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咱家这就去。&rdo;张永知道事情紧急,也不敢耽误,拿起杨廷和写好的诏书,轻快的向寝室内走去。
&ldo;国不可一日无君,各位同僚觉得该拥立谁为天子?&rdo;梁储慎重说道,以前他曾经向正德皇帝建议过,让正德从旁系宗室子弟中选择二三人,放在宫内加以培养,作为将来皇储人选,如果正德有了自己的子嗣,那么就将其送回,这种想法,既可以稳定人心,又保证了皇权可以顺利地传承,因而得到了很多朝臣地一致赞同。
可惜正德不赞成这个提议,对此不予理睬,当时正德皇帝尚不到三十岁,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不相信自己会没有子嗣,再说,现在选立藩王之子弟,不就是向天下人宣告他不能生育的事实吗?那怎么能成!因此武宗拒不立储。
听到梁储的话,几人沉默起来,虽然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正德皇帝没有子嗣,而且没有其他兄弟,立谁为君真是让他们感到非常为难。
&ldo;杨大人可有主意?&rdo;身为首辅大臣,就应该在这个时候出来为众人分忧解难的,毛纪问出众人地心声。
其实在梁储提议挑选港藩王子弟入宫为皇储之时,杨廷和心里曾经有过一个人选,现在在此机会正好向众位大学士述说,希望得到他们的赞成。
&ldo;太祖皇帝传下的《皇明祖训》有言:兄终弟及,谁能渎焉。&rdo;杨廷和拱手说道:&ldo;今天子无嗣无兄无弟,只有从孝宗皇帝嫡系寻找皇储了。&rdo;
&ldo;杨大人言之有理,却不知杨大人心中可有人选?&rdo;蒋冕询问道,天子不是谁都可以当的,如果不符合其他大臣之意,恐怕不能服众。
&ldo;湖广安陆兴献王长子,乃是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按序当立。&rdo;杨廷和严肃说道,他提议的朱厚。从宗系上讲与正德皇帝的血缘关系最近,如果拥立他为天子,其他人虽有异议,但也不好反驳。
&ldo;兴献王世子是宪宗皇帝孙辈中龄最大者,当年随父进京时,老夫曾经见过,性情沉稳颇有皇家气度。可立为君。&rdo;梁储赞成说道,朱厚在王府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兴王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平时也重视对儿子地教育。所以相对于深宫长大的皇子,在王府中长大地朱厚自然有更强的独立能力与主见,梁储看到后当然觉得不错。
其余几人相互观望之后,也觉得这是个不错地人选,纷纷点头赞成,一事不劳二主,又让杨廷和再写一份遗诏出来&ldo;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rdo;
传阅诏书之后,几位大学士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便一起前去呈给太后,太后听到几位大臣的汇报后。也没有异议。当场予以批准,接下来顺理成章地讨论去湖广安陆接驾的人选来。这事非同小可,迎驾的人选非常重要。
&ldo;礼部尚书毛澄必定要前往。&rdo;蒋冕说道,礼部掌管国之礼仪,还有什么比迎君更重要的,这个可以肯定下来,而内阁大臣也肯定要有一人前往。
&ldo;梁学士,可否亲自前去迎君?&rdo;看着白发苍苍的梁储,杨廷和心里有些犹豫,担心他因年老不愿意前去,杨廷和身为首辅,在留在朝中主持国事,他希望蒋冕留下来帮他,而毛纪又要负责正德皇帝地后事,一时之间只有让梁储前去了。
&ldo;事孰有大于此者,敢以惫辞。&rdo;梁储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ldo;中贵勋戚中谁可前去?&rdo;迎立新君,肯定少了不皇亲国戚地份,但皇亲国戚实在太多了,派谁去也是个问题。
&ldo;定国公与附马都尉崔元,贤达清名,可一同前往。&rdo;毛纪提议道,众人也没有意见。
&ldo;谷大用,你与韦彬、张锦也与各位大人一同前往,听候他们吩咐。&rdo;皇太后最后也发表自己地建议说道,几位朝臣虽然不怎么情愿,但是谁也不想违背太后的旨意,谷大用当然欣喜的接旨。
&ldo;鸣钟,召集群臣,颁布皇上遗旨。&rdo;杨廷和淡淡吩咐下来。
湖广安陆,在汉口采购完毕,张信一行人满载而归,扬帆起航返回安陆王府,张信静静地站在船舷旁,春风拂面,感到十分的惬意舒服。
&ldo;张典簿,这次给娘娘带回几种名贵稀罕的香料,回去之后娘娘肯定很高兴。&rdo;崔文走上前对张信兴致勃勃的说道,难道出王府一次,崔文见识到繁华之地,心里异常兴奋。
&ldo;娘娘高兴肯定少不了你的赏赐。&rdo;张信微微笑道,这个崔文虽然机灵,可惜有些滑头,不及黄锦那么有自知之明。
&ldo;能为娘娘办事,那是小的的福份,怎么能要赏赐呢。&rdo;崔文言下之意已经把功劳归功于自己,不关张信什么事情。
张信笑笑,并没有计较崔文这点小伎俩,自从一年前,在众人不解疑惑的目光中,张信毅然决然地拒绝赴京城参加会试,坚决留在兴王府任职,差点与亲朋好友翻脸,张信在王府的地位根本没有人可以撼动了。
张信做出这个决定地时候,溪山村村民、州学教谕、学正、同窗学子,包括王府中的一些人,纷纷聚集起来希望能劝阻张信的行为,袁方还扬言要与之绝交,但张信丝毫不为所动,直至袁方他们黯然进京,张信还是没有回心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