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珍刚把钱收好,唐阿婆就从前门进来了,她问儿媳道:“刚刚看王小菊出去,她来我们家了?”
“王小菊,她来我们家干嘛,我没看到啊。”崔淑珍扯了个谎,免得她婆婆多想坏事。
唐阿婆一脸狐疑地看着崔淑珍,她去纳凉刚好想遛个弯,从前头绕了回来,就恰巧碰到王小菊,好生好奇,觉得这女孩子大晚上的怎么出现在自己家门口。
崔淑珍说没有,唐阿婆也没有再细问,就是觉得哪里不对,细想一番,会不会是自己侄儿那事儿?不过不急,如果是,迟早都会露出狐狸尾巴来。
唐阿婆其实很想去公社打个电话问个清楚,看看这侄儿到底是什么个想法,可农忙还没结束,建军没空载她去公社,而走十公里路现在对她来说太难了,况且太阳烈得很,说不定就晕路上去了。
果不然,崔淑珍都没来得及细细咀嚼这件事情,就开始试探婆婆,她道:“妈,农忙明天就该结束了,你说我们要不要再请建州表弟来一趟?你说春香这事,写信也石沉大海,好歹给人家一个答复,好让姑娘死心不是。”
“他们年轻人的事情我老太婆掺和什么劲儿,惹人嫌。”唐阿婆臭着个脸,“石沉大海也就是不同意了呗,都,还问什么。”
“我就是替春香可惜了,多好的一个婆家。”
“那也是春香的命。”唐阿婆顿了顿又道,“那明天早上让你男人载我去公社打电话问问情况。”
“我看行。”
崔淑珍满口答应下来,这样也正好趁了唐阿婆的意,假如林建州不同意,那就让他这两年都别来张泉村了,假免得伤春香的心,假如这中间有什么误会,那就好办了,那她这个媒婆的猪腿也有了着落。总之王家要是打什么主意,首先是过不了她这一关。
其实答案大家心里都有的,不过是想要他亲口给一句话罢了。
第二日早晨,敖家饭才刚下锅蒸,唐阿婆拎着个猪小肚过来给张凤英,在她耳边道:“给你家小金枝炖了吃。”
猪小肚小小一个,花不了两毛钱,给孩子吃又特别好,所以她在买肉时顺道把它买了下来,偷偷送到张凤英手上。
这唐阿婆可真是越发的客气了,这事情张凤英又不好声张,只得低声道:“唐阿婆,您这样疼金枝,我都怪不好意思的,也没什么东西给您的。”
“谁说没有,上回还给了我们那么些杂菇红菇的,那也都是钱。”
“嗐,自己家采的,哪里算数。”张凤英笑笑,“怎么,这么早去了公社?”
“我去打了个电话给我那侄儿,问问是怎么一回事,到底要个说法不是。”
“这倒是的,你看春香嘴上不说什么,可人都瘦了一圈。”张凤英眼睛亮了,低声问:“那他怎么说?”
“孩子出差去了,他也什么都没跟家里说,所以我在想啊,是不是他压根没收到信?”
“这倒是有可能的,但现在又不能跟春香说什么,我是怕万一那边已经收到信了,岂不是又要被打击一次。这孩子已经够辛苦了。”张凤英道。
“那是,那是。”说起这事情,唐阿婆就觉得歉意颇深,“要不先就这样,什么也不说,等他出差回来,总会给我个信儿。”
“是,是,就是让唐阿婆你飞费心了。”
“都是自家人,说那些有的没的做什么,我也是希望春香嫁得好。”在唐阿婆眼里,敖全福就个你自己家兄弟无异。
唐阿婆回道自己家中,崔淑珍看婆婆这么殷勤地跑敖家,心下一喜以为有戏,结果听到的却是林建州出差了。难怪出差了自然不能来信。
但要说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也会想办法给个准信才对。
所以她和大多数人一样,默认了林建州已经放弃了春香。
李玉玲见唐阿婆拿了个什么东西进来,很快又走了,她不免好奇地探了探厨房,问道:“听说唐阿婆一大早去公社了,她跟你说什么了?”
“最近金枝老尿床,我托她给买了个猪小肚补补。”张凤英还装模作样拿出来给李玉玲看:“瞧,很漂亮呢。”
李玉玲瞟了一眼,的确漂亮,责怪道:“怎么也不说,我也让她买两个给丫头们吃。”
即便只有一个猪小肚,她也眼红,就是见不得金枝吃穿比自家闺女好,她恨不得拿过来切成三块一起分着吃。
偏偏张凤英又不想做人情,她笑道;“我哪知道你要这东西。”
说着她便把小肚洗干净,放饭锅里一块儿蒸了。天热,这东西放久了该有味道了。
现在已经分家,张凤英给自家女儿买东西是光明正大,不需要藏着掖着,但李玉玲就是爱猜忌的性格,所以倒不如让她看个清楚明白的好,免得回头又生出事端来,让家里不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