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大国无主义 > 第90章(第1页)

第90章(第1页)

历史学者已有辩伪文章指出孙中山给大隈函、给日本外务省函均为伪造。&iddot;輥&iddot;輵&iddot;訛公案可以到此了结。留下的教训,几乎无人细细掂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便给境外势力冠以&ldo;国际主义&rdo;、&ldo;亲善友邦&rdo;的美称,即便从他们那儿可以获取阶段性的支持,如果视其为解决国内矛盾的后援团或同盟军,关键时刻,必有人用牺牲国家民族利益及个人清望加以补偿。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凡有国际背景的中国政治人物,无一人未曾对他们的外国朋友付出学费。

孙中山为此是受了影响的。在&ldo;二十一条&rdo;谈判期间,孙中山单独联络日本人的消息传开,在国民党内即有人说&ldo;不&rdo;!

‐‐1915年2月11日,参加&ldo;欧事研究会&rdo;的国民党人李根源、林虎、程潜等人联名通电曰:&ldo;吾人第一见,乃先国家而后政治,先政治而后党派。国苟不存,政于何有?&rdo;

‐‐1915年2月25日,黄兴、陈炯明、柏文蔚、纽永建、李烈钧联名通电,反对&ldo;假借外力&rdo;与袁世凯较量,电曰:&ldo;至言假借外力,尤为荒诞……倚赖他族,国必不保。&rdo;

&ldo;宋案&rdo;发生后,孙中山极力鼓动&ldo;二次革命&rdo;,还与他刚刚在日本发表的政党意见相左。1913年3月13日,宋教仁被刺前八天,孙中山在神户作《党争乃代流血之争》的演讲曰:&ldo;盖党争为文明之争,能代流血之争也……今各党之争,皆维持民国,以民国为前提,以民国为基础,故曰党争。&rdo;一回国,他又策划了一场有流血、无胜算的&ldo;二次革命&rdo;。在我们后人看来,这样的&ldo;革命&rdo;还是少一点为好。

文字逶迤,似有盘马弯弓之恋。在下的用意仍然固持于中华民国的先天不足,及民国首脑人物们的时代自蔽。说&ldo;咸与民国&rdo;了,但&ldo;民主&rdo;是虚幻的;说&ldo;专制反弹&rdo;了,但&ldo;国权&rdo;一直旁落。要么民主,&ldo;以天下神器,举而还之天下&rdo;;要么专制,出一秦始皇威压百僚万民。可惜在中华民国时代这两个极端状态都未出现。新生的老大帝国内,顶着现代名号的各党各派,由纷争而内战,由内战而割据,有如一条船上的几伙强人,拆船为兵,据仓为堡,并不管这船漂向何处、沉在何方。

日本人面对这样的中华民国,想不侵略,上天都认为他们坐失良机。

回转本书的叙事轨道,我们将看到: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刚刚被选为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即下令解散国民党,撤销国民党籍的议员资格。11月10日停止国会活动。11月26日,袁组织政治会议取代国会职能。1914年1月10日,袁下令停止国会残留议员职务。

中华民国进入无国会时代。

此时袁世凯的个人军事独裁宣告完成,他对共和制的销解亦彻底实现。但袁世凯错了,当他把国民党逼入&ldo;非法&rdo;或&ldo;地下&rdo;,屠刀高举,杀人如麻的时候,一个对立的有可能进行议会较量的政党消失了,一个从事流血斗争的军事实体却在中国南方暗暗组结。因而,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开始自毁神器,自酿动乱。

1913年9月27日,因&ldo;二次革命&rdo;失败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开始筹建新党‐‐中华革命党。一贯宣传&ldo;民主&rdo;的孙中山开始向袁世凯学习。他要做&ldo;党魁&rdo;,他要入党者签名画押,宣誓&ldo;完全服从党魁之命令&rdo;。

党有&ldo;党魁&rdo;,是现代政党向封建帮会的倒退,又是民主政党向法西斯政党的蜕变。

孙中山想象不到,他为了加强党的凝聚力的努力,反而招致众多骨干国民党员如黄兴、蔡元培、李烈钧、程潜等离他而去。在他死后,国民党的第二代领袖蒋介石走向专制与独裁,其实是双双继承了后期袁世凯与后期孙中山的衣钵。

有权者,倾向专制。无权者,倾向造反。中华民国,被这两种人撕裂着。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改&ldo;中华民国&rdo;为&ldo;中华帝国&rdo;,自己黄袍加身,做起了洪宪皇帝。考其初衷,除愚顽的帝王眷恋之外,也还有一丝加强中央权力,巩固国祚的打算。哪儿料得本欲自神,反而自丑,本欲固本,反而强末,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筹划,顷刻间变成了四面楚歌的绝唱。十万政府军没有挡住&ldo;护国军&rdo;的讨伐,七省&ldo;独立&rdo;,南方建立了&ldo;军务院&rdo;,实际是有了第二政府。众叛亲离,百计无施,袁皇帝真的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3月23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袁氏忧病而卒。

反袁的胜利,被史家誉为&ldo;第三次革命&rdo;,其实不确,因为这次斗争并不是由革命党人领导的;就其结局而言,也没有引动任何&ldo;革命性&rdo;的转机。

若从总体形势上评估,&ldo;护国&rdo;运动仍然免不了有借&ldo;国家&rdo;筹码,博取&ldo;党派&rdo;清誉的嫌疑,而一个更大的秘密在于,不论是袁世凯们恢复帝制与蔡锷们讨伐帝制,都是日本人导演的&ldo;以华制华&rdo;的&ldo;木偶戏&rdo;。大闹一番之后,中国人心更散了,党争更甚了,军阀更横了,国力更弱了。倘若不信,请看事实:

前文已述,在辛亥革命爆发时,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是既支持清政府,又支持革命军,以求促成中国南北分治。民国建立,袁世凯当政,日本政府既支持袁世凯政府,又支持孙、黄革命党人,目的还是分而治之。当发现袁世凯有复辟倾向时,日本人则竭力鼓动之。如黑龙会在给日本政府的谋划中就公然申明:&ldo;确实执行中日同盟的政策及改变中华民国为君主立宪的政策,实际乃是改造中国所应采取的根本原则。&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