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官场争锋免费 > 第176章 厂(第1页)

第176章 厂(第1页)

宋大为真没有吹牛,一个投资十几亿美元的高新技术项目落地可不仅仅是招商引资那么简单,背后带来的叠加效应对一个城市乃至国家来说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如果这个新的液晶生产线落地临海市,那么后期就可以吸引整个显示器包括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各种企业跟着来临海投资设厂,还有科技研发、产业配套等等需要的人才引进,这些叠加起来可以给临海市带来更多的效益。

一个未来总投资达到几十亿美元乃至上百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还是世界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个意义有多重上官市长马上就意识到了,他的眼睛越来越亮,看着宋大为就和看着人参娃娃一样!

“对对,大为说的对啊!”上官市长兴奋起来,“我们不能只是盯着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大为同志,你给我们上了一课,这个很好啊!”

“哎呦领导,这个我可不敢当!我只是瞎想胡说的……”宋大为赶紧摆摆手,给市长上课?虽然是事实,可这话可不能自己就这么认下来,不是说了浪必摧之嘛!

“哈哈……”上官市长哈哈笑了起来,没想到他今天心血来潮过来参加这个揭牌仪式还有意外惊喜!上官市长看着宋大为,突然发现这个小伙子竟然是一个福将呢!

道南路棚户区拆迁、华林公司都是无形中替他这个市长解决了棘手的问题,如果今天说的这个宏伟的计划真的能实现的话,那他自己从中得到的好处可是太多了!

上官同志其实是有点儿迷信的,比较喜欢看《易经》、《河洛图》这类的书,他的仕途也是借助于一位家族女性长辈的照拂才能平步青云,当然这位女性长辈是他的至亲,据家里老人们说,他的祖父埋葬的地方风水特别好!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其实真的有一些高阶层的人士对这些命理风水特别信奉!按照唯物主义辩证法来说,这些东西都是扯淡的,哪有什么神仙鬼神,可这些东西就是有人信,特别是他这么做了以后获得了好处,那就会更加深信不疑!

上官市长“含情脉脉”的看着宋大为,让宋大为浑身难受,一个中年大叔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你,后面不发凉那才奇怪呢?

“领导,您还有什么指示?”

“哦哦……”上官市长醒悟过来,“你这个计划很好,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你!放手去做吧,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

“你们先形成一个文字报告,把这个计划大体总结一下,然后交给我……”秦少军在旁边补充道。

“嗯,按照少军同志的意见办!”上官市长满意的看了看秦少军,体制内做事情就是要有规矩,请示汇报必不可少,什么东西都要符合程序,口头的东西都是不做数的。

“好的,领导!我马上落实……”宋大为连连点头答应。

宋大为这个计划实现起来其实并不容易,他其实是用液晶这个项目攒局,把弯弯GMO科技、京城747厂、海纳电子和临海市政府攒到一起来做这件事,这其中大家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宋大为决定先去京城747厂,在他的计划里747厂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747厂,不能说这个计划就一定不会成功,可少了他宋大为的计划就会增加很多难度!

京城747厂历史悠久,是当年大毛援助华夏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部属国营大厂,级别正厅级的牛逼单位。

当然九十年代后747厂就不灵了,连续多年亏损其实已经资不抵债了,不过好在747厂出了一个牛逼人物,韦东山!

韦东山同志是浙江人,57年出生,恢复高考第一批大学生,81年分配到747厂工作,此后的11年间,韦东山同志历任该厂财务处科长、处长、总会计师、直到最后一任厂长!

1992年,747厂连续第7年亏损,濒临破产。当年9月,35岁的韦东山推却了其他公司给予的高薪厚职,临危受命,毅然接下亏损数千万元、濒临倒闭的747厂。

韦东山是电子科技院校毕业的,可他最牛逼的就是擅长资本运作,这在华夏国企的领导群体里是非常罕有的超级人才!

747厂是部属国营大厂,曾经的辉煌现在就不用提了,多年亏损,已经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可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竟然能让人家韦东山同志操作成了上市公司,你不服都不行,这才是长袖善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高手!

韦东山接手747厂厂长之后,先是去和各大银行谈判,利用国家的政策和银行谈债转股!747厂这些年贷了一大堆贷款已经还不清了,韦东山和银行谈,反正我们已经还不上贷款了,与其大家都这样僵持着谁也不舒服,要不你们就干脆把贷款转成股份吧?

银行也知道747厂是死猪不怕开水烫,部属国营大厂,银行拿他们也没招的!银行想了想,“债转股可以,可你们也不能一分钱不出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韦东山同志当然是有办法滴,“那肯定不能够的,我们也出一部分,大家一起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嘛!”协议就这么愉快的达成了。

1993年4月,韦东山就带领员工自筹了650万元种子基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创办了京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债一身轻,轻装上阵的747厂就开始它神奇的上市之路!

747厂自己是不行了,电子管这个东西已经被淘汰了,除了军工方面还有一些应用,在民用领域已经是昨日黄花的老古董了!不要钱都没人要的玩意儿。

可747厂其实还有一块重要的名义资产让韦东山同志抓住机会,玩儿出了花样年华!

京城松下彩管公司是华夏八十年代最大的华日合资企业,这个项目还是邓公亲自“招商引资”的项目,本子国松下电器的创始人“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晚年亲自来华夏和邓公谈的项目,87年开始建设,总投资200多亿!而747厂就是华夏方面名义上的股东,名义上持有京城松下彩管25%的股权!

当然747厂名义上持有的这部分股权只有分红权没有管理权,就连每年几千万的分红其实跟他们也没关系,这些钱实际上都是上交财政局了,他们只是顶个名而已!

韦东山搞了应该是华夏最早的“债转股”,并从员工处集资成立了新公司京方电子之后,然后就是研究怎么赚钱扭亏了!

一开始韦东山内部挖潜,下放747各个子公司命令他们自负盈亏,当然冗员有序裁撤也是不可避免,为此他专门请厂子里面的老人出来负责维稳。

一开始747厂下放的子公司找到了五花八门、而又耳熟能详的赚钱项目,但最后大多打了水漂或止亏停产。

这些项目包括营养保健茶、爽口液、北京烤鸭、出租车、制冷设备、节能灯等等,最后,公司做成了两个项目,一个是把老办公楼改造做成了地产项目,收租;另一个是遵循当时的合资路线,与日本旭硝子合资成立了“北旭”,做CRT彩色显像管的玻璃原料,这个唯一的科技项目之所以能成,是因为公司在这个技术领域一直做,充分利用了747原厂的条件……

喜欢官场之临海凭风请大家收藏:(www。zuoyexs。com)官场之临海凭风【左叶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