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舍弟诸葛亮快眼看书 > 第317章 刚有刘叔撑场就抖起来了(第1页)

第317章 刚有刘叔撑场就抖起来了(第1页)

“什么?玄德公不仅要我把诸县、莒县割让给他,还希望我表太史慈为东莱太守?这才肯给我军械兵马援助?曹贼攻打了我两个多月,也才拿下我渤海郡四个县而已!现在玄德公一下子要走我一个郡,比曹贼打下来的还多呢!

这算什么城下之盟?他以为我们袁家已经到了绝境了么!仓亭之败这点兵力损失,我们袁家还是承受得起的!要不是父亲因此病重,我们袁家靠自己都能继续顶住曹操、划黄河而治。

我素来以为玄德公仁人君子,想结好为外援,他就是这么变本加厉要价的?佐治,你也太让我失望了!耗费了三個月就谈回来这样一个条件!”

袁谭在听完辛毗转述的条件后,第一反应是非常激烈的。

一方面这毕竟是跟属下发脾气,而不是跟刘备当面。如果刘备就在对面,袁谭估计会收敛点,但关起门来骂自己人,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另一方面,也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袁谭一直觉得刘叔对他是真好,诸葛兄弟也都是好哥们儿,一直帮他,没想到大难临头最后谈回来这么个条件。心理落差这么大,谁能一下子接受?

最关键还是袁绍至今为止还没咽下最后一口气,袁谭对郭图在邺城那边的运作,始终还心存幻想,觉得自己还有希望接父亲的班。

这种情况下,袁家势力比刘备还大得多,袁谭怎么可能接受大量割地的条件?

要是再稍微等几个月,等袁绍最后一口气咽下了。袁谭也发现父亲终究没有选他来接整个冀州的盘,到时候他才会比现在更加清醒一大截,刘备的条件听起来也就没那么刺耳了。

袁谭先入为主骂了一顿辛毗后,稍微消了些气,这才中肯说道:“把东莱郡都整个让给玄德公,这是万万不能的。至于说琅琊的诸县、莒县,倒也罢了。

当初我军能入主琅琊,本就是玄德公派陈元龙通知我们下手,我们也没花什么本钱就轻易得手了。我也知当初玄德公就是怕得罪曹操,不敢跟曹操抢琅琊,这才引入我们。

徐州下辖郡县,本就该归玄德公,现在曹贼与我军已经开战,与玄德公尚未开战,把南线余赘的蒙山防线托付给他们,也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何况诸县是诸侯的封地,诸侯之弟当初帮我那么多,还他们诸葛家一个人情也是该的。诸县都还了,莒县已是飞地,也不可能单独捏在手里。”

辛毗见少主消了气,这才敢继续开口,委婉解释:

“大公子明鉴,属下此番答应这些条件,也是亲眼见识了车骑将军治下丰饶、军备严整,能够为我军强援,这才先与之虚与委蛇。

车骑将军在南方大开铁矿、铜山,炼钢锻甲,比我军的军备精良得多。另外,属下方才转述,或许令人误会,车骑将军请以太史慈挂名东莱太守,也是为了增援我方名正言顺。

实际上东莱郡除了几个海港县城要交给对方治理,以便转运,其余各处都可以由我方官员留任,当地的钱粮税赋,也只要承担了太史慈驻军的粮秣,其余都依然归我们支配。

大公子若还是觉得难以接受,也可逐步加强合作,无非车骑将军的增援也会逐次交付罢了。”

听辛毗这样一解释,袁谭终于从最初的冲击中冷静下来,至少不再怪罪刘备了。

最终他也没答应立刻给太史慈表为东莱太守,想留下这个名分再观望观望,只是把不其县和东牟县这两个额外的海港小县交给太史慈驻军。

至于琅琊的诸县、莒县,直接交割就是。

刘备一方原本的开价是一个郡零两个县,被袁谭暂时还价到实际交付四个县。

还有刘备提到的“请袁谭先把韩当放回江东,交由刘备改造,跟其他江东旧将一起感受江东的变化、洗心革面”,袁谭也答应了。

因为自从袁谭听说当初韩当投降、是为了掩护程普和孙权逃亡后,他就把韩当监视起来了。虽说没有直接囚禁,那样处理降将容易失人心,但让袁谭直接重用韩当,他是绝对不敢的。

万一曹操派程普上阵,告诉他故主情况,韩当直接临阵倒戈呢?所以一个没法用的将领,刘备要拿去改造也好,洗脑也好,跟袁谭没关系,他也没损失。

刘备也答应将来会另派一些改造好的江东降将过来,负责沿海的水战登陆战增援,袁谭说到底还是赚的。

辛毗也怕袁谭怀疑他变节,不敢再说,拿着这几个条件先赶回了诸县。

……

几天之后,太史慈和诸葛均在诸县接到了辛毗的回复,倒也没有怪他。

谈判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一次性能彻底谈妥的。

辛毗就是个跑腿的,拿到的授权有限,目前能做到这一步,说明他已经觉得刘备阵营更有前途了。

诸葛均也就公事公办,先拨了一半谈妥的军援物资,交由辛毗的人运去临淄。尽快帮助袁谭重新武装起一支部队,或是把此前败战退下来的军队重整一下。

太史慈则带着军队,暂时移去东莱郡的黄县驻扎。

黄县不是这次才被袁谭割让给刘备的,是一年多之前就给了。当时刘备需要开拓辽东战马贸易,就需要一个跟辽东半岛沓氏县大连旅顺相对的山东半岛北部港口,袁谭就把黄县的海港划给太史慈使用。

相比于面朝黄海的诸县,黄县是朝向渤海的,也更便于在渤海郡前线出现危急时,太史慈带兵直接走沿海增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