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看表,刚过四点。我想跟他说:你不用陪我们了,我们自己去。但他已经转过身去,和另一位小伙子兴致勃勃地打起了羽毛球。
天色已经很暗了,羽毛球像只模糊的鸟在空中飞着。我看见任定信副镇长从楼上走下来,从容地跨上一辆自行车。很难想象,在这座小岛上自行车还有用处。大概已经下班了,小伙子们从房子里走出来,聚集在走廊上,一面看张磊他们打球,一面喝彩。羽毛球在空中飞行着,发出尖锐的声音,这声音‐‐在这个寂寥的院子里‐‐让人感到寒冷。
我看见一位高挑的姑娘,袅袅婷婷地走进院子。姑娘面庞白净,戴眼镜,留披肩发,双手握着一本卷起来的书。她双目低垂,径直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对身边的小伙子视而不见。这是从哪里来的姑娘,与荒凉的小岛是如此格格不入?也许,她刚从学校毕业,学生时代的梦想已经开始慢慢破碎。
四点半就开饭了。小伙子、姑娘坐了两大圆桌。没什么可口的菜。米饭又干又糙。但是小伙子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嘴巴嚼得很响,米饭添了一碗又一碗。餐厅的地板是湿的,厨房就在隔壁,中间有个卖菜的窗口。有个厨娘,四十来岁,热情地端菜,盛饭,忙完了就站在边上看大家吃。我和旭光都吃得很少,也没人劝我们多吃。只能听见大伙儿咀嚼的声音和海风卷过屋顶的声音。
晚饭后,张磊带我们去他的寝室。寝室在办公楼二楼,在镇长办公室边上。房间很小,搭着两张床,很乱,我和旭光都没有进去。张磊下楼打了一桶水,让我和旭光洗脸,我们谢绝了。他就自己洗。
天很黑,山下的海也很黑。穿笼裤的菩萨供在一座修建一新的黄色&ldo;三圣殿&rdo;里‐‐它距离张磊、旭光和我是那么遥远。参观完了以后,张磊拖着沉重的脚步把我们送到旅馆。
1997年12月16日
中午十二点钟,我和旭光终于坐上了那艘开往东福山的小轮船。
出发之前,我们在岛上转了一圈。我们爬上小岛东端的山岬。山岬上海风呼啸,伏着一间用石块垒起来的矮房子,孤零零的,看起来弱不禁风‐‐它显然违背了海岛的生存原则:避风、防浪。房子后面拉着一条绳索,挂着孩子的尿片。房子下方有一块宽阔而平坦的岩石,我想躺下,却发现岩石的边沿极有规则地排列着一堆堆人的粪便,有些已经被风干成黑色。我赶紧逃走。
我们乘坐的小轮船担负着东极镇下辖四座小岛‐‐庙子湖、黄兴、青浜、东福山(属中街山列岛)之间的全部交通。船很旧,船身生满了铁锈。乘客们都坐在露天甲板四周的长椅上,甲板很高,距离海面有好几米。下雨天,乘客得自己带伞。雨再大一点,船就停开。
海风很大,没有阳光,乘客们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大多是女人,且很年轻,脸色红润,打扮入时。一枚硬币从一位女孩的上衣口袋里掉出来,&ldo;叮咚&rdo;一声落在甲板上,然后慢悠悠地滚出甲板,无声无息地掉进大海里。
其实在庙子湖就能隐隐约约地看见灰色的东福山岛。现在,我们一点点地接近它,可是它看起来是那么模糊,那么小,像海面上的一块盐巴。后来,它终于变得清晰起来,像台上的健美运动员展示肌肉一样向我们展示出了它的棱角,它的灰黯的颜色。它是那么荒凉。轮船离它已经很近了,它在我们的视野里高高地耸起,我们得仰视它了,可是我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我想,村庄也许坐落在海岛的背面。可是轮船并不转弯,而是疾速向前,仿佛要向小岛撞击过去。轮船离小岛还有几百米远的时候,我看见了一座小小的灰色码头,渐渐地,码头上出现了灰色以外的颜色:红色、蓝色、绿色……蓦地,我发现那原来是人群,正朝轮船挥舞着手臂!我抬头向山上望去,不禁大吃一惊:那些我以为是灰色岩石的,原来竟是密密麻麻的石头房子,一座叠着一座,从山脚一直绵延到山顶!所有的房子都呈八方形,紧紧地贴着山壁,几乎和灰色的岩石溶成了一体,整座村庄连成了一座坚固的城堡,而那些挤在房顶上眺望轮船靠岸的男女老少则是守卫城堡的战士。眨眼间就有那么多的生命出现在荒岛上,真令人难以想象。
轮船靠岸了,我和旭光跃上那座又短又窄的码头。码头上人声鼎沸,像个热闹的集市,一时间人流如织,接送的人远远地叫唤着对方的名字,在冷风和波涛中声音显得凄厉而尖锐。
轮船离岸了,铁锈色的脑袋在海水中拱着,费力地掉头,然后渐渐远去。是它把我们送到这里的,现在它抛下我们走了。我们目送着它远去,回头时发现码头上已经空无一人,房顶上的人们也消失不见了。此刻,在这座小岛的表面上,已看不到生命。
旭光没来过东福山,也没见过那位渔民亲戚。我们举目望去,只见海水、灰色的石头和倾倒在海边的贝壳。我们沿着山脚走,发现了一道又短又高的围墙,中间开着一道口子,那便是城堡的入口处了。入口处立着一位小孩,年纪七八岁左右,脸蛋黑黑的,头上戴着一顶用茅草编就的帽子,帽沿上饰着贝壳。大概他想把自己装扮成守卫城堡的骑士,他的手中握着一根削得尖尖的木棍,红色的长外套披在肩上,但是那两只随风飘荡的空袖子使他看起来非常滑稽可笑。我们进入城堡时,他飞快地闪到一边,仰着头胆怯地看我们。
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风声、涛声被隔在了围墙之外。我们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城堡内万籁俱寂。围墙和石壁上的房子又高又陡。我们好像立在一口深井的井底,四周暗暗的,亮光从头顶那片窄小的天空轻轻地泻下,还没到达这口井的底部,就被灰色的石头吸收了。我们拾级而上,地上的石块是灰色的,两侧的石头房子也是灰色的,我们穿行在灰色的小巷里,扑面而来是那灰色的空气。
海岛非常潮湿,空气中飞舞着无数细小的水珠。每一间房子都被封得严严实实,像一块巨大的八方石头。我们气喘吁吁地往上走,走到半山腰时,眼前才开始亮起来。一位好心的渔民向我们指点旭光亲戚家的房子,它坐落在渔村的最上端,同样也是一座灰色的房子,但是稍稍不同的是它的形状:它是长方形的,门前有一条走廊。
门关着,旭光用手指轻轻敲击门环,但是很久都不见应声。他改用拳头,仍不见丝毫动静。这时候,天下起了小雨。我们站在雨里发呆。
刚才指点我们的那位渔民原先一直在远远地观察我们,现在,他顺着石级走上来。
&ldo;没人在家啊?&rdo;他说。
我们看着他。
&ldo;他和儿子一起出海啦,十天半月不一定会回来。他的儿媳妇在村委玩。&rdo;
村委在村子正中,是一座两层楼的房子。那里还是村老人协会的所在地。好心人向我们指点旭光亲戚的儿媳,她背着一个娃娃,斜靠在二楼的栏杆上,漠然地注视着我们。这个又小又黑的年轻女人,就是我们要投奔的旭光的亲戚。
我们走到她旁边。旭光开始用舟山方言跟她说话。她好像听不懂,也许是胆怯,也许是谨慎,不管旭光怎么解释她都一声不吭,旭光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沉默下来。这时,她开始讲话了,但不是跟我们,而是跟一位渔民讲。我听出她在说我们,大概意思是:她不认识这两个人,也从不曾听说有这样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