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子廉居然败于袁谭之手?这不可能!袁谭岂能有如此能耐?”曹操的语气显得大惊失色,反复确认了几遍。
曹洪派来的使者言之凿凿,曹操才慢慢冷静下来,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也不愧是一世枭雄,心理素质非常好,很快就不再纠结,选择了向前看:“子廉究竟是如何输的?且细细说来!”
使者又把曹洪的书信递上,曹操反复细看,见其中写到了“敌军用的战船是从刘备处所得,且水战顽强,兵甲犀利,非等闲袁谭军可比”。
最后还写到,此战虽然曹军是败退的一方,被抓了很多俘虏,但战场混乱,另一方也是有一些士卒甚至军官被俘的,只是规模要小得多。
曹洪当然有严刑拷问过这些敌军俘虏,想要撬出些有价值的情报来,最后果然被他得知,这里面有刘备的军队支援了袁谭,只是没有明着打出旗号来。
“这就不奇怪了,我说刘备攻灭孙策之后,已经休养生息了半年,他怎么沉得住气不北伐的。原来刘备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不愿在袁绍未灭之前,就腹背受敌,便始终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也不愿提前帮袁绍分摊压力、逼得我主力南下去对付他。又碍于跟袁绍同奉矫诏的情面,不好完全不帮,就玩这种蝇营狗苟的伎俩!
不过,这有点不像我熟悉的那个刘备了,当年他可是把大义名分时时刻刻挂在嘴边,一点都不能退让的,如今怎么变得圆滑世故了?是老了,吃亏吃多了变了,还是被诸葛兄弟带坏了?”
曹操一边自言自语地分析,一边内心还有些伤感。
刘备不再是那个血气方刚、绝对纯粹、只有原则没有变通的刘备了。
曹操既不希望看到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对手堕落,也不希望自己的敌人变得更灵活——毕竟敌人变灵活之后,自己要消灭对方,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更大了。
谁不希望自己的敌人一辈子做个老好人呢,老好人才容易欺负啊。
曹操感慨了一番后,跟在他身边的那些将领便沉不住气了,负责清河魏郡这边战场的曹仁率先大声倡议:
“既然刘备胆敢如此行事,那咱不如趁着眼下寒冬渐深,北方用兵不易的时机,分兵南下,助妙才在徐淮方向痛击关羽!要是吃了亏不反击,刘备还当我们怕了他不成!”
曹操闻言却只是微笑,并不答应,还自嘲地说:“孤可不是本初,些许面子还是丢得起的。而且刘备不敢明着跟我们开战,说明他也有忌惮。孤若是气急败坏撕下这层遮蔽,对曹刘两家都没好处。要反击也不必在明处反击。”
曹操说完,曹仁倒也不敢反驳。
而旁边尚且年轻气盛、还不满三十岁的曹休,琢磨了一下后,换了个思路请战:“既然不便跟刘备开战,那我们让主力回军东顾,痛击袁谭,不惜代价把南皮攻破!也让袁谭看看我军全力进取的威势!”
历史上曹休这个时候还只是虎豹骑的一名中层将领,
他虽然在讨董时就从军的,在军中也有十二年的资历,但他刚出道时才十六七岁年纪,所以如今也才二十八、九的样子。
如今的虎豹骑主将本该是曹纯,但曹纯在一年半前的吕布、董承事件中,被吕布临死前拖个垫背同归于尽了。曹休才提前递补上来,当了虎豹骑的主将。官渡之战前,他就一直鞍前马后跟着曹操,负责曹操身边亲卫骑军的统领,也得到了远比历史同期更多的立功机会,现在在曹操身边很有话语权。
而曹操依然是不置可否的态度,还微笑着问旁边的郭嘉:“奉孝,依你之见,南皮之败,我军当如何应对?”
郭嘉面有病容,形容瘦削,摸着山羊胡子不疾不徐地说:“若是袁绍已死,明公想跟刘备开战,也不是不能考虑。但眼下必须分清轻重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