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如意佳婿周睿免费阅读 > 第63页(第1页)

第63页(第1页)

刘青笑眯眯的由着李氏戳她,心说她穿越过来后,为刘家努力做这么多,最大的动力不就是吃香喝辣吗?现在还仅仅停留在温饱的阶层呢。不过今天的午餐有她喜欢吃的梅菜扣肉,肉蒸得烂烂的,梅菜的香味融进肉香里,三婶她们煮饭的时候,这香味便一直飘出来。勉强算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了。李氏教训完刘青,见她老神在在的坐在自己跟前,半点起身的打算都没有,忍不住又道:&ldo;你爷和奶好容易从隔壁镇子回来,你还不去瞧瞧什么情况?&rdo;&ldo;是。&rdo;刘青从善如流的起身。刚走出院门口,刘大爷和蒋氏等人已经春风满面的下了牛车。蒋氏领着个鼓鼓的行囊,咧着嘴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刘大爷把拉牛的缰绳递给了刘二叔,&ldo;这牛你给还回大牙家去,路上没准备草料,恐怕饿坏了,叫他赶紧给喂喂。&rdo;说罢,刘大爷又从之前装茶叶蛋的桶里拎出一条肉,一并递给了刘二叔,交代道:&ldo;大牙为人厚道,咱们借了一天的牛车他也不肯收钱,这条肉也算是咱们家的心意,无论如何也要他给收下,不然下回都不好意思再借他们家的牛车了。&rdo;先前刘大爷从桶里拿肉的时候,刘二叔便顺势扫了一眼,里头空空如也,鸡蛋卖得一个不剩,而现在又听到刘大爷这番话,刘二叔也忍不住笑了,喜气洋洋的开口道:&ldo;看来这趟很顺利啊。&rdo;&ldo;那是。&rdo;刘大爷点头,笑眯眯道,&ldo;下回咱们可以准备一样多的鸡蛋去了。&rdo;刘二叔便高高兴兴的去还牛车了,大牙叔的家在落水村最中心的位置,落水村算是人口大村,从刘家在的村口到村里头,也经过了几十上百户人家。人家都见到了刘二叔春风满面的去还车,手里还提着一条肥肉,单瞧这丰厚的报酬,便知道刘家今儿在隔壁的六阳镇也得了个开门红。村子家家户户挨着,一有风吹草动,便你传我我传你了,根本没什么秘密可言,等刘二叔到了大牙叔家,对方已经到院门口等了。大牙叔与刘家一惯交好,照例热情的迎接了刘二叔,对于刘二叔提着的目测至少超过一斤的肥肉,大牙叔是当着许多围观群众的面拒收了的。刘二叔谨遵父亲的交代,一个劲的要给:&ldo;大牙哥你只管拿着,这是规矩,你要是不收下东西,我们以后哪敢再向你借车?&rdo;&ldo;刘老二说得可没错,大牙你就拿着呗。&rdo;旁边也有人帮腔了,&ldo;刘老二家今儿在六阳镇挣了钱,以后还要去的哩,你今天什么都不收,叫人家下回还怎么借车?&rdo;虽然农村里说借车借牛,可是把牛借过去也是要人家累死累活干活的,白借怎么行?一个村子的人不好说给钱,往往便给些吃食鸡蛋和米面等,当作报酬了。刘大爷昨儿本来同大牙叔商量是租车的,但是大牙叔厚道,说不知道刘家去六阳镇以后还如何,就不给租,全当将车子借他们一日,反正最近没重活,他们家的牛歇着也是歇着,也不说手酬劳什么的。农闲的时候,友情出借车子一回两回,都没什么关系,但现在刘家挣钱了,这条路子也打开,以后都要借车,却得要定个章程。这事其实两家心里都有底,刘大爷给的猪肉便是租金,刘二叔还特意当着大伙儿的面给,就是让众人都给做个见证,以后真有什么事,还能掰扯得清。大牙叔也不是真不愿意收,只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平日沾亲带故的,刘家今儿不过是借了他的牛车半日,还只是拉人不是干重活,他就要收人家一条肉,纵然刘家有钱给,他这么手下未免也太过了。大牙叔遂只能推辞一二,推辞到最后大伙儿都帮腔要他收下,他这才收下了肉,热情的拉着刘二叔要往自己院子里扯:&ldo;走,今儿就到我家吃饭,叫你嫂子开一壶酒!&rdo;&ldo;今儿实在不行,出来时没打一声招呼,我爹娘还等我回去吃饭呢。&rdo;刘二叔好说歹说,才摆脱了热情过分的大牙叔。刘二叔回到家时,大家伙已经等不到回来,先开动了,一个个抱着碗吃得满嘴流油,坐在主位的刘大爷率先见到儿子进屋,还说了一句:&ldo;等你好一会儿,还以为你今儿要在大牙家吃饭了。&rdo;&ldo;大牙是热情,但我不是还没听爹娘说在镇上的情形吗,心里也放心不下,还是回来了。&rdo;&ldo;有什么不放心的,不就是几个鸡蛋吗。&rdo;刘大爷这话语气淡淡的,完全没想到几个月前,刘青静静地看着刘大爷装完逼,才捧着碗对刘二叔笑道:&ldo;我还以为二叔能在大牙叔家吃香喝辣呢,爷给大牙叔的那条肉可有一斤好几两啊!现在二叔回得这么晚,家里的肉也吃不到了。&rdo;刘二叔笑呵呵瞥了刘青一眼,道:&ldo;二叔还不知道么,那些肉全被你这个丫头吃掉了罢?&rdo;刘大爷和蒋氏也凑趣道:&ldo;那可不,论起吃的,谁比得比我们家青青能吃?&rdo;&ldo;爷奶这话可说错了,二哥比我厉害多了呢。&rdo;刘青笑盈盈的看向埋头吃饭的刘延林,&ldo;方才二叔回来时,咱们都在说话,最后一块肉就是被二哥眼明手快给夹走的。&rdo;埋头苦吃的刘延林忽然被点名,顿时一脸懵逼的抬头看着刘青,估计还找不着状态。正好刘二叔端了碗经过他旁边,不由分说的在刘延林头上拍了一下,笑骂道:&ldo;还真是亲儿子啊,一块肉都不给你老子留!&rdo;笑闹过后,众人又端着碗继续吃饭,刘青今儿因为午饭吃得晚,吃完便没有休息,直接去了隔壁学习,并不知道在她走后,刘家人又召集起来开了个会。今儿轮到安氏做家务,等安氏把东西都收拾好时,刘大爷把还腻在堂屋的孩子们都赶回他们屋子,留下几个儿子媳妇谈了点正事。&ldo;今儿我们去六阳镇卖鸡蛋,是很顺利的的,原来他们镇上也听说过咱们家卖茶叶蛋的事,都想尝尝鲜,我们带的两百个茶叶蛋,没一会儿便卖光了,好多人拉着我说问下次集会去不去,要多带一点茶叶蛋去买。&rdo;刘大爷说着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语气也是难得的轻快,&ldo;所以我估摸着,往后每次六阳镇的集会咱们别错过了,生意未必比咱们镇上的差。&rdo;刘大爷的话刚刚落音,蒋氏又迫不及待的补充道,&ldo;不仅是六阳镇,还有前头的流砂镇和江边镇,听说他们那儿也比较富裕,几个茶叶蛋还是吃得起的,再往里头就不必去了,太偏僻,赶车不方便不说,他们估计也没那个闲钱买茶叶蛋吃。&rdo;刘青听过一句俗语,要致富先修路,改革开放的时候这标语打得满世界都是,可见地理位置和交通的重要性,到了这个时代,仍然脱离不了这个规律。以他们江州县为例,江州正处于江南一带。时人皆知,江南多是鱼米之乡,百姓生活富足,是难得的安居乐业之地。也的确是如此,江州县虽然只是江南一带最不起眼的小县城,这里的百姓生活还算安详平和,老天愿意赏饭吃,交完沉重的赋税,顶多就是手头拮据,但至少够全家人填饱肚子,因此很少听到有人饿死的例子。但这只是大范围的景象,任何地方,有富足的人家,自然也有穷苦的百姓,这个年代农民的贫富差距不显,真正有差距的是地域,要么大家都有饭吃,要么一个城的百姓皆穷苦。城镇底下的乡村,差距自然也就大了。金桥镇离江州县不远不近,位于中间的位置,百姓生活还算说得过去。而蒋氏刚刚点名的那几个镇子,却是一个比一个靠近江州城,那附近的百姓,生活比他们这儿还要好上许多,这是大家伙都知道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大爷他们才第一站选择了金桥镇。他们今儿去六阳镇卖茶叶蛋,明明是第一次去,那镇上的却比他们金桥镇的人买东西还爽快,虽然刘大爷说他们早有耳闻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也是他们不缺钱。如今金桥镇顺利打开了市场,刘大爷更加信心满满,宣布道:&ldo;后日就是流砂镇的集会,这次咱们带四百个鸡蛋去试试。&rdo;因为前面听到刘大爷说在六阳镇卖得很顺利,有这事做铺垫,刘大爷宣布去流砂镇的事,大家也就不惊讶了,安氏笑道:&ldo;那敢情好,这样卖下去,咱们村里的人都不用去镇上卖鸡蛋,全部卖给咱们就好了。&rdo;早在金桥镇的茶叶蛋生意稳定后,刘家就固定在村子里收鸡蛋了,不用跑去镇上卖鸡蛋,落水村的人也乐得省事。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在镇上卖鸡蛋,因为没有固定的市场,价格往往不稳定,好的时候两个鸡蛋能卖到一文钱,不好的时候,三个鸡蛋一文钱也要卖,毕竟家里攒这么多鸡蛋舍不得吃,就是为了换几个钱贴补家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