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大国无主义 > 第70章(第1页)

第70章(第1页)

七月四日(7月29日)辰时,两辆囚车从刑部大狱驶出,马蹄声声,弹射出催命的哀音。菜市口刑场,静等着见证死亡。

又要杀人啦!街道两旁,是好奇而又惊恐的看客。间或,有成群的义和团团民指天划地,口沫横飞。

轧不平的人生路。不论乘犊车、兵车、辂车还是囚车,都有终点。车中人异常清醒。因为自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连上三次奏折否定义和团为&ldo;义民&rdo;、宣扬国际公法时起,他们便抱定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决心。

两辆囚车里囚着的两位朝廷大吏,一位是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相当后来之外交部长)兼吏部侍郎许景澄,一位是以三品京堂在总理衙门行走又兼任太常寺卿的袁昶。显然,这是大清国的两名高级外交官。

虽然清政府已在这年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正式对各国&ldo;宣战&rdo;,但战争有期,和平无限,外交斡旋总是须臾也不可少的呀。自毁外交人才,看来是要断绝外交之路,这政府疯了!

上层的大屠杀并没有结束。七月十七日(8月11日),曾任各国总理衙门大臣的现任兵部尚书徐用仪,以及三品京堂在各国总理衙门行走、又补内阁学士的联元,同时被捕。未经任何审讯,被捕当日即与六月二十日(7月16日)被捕入狱的户部尚书立山,同时处死。

上述被害五人,史称&ldo;五大臣&rdo;,或&ldo;五忠&rdo;。许、袁、徐三人,都是浙江人,故又被史家称为&ldo;浙之三忠&rdo;。杭州西湖岸边,旧有&ldo;三忠祠&rdo;,就是祭奠庚子被难的三位浙籍忠臣的。&iddot;輨&iddot;輯&iddot;訛因袁昶任徽宁池太广道时有德政,皖人还祠之于芜湖。

杀害五大臣的细节,毋庸追述。但&ldo;五大臣&rdo;被害的时代氛围,有必要说上三言五语。

第一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外国人多有同情或帮助康有为、梁启超辈之&ldo;变法派&rdo;、&ldo;改良派&rdo;逃出清廷制裁的举动,引发了慈禧太后的仇洋狂躁。加之,慈禧太后策动、载漪等人推进的名为同治帝立嗣、实赶光绪帝下台的&ldo;废立&rdo;活动,又没有得到各国驻华公使的国际认可,这更让清廷权力核心层&ldo;仇恨外人日深&rdo;,而且&ldo;日夜谋报复&rdo;。

形势的危险在于:到非理性演变为朝廷大气候的时候,任何清醒的外交意识都可能被扣上&ldo;里通外国&rdo;的罪名而遭绞杀。

第二是当义和团以&ldo;扶清&rdo;为号召,以&ldo;灭洋&rdo;为煽惑将队伍做大的时候,&ldo;排外&rdo;情绪已经扩散为全民族的狂热。

百姓的非理性与朝廷的非理性上下呼应了,&ldo;无政府主义&rdo;骗过了&ldo;政府&rdo;,&ldo;政府&rdo;与&ldo;无政府主义&rdo;联手,终于将假戏演成了真戏。在大势所趋的机会主义思潮既俘获了&ldo;野人&rdo;、又俘获了&ldo;君子&rdo;的特定时段,你不能戳破相互欺骗、相互利用的假相。这正如&ldo;红卫兵&rdo;起来了,&ldo;破四旧&rdo;开始了,&ldo;打砸抢&rdo;成风了,你不能说一个&ldo;不&rdo;字。此之谓众怒难犯。这一形势的危险在于:举世尚墨,不可言白。

许景澄与袁昶太不识时务。他们偏偏在不准讲真话的时候讲了真话。讲真话者&ldo;自伤&rdo;,是因为这&ldo;真话&rdo;戳破了&ldo;假相&rdo;,让&ldo;假相&rdo;光影中的裸舞者原形毕露。为了维持赖以欺世的&ldo;假相&rdo;,裸舞者齐伙高喊:杀掉光明!灭掉太阳!

光明灭不掉。太阳亦灭不掉。中国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心灵黑暗。

当拳乱初起时,铁帽子王爷蛊惑着慈禧太后借拳民惩洋人。举朝无一人敢于抗议,而许景澄、袁昶、徐用仪三人联名奏章已上。章初上,许景澄对袁昶说:&ldo;章上必死,兄意如何?&rdo;袁昶闻言,并未直言相答,仅朗诵了李群玉的一联诗句:&ldo;万木自凋山不动,百川皆旱海长深。&rdo;许景澄与袁昶紧紧握手,久久不语。在其第三疏(六月二十七日上)中,许、袁这样表白:

窃自拳匪肇乱,甫经月余,神京震动,四海响应,兵连祸结,牵动全球,为千古未有之奇事,必酿成千古未有之奇灾。昔咸丰年间之发匪,负隅十余年,蹂躏十数省;上溯嘉庆年间之川陕教匪,沦陷四省,窃据三四载。考之方略,见当时兴师振旅,竭中原全力,仅乃克之。至今视之,则前数者皆手足之疾,未若拳匪为腹心之疾也。盖发匪捻匪教匪之乱,上自朝廷,下至闾阎,莫不知其为匪;而今之拳匪,竟有身为大员,谬视为义民,不肯以匪目之,亦有知其为匪不敢以匪加之者。无识至此,不特为各国所仇,且为各国所笑。

查拳匪之始,非有枪炮之坚利,战阵之训练,徒以扶清灭洋四字,召号不逞之徒,乌合肇事,若得一牧令将弁之能者,荡平之而有余……臣等虽不肖,亦知洋人窟穴内地,诚非中国之利。然必修明内政,慎重邦交,观衅而动,择各国之易与者,一震威权,用雪积愤。设当外寇入犯时,有能奋发忠义,为灭此朝食之谋,臣等无论其力量如何,要不敢不服其气概。今朝廷方与各国讲信修睦,忽创灭洋之说,是为横挑边衅,以天下为戏。且所灭之洋,指在中国之洋人而言,抑括五洲各国洋人而言?仅灭在中国之洋人,不能禁其续至;若至五洲各国,则洋人之多于华人奚啻十倍!其能尽与否,不待智者而知之,不料毓贤、裕禄为封疆大吏,识不及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