不错,留洋期间还偶有书信。对方显然也是爱茶之人,沈家人当时还觉得对方谦逊有礼呢!他在欧洲的学院里也接触了一些日本人,有些日本人对他避而远之,有些日本人注重礼节,与他用蹩脚的英语交谈。当时他们因为互不懂对方的英语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好了,现在我已经明白你们的意思了。”沈汝铭的心里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无论政府怎么想,我会留下来死守这座城的。”他军人的手轻抚自己帽上的徽章,徽章的背后,是国家,是民族,也是家人。他想到了死去的战友,想到了自己年少时在黄埔军校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他们都是从一个地方走上的战场,他们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军人。

沈汝铭打开了收音机,放出了他最喜欢的《三民主义歌》:

三民主义,吾党所忠;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夜色渐渐褪去,新一天的太阳又从城市的东边照亮了紫金山。

11月27日,南京城召开了一次激动人心的记者代表会。

国民党将军唐生智在代表会上,当着镜头说出自己誓死抗敌的报国雄心。沈家当家的出席了这次的记者代表会,并且在代表会结束时欣慰地鼓了鼓掌。

只有国民政府的内线知道这可能只是一桩笑话。国民政府的另一套方案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战略物资被转移至汉口,长沙,重庆。未来的十天内。的确有着五万穿着军装的中国军人来到了南京这座城市取代了四散而逃的政府官员,南京城内也的确进行了一些可笑的战略布置。但是,百姓们不会想到,真正的作战将是有多么荒唐。日军用了比上海更短的时间拿下了这座城市。

1937年12月10日,沈清没有像原来一样出去。这两天南京城除了那些逃命的人,已经没有人再敢出去,街上遍布军人修的战壕与防空洞。沈家开始怀疑这些军人的能力,因为他们听说军人与百姓的冲突不断,为了修战线,军人们还不惜大量烧毁民宅。

12月12日,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与滑稽之中。起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唐生智收到了蒋中正撤退的命令,蒋中正告诉他硬碰硬不是理智的选择,撤退保有实力才是。凌晨三点,唐生智召开紧急会议,前线失守和撤退命令使他焦头烂额。他坚信撤退将会是一场惨不忍睹的灾难。

这一天,比南京城历史上任何一天南京城更加混乱。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钢铁大炮,坦克飞机带着摧枯拉朽的力量向南京城进发。南京城门的硝烟有目共睹。

爸爸把沈清带到家里二楼的房间。

房间门口站着沈清的母亲思燕。思燕知道自己的丈夫想做什么,主意是自己出的。她深情哀伤而凄切,目光一直没有移开沈清。这个带给她无上快乐的小家伙。

时光真快。

有如白驹过隙,当年那个巴掌大小的婴儿变成了现在她眼中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再过不多久就是可以成婚的年纪了。他会书法,会品茶,会吟诗,也会下棋,还能说洋文,也能打珠算。同时也调皮淘气,说起南京街头巷尾的小吃,连思燕都佩服他。有这么个优秀的孩子,做母亲的还有何求呢?

沈清心中涌起了异样的感觉。他看见妈妈看他的目光如水般温柔,温柔地就像……离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