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大明太子朱标的死因 > 第九章 折中之策(第1页)

第九章 折中之策(第1页)

“标儿,你尽管说来。”本来听到朱标同意分封的朱元璋终于松了一口气,听到这一句心头又一紧。

“眼下父皇的大明江山立国时间尚短,根基未稳,为抵御北元入侵,防范西北边患、东南倭乱,须有军队镇守要塞。”

“而武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时间久了会滋生祸端,五代十国频繁易主,武将篡位即是先例。”

朱元璋和马皇后被自己儿子这番精辟的言论折服,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武将可不信,只能任用藩王驻守边塞。”

此言一出,朱元璋一拍大腿站了起来,高声叫道:“这才是咱的皇太子。”

“但父皇若要分封,要有一个万全之策,须按这三点谋划。”朱标扫了一眼朱元璋,继续沉稳地说道。

“既能封各位皇弟为王,又能避免他们日后尾大不掉,谋反叛乱。”

“其一是效法宋朝,分封为王,诸王的分封爵位,其子孙不世袭。”

“诸王子孙不世袭爵位,又该如何谋生呢?”朱元璋率先向朱标抛出自己的疑问。

“是呀。”马皇后脸上立刻涌上了愁云,“皇室子孙平日里养尊处优习惯了,削了他们的爵位,停了他们的俸禄。”

“还不知道他们要闹出多大的乱子呢?”

“他们敢。”朱元璋怒目圆睁,眉宇一沉,“谁敢以下犯上,咱第一个饶不了他。”

朱标把手一抬,制止道:“父皇息怒,儿臣自有办法。”

“诸王子孙不能世袭爵位,但是朝廷可以颁布圣旨,允许宗室嫡庶入仕为官。”

“好好,好办法。”朱元璋忍不住拍手喝彩,“宗室子弟,都给咱应试,考中的为官为宦,考不中的放牛耕地。”

“放牛耕地?”马皇后朝着朱元璋嗔怪道,“尽说些胡话。”

朱标心里却不以为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口号最先为陈胜、吴广所实践。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撼动了虎狼之秦。

虽然最后起义以失败告终。

但却敲响了秦朝灭亡的丧钟。

后继者仍前仆后继地实践着。

“前朝宗室子孙繁衍无穷,岁禄巨增。”朱标思忖刹那,才缓缓开口,“此举定可彻底消除前朝分封过繁弊端。”

朱元璋和马皇后心悦诚服的纷纷赞同。

“标儿,其二是什么?”还没等朱标开口,朱元璋急忙催促道。

“内地王和塞王定期轮换,以防长期雄霸一方,势力盘根错节,成尾大不掉之势。”

根据朱标对明代历史的回顾,明代就藩的23位亲王中,开府边塞的仅仅只有九位,内地有十四位。

边塞王相较于内地王,兵多将广,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且手下士兵战力强悍,远不是内地士兵所能相比的。

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都是有名的塞王。

在靖难之役中足可见边塞军队的战力之强。

而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更是明朝军队中的战力天花板。

“此法甚好。”朱标连连点头,“这样诸王就得老老实实给咱守疆土了。”

“标儿,其三呢?”看着陷入沉默的朱标,马皇后出声询问道。

“儿臣有难言之隐。”朱标面露难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儿臣怕说出来让父皇生气。”

“但说无妨。”朱元璋大手一挥,“标儿你尽管说罢了。”

朱标在得到朱元璋的首肯后,才定了定心说道:“兄弟阋墙,骨肉相残,自古有之,皇家更是如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