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全文阅读 > 第 120 章 众志杀蝗二合一(第1页)

第 120 章 众志杀蝗二合一(第1页)

“轰隆——”雷光密网,在空中交织,像是倒着生长的树枝,自天空往下开裂蔓延。最粗最亮的那一根,落到高耸塔尖,霎时间,天地相连。用千里眼往外看,甚至能清晰的看到那一束雷光,像是水蛇一样钻入塔顶的长针。才新搭建起的高塔,此刻被雨水浇得透透的,通体发亮,布满细密的雷光。从天到地。从塔顶瞬间蔓延至整个塔身。与预计的不同的是,接地系统还是太过简陋,并没能把引来的天雷如数灌入地下,反而全部威力都在塔中炸开。黑云压城,风起云涌。黑压压的天空下。陡然出现一骤亮刺眼的白塔,通体脉络般的纹路中闪烁着刺目的光芒,好似要与天地雷电融为一体。仍然奔波在屋外的百姓,陡然被惊了一下。“你们刚刚看到没有?”当即有人指着远处半空中,不敢相信地问。他身边忙着收摊的小贩:“好像地上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不就是雷吗?怎么,你长这么大,没见过打雷?”摊主立马道:“不是!我说的是像是塔一样的东西,从地上见的!”然而此时再看,已经看不到转瞬即逝的神奇景象了。姜府。“爹你可慢点!”姜琛赶紧扶着姜禄甫。他担心啊,他爹一把年纪了,不在屋子里好好待着,非要来外头视线好的回廊下看雷雨,还激动得腾的一下站起来。也不怕把自己摔了。姜禄甫抓着他的胳膊,发红的眼眶里满是泪花:“你看到没有?看到没有!”云州也许有救了!他望着天空,声音发颤:“这世上竟然还真有人能操雷控电,何等奇才?何等奇才!”有此一器,还怕民心不聚?无论是造势“皇上为万民以身引雷”、亦或者直接破除天罚之说,甚至还能装作“天授神法”以神力破神、凝聚民心……即使是装作神仙,也能大大提升士气,安定百姓。姜禄甫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许多想法,每一条都让他忍不住眼眶发红。也许还有救。赤地千里,易子而食的悲剧,也许不会继续发生下去了。“看到了、看到了。”姜琛声音也有些发颤,他扶着老父亲坐下,抬眼朝远处乌云密布的暗沉天空。他爹,是见过蝗灾难民的人。京城中各处,皆见此景。知道些许内情的人,不似姜公一般抱着隐秘的期望,此刻,除了震撼,只剩下一片奇异的寂静。毕竟谁会真的觉得,有人能如神祇般操控天雷?甚至只用了平平无奇的长棍、和看起来柔软拂柳的缠丝线?寂静,但凡知道京郊搭建高塔是为了引去雷电的,在看到远处半空中被雷笼罩的高塔后,都陷入了诡异的寂静。而皇宫中。用千里眼、看得更真切,看得更清楚的众人:“……”他们眼睁睁看着雷劈下来,看着雷霆之力在高塔中肆虐,眨眼间,高塔通体黝黑,犹如焦炭。即使只是远远看着,好像都能听到它被雨水冲刷发出的滋滋声,闻到上面散发的焦糊味。天雷真的被用那个奇怪的铁棍和缠丝线,引到了京郊高塔顶上,顺着磨尖的铁棍往下钻,分毫不差。天地,本是用来敬畏的。天地君师亲,天地甚至排在首位。如今……看着千里眼镜筒中传来的画面,大家好像一瞬间失了声,变成了不会说话的哑巴,连动作都下意识放轻放缓。就好像,生怕惊动了什么似的,或许是怕惊动了引雷棍的效果,又或许是怕惊动了制出此物的狄家父子。倒是狄先裕和狄昭昭,对此很平静,甚至有点不满意。狄先裕只要一想到这玩意安装在各个高楼大厦顶端,就有点不寒而栗,那就真的不是避雷针了,是找死针。狄昭昭也觉得这个效果,比预计的,比在爹爹脑袋上碎画里看到的差好多。他有点纠结,问:“不应该啊,这个高塔怎么被劈糊了?”按照做引雷棍最初的想法,应该是雷被引来后,先进入长棍,再顺着一根根铜丝分散,先被削弱,再导入大地才是。狄昭昭纳闷的又举起千里眼,朝远处的高塔看去。黑黢黢的一团,众所周知,黑色的东西是比较难看清楚细节的。所以狄昭昭瞪圆了眼睛,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来。他抬头问狄先裕:“爹爹,高塔怎么被劈糊了?”咸鱼:“……”这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避雷针虽然原理也是引雷,但人家功效确实是避雷,但现在,好像真的做成引雷针了。避的效果估计还是有,要不然高塔的样子可能更凄惨,甚至直接塌了。只是不多。狄先裕很想得开,反正这样也能用,保留这种雷霆的恐怖力量,效果说不定会更好。“节完整章节』()”小孩语气振作:“刚好引雷棍要好好用起来,不能只做这一根,大家都要懂它的道理才好。”学会了,然后做多多的引雷棍!有了引雷棍,总有办法可以让云州百姓相信不是天罚的!不管是讲道理,还是装神仙!届时众志成城,只要还没有形成遮天蔽日的蝗虫,说不定还能挽救。当天,雷雨都还没有停。就有一群臣子匆匆从家中、各个衙门中赶来,想要进宫面圣。而相比狄昭昭的“精品课”,众人默默找到狄先裕,先要了一个“傻瓜教程”主打一个暂时不管其中道理,先直接学会怎么做就好。幸好的是,引雷棍的制作并不复杂。从父子俩路途上,边赶路边见缝插针的捣鼓都能做出来,就知道没有太难的地方了。长棍、磨尖、用拉金丝的工艺来拉铜丝……一晚上的时间,就紧急生产出了一大批引雷棍。而当天,着急入宫的群臣,也商讨出了该如何使用。其实要论短时间内凝聚人心的效果,肯定是装神一派更好使的。以百姓绝望中对神明的渴望,若此刻真有神明降世,绝对能爆发出巨大的希望和凝聚力。但极好的效果,背后也藏着极深的雷。就像最厉害的药多半伤身一样。若是情况没有按照预期的走向,反而变得更坏,百姓会不会要求神明出手,替苍生解决眼前的难题?毕竟在百姓眼里,对身负神力的人来说,消灭蝗虫岂不是随手一挥的事?背负了过多的期待,一旦没有做到,就会有更大的反噬。不得不下第二次罪己诏的景泰帝,对此深有感触,绝不想见到类似的事再次发生。

其实有点来神,跃跃欲试的萧徽:“……”他一早就请命去云州了。但没有被同意。纵观萧徽的功绩,与官斗、与各地势力斗更多,反而亲身与百姓接触的不多。云州如今最需要的是稳住,可禁不起萧放之这个家伙去折腾一遭了——这是朝中诸位大人的共识。萧徽叹口气,只能在京城隔空暗暗心急。在看到“雷神”这个人设的时候,萧徽一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危险怕什么?有风险怕什么?这可是眼瞧着效果最好、凝聚力最强的办法,他萧放之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就爱这种雷厉风行、果断出击的奇招!但是被驳回了。()萧徽当真是叹气:“昭哥儿你说(),你觉不觉得师父去云州7()7[()]『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是最好的选择?”狄昭昭盘腿坐在萧府书房,抬头看了一眼萧徽,摇摇头道:“这事不管谁去,背负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但凡出一点差错失败了,那就是遗臭万年、遭万民唾骂的罪人。余生都要背负数不清的人命和罪恶感。他想了想,“皇上不许师父你去,也是想保护师父你吧。”如今的办法,不依靠某一人之力,而是靠整个国家运转,靠所有人众志成城。也许才是最好的办法,狄昭昭想。萧徽静静地看着小昭昭,一笑,伸手揉了一把他的脑袋:“出去一趟是不一样了。”狄昭昭一抬下巴,得意道:“是吧!我也觉得我又变厉害了好多。”小孩美滋滋,连师父都发现了!云州有旱。周围州府降雨也变少,人人自危,生怕云州蝗虫成灾,再飞过来,将他们的粮食啃食一空。在更远的州府,又神奇的发生内涝,可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在京郊雷塔被证实有用的第二天清晨,数不清的引雷棍就被送往各个州府。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云州周围的州府,五百里加急沿途每个州府都留一批。随着引雷棍而来的,还有来自景泰帝的政令。诏各州府起高塔,以引雷霆之力入无人之境,免除百姓在雷雨天遭受雷击之苦。各州府附近的驻军,也都被调动,以搭建瞭望塔的经验,不惜人力,不惜物力、不惜畜力赶制一座座高塔。全都建在无人荒野,但又恰好是城内外百姓能亲眼看到的地方。这时没有什么高耸的建筑,对百姓们来说,视野都是无遮挡的。即使高塔在远方,但在城中大部分地方,都能看清塔身、塔尖。自北向南,自东向西,各地官员以最快的速度,修好引雷塔。不论是为了心中秉持的道义,还是因为不敢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出差错被记住,总之各地官员的效率非常高。即使是更远一些,暂时送不去引雷棍,只是传书一封,告知其怎么做高塔的,也没有人敢拖怠。不过三日时间,包围云州的所有州府全都安装准备就绪。这片土地宽广,自然不可能每一处都不下雨。很快,有好几个州府都迎来了降雨。“轰隆——”“轰轰轰!!”青州,率先迎来了雷雨。引雷塔静静地屹立,不动不摇,在辽阔的天空和滚滚的乌云下,它显得有些瘦弱。府城百姓都忍不住看向城外的那个高塔。官府目前还未曾仔细说过什么消息。但越是不说,越让人想去猜,城内早就有各种版本的传言。如今真下雨了,真打雷了()。家家户户都有好奇的大人小孩探出头来。酒楼茶馆里人声鼎沸,人们都纷纷围到窗户前。只见暗沉的天色骤然一亮,有白色雷电从乌云中迸射而出,裂闪着朝地面而来。所有人呼吸一滞。还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眼前就突然出现雷纹密布的亮眼刺目高塔。那刺眼的程度,几乎像是在朝他们说:“快看我!雷被我引过来了!”见到这一幕,几乎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而后又狠狠倒抽一口凉气。“天雷真的去劈那个引雷塔了!!”这惊呼声还没有落下去,伴随着一道雷声,四面八方传来重重叠叠的声音:“又劈它!”“又是它!”“雷又被引去了!”“它真的引雷!”数道难以置信的声音,犹如看到了猪长了翅膀飞上天一样高亢尖叫。听到这一道道声音,即使是再不感兴趣的人,也忍不住从床上起来,从忙碌的灶台边暂时离开,放下手中的活朝城外高塔望去。高塔很远,天色又暗,其实大多目力不好的人,根本看不清高塔具体的模样。但是所有人都能看清,那引雷塔通身滚滚雷电,惊耳骇目的炸亮模样。那真的是天雷,天上劈下来的,他们看得真真的!!两只眼睛都看见了!许多人左眼写着震撼,右眼写着迷茫,整个人都处于一种脑子嗡嗡的状态。这时不需要官府多说什么,只需一两个人在人群中稍微引导两句。刚刚还寂静的人群,瞬间就像是被泼了凉水的油锅,瞬间炸开了。城内外到处都是议论声,此起彼伏,惊叹一声接着一声。雨停后,百姓们好奇跑到城外,看到漆黑一片,有点焦炭状的高塔。“引雷,引雷塔真的能引雷!!这绝对是天雷!”“这个引雷塔放在哪儿,天雷就往哪里劈,那之前传的天罚,岂不是骗老汉我的?”“天罚你个鬼,有天罚能指哪儿打哪儿的?”消息控制不住散开,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引雷塔在众人面前显威力,每个人都变得信誓旦旦,有种自己被骗了的怒气。这种人人都议论的事,传播得最快,就跟流言一样,长了翅膀似的。越来越多,越传越广。仿佛农村包围城市一般,随着商贾运送粮食进入云州,随着云州富贵人家出逃,随着大量的人口、物资流动,云州懵了。“那是天罚!”大着胆子拖粮食来卖赚差价的商贩:“这你都信?那都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他一脸确信,信誓旦旦,好像天罚是什么老套落俗的消息。“蝗虫是天罚!!雷都去劈皇宫了!”这是整个村都集结起来冲闯县衙的。“鬼的天罚。”这是个趁机来低价买房的壮汉,他声音又粗又大,“有引雷塔,人想让雷劈哪里就劈哪里!”“要是雷劈一下就是天罚的话,那官府岂不是想让老天罚哪里就罚哪里?好笑。”这壮汉胆子大,和商人说话腔调又不同,语气好像自带嘲讽,就好像在说:你个土老帽,这都不知道?听得这个村的人都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怀疑起来。……本身容易被煽动的人群,自己的判断力就低下。只愿意相信自己“兄弟”“朋友”“亲戚”,并且认定了之后,就怎么也说不回来,比牛都倔。但当这些最信任的兄弟、朋友、亲戚逐一倒戈。当身边所有人都逐渐变成同一个声音的时候,他们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倒戈回来。云州官府也在暗中使足了劲儿,愣是在短短两三天时间内,彻底扭转了局面。手段高一点的,已经短时间内凝聚起了人心,还顺便用引雷塔打了好几波鸡血。再有资源一点的,还弄来了一波粮食,或者别的物资。要么作为鼓舞人心物资,要么作为吊在眼前的胡萝卜诱饵。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百姓固执的唱反调,坚定的把他们当敌人的时候,一身本事无处施展。任凭你说破大天,百姓也只信那个“我大姑的二叔说”“我过命的兄弟说”“大家都说”“大伙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官府的那点力量,平时看着十分强大,但要真对上豁出去联合起来的百姓,那是真不够看。若不是上头还有一道道政令下来,还有上头铁线压着,有部分本就无志,感觉吃力不讨好、甚至还有被攻击危险的官员早就想跑了。但还是有更多官员在坚守,始终没有放弃,一次次说服着、组织着,始终带着更恐惧蝗虫的百姓在清理和灭杀。坚守终究是有用的。在奋力斗争中,蝗虫发展的速度很慢。终于在蝗虫羽翼丰满,要成为成虫前,等来了曙光。等来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有粮食运进来了!”“南边送来了好大一批鸭子!”“东边村子又跟官府派下来的人学着做了好大一张网!!扯网、扯网!”……数不清多少日子,记得不有多少日出日落。当举着各种工具,再也等不到一只从田里、从土里、从阴沟里蹦出来的蝗虫后……田埂上、村道中,在长久的寂静后,猛然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杀完了!!咱们把蝗虫杀完了!!”“我们撑过来了!!”“没有虫了,真的没有蝗虫了!!”云州越来越多的地方响彻欢呼,希望与生机再次充满这片土地。还有情感充沛的百姓,捂着脸啜泣,满脸都是劫后余生的泪水。好消息一个个传回来。京城里始终为云州牵挂的官员们,一个个也都忍不住露出笑容。唯有狄先裕笑过后,还有点惊讶:“什么?”狄松实把云州传回来的消息递给他:“云州知州予我的回信,你也看看吧。”咸鱼有点不敢相信的打开一看。信上写了。成群成灾的蝗虫不能吃,但凡身体差一点的老人小孩吃了都有腹泻丧命的风险,身体不错的年轻人也不能以此为食,吃多了会丧命。蝗虫也没有趋光性,不会在燃烧大火时乌泱泱扑过来自取灭亡。但是加上火烧,且焚且瘗,效果也比原来单纯只挖沟渠埋好些。信中依旧表达了谢意。狄松实语气感慨:“那时多半还是急中出错,现在仔细想想,历史上蝗灾发生过许多次了,哪一次大蝗灾不是饥荒、饿殍遍野?”“连树皮都吃了、土也吃了,甚至易子而食,不可能会没人去尝试吃蝗虫。”历史中每一次经历大蝗灾的人,切身处地的经历家破人亡,经历灾荒和死亡,求生的本能比谁都强,哪里会需要后人教这些。听完,咸鱼:“……”他就说吧!刷的视频、看的小说不靠谱。他好不容易主动一回,哼哧哼哧跑去跟他爹说勉强还记得的建议,结果来这起乌龙子。算来算去,竟然还是忽悠昭哥儿捣鼓出的引雷针最有用?小昭昭穿着世子麒麟袍,高兴地从书房门口探头:“祖父,爹爹!!你们在说什么呀?”“快来啊,封赏的队伍都快要到家门口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