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一枚棋子怎么写 > 第六十一章 四谏何妨一棚鹘(第1页)

第六十一章 四谏何妨一棚鹘(第1页)

欧阳修正式做了滑州(今河南滑县)通判。

他屡次上书,议论朝政大事,却一直不见朝廷答复,逐渐心生去意。再加上京城生活费用昂贵,偌大一个家室,全靠自己这份薄俸赡养,实在难以为继。因此,他自请调任外职。

朝廷同意欧阳修出任滑州通判。通判俗称“倅”,是朝廷直接派遣到州府的副长官,名义上是中央直降。实际上,它既不是知州或者知府的副职,又不是知州或知府的副官。

这个官职不具实权性质,充其量是“参与”或者辅助,有权与知州或知府共同处理州府事务,凡民政、财政、户口、赋役、司法等事务文书,必须知州或知府与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

唯一象征“高大上”的,是拥有监察所在州府官员的权力,可以直接向朝廷乃至皇帝本人报告情况,因此,通判又称“监州”。

从这一点上,说通判直通皇帝,算是皇上的人,也不为过。

欧阳修通判滑州,是仁宗对他的信任的表示,就个人仕途说,算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官职的权威,往往体现在官廨上。因此上任伊始,欧阳修在滑州官署东侧,建造了一个所供休憩用的住房,宽一间、长九间,呈长方形,房间门户相通。

根据这座房屋的形状、结构以及周围环境的特征,欧阳修起名为“画舫斋”,并请朋友题写了匾额。

欧阳修自撰《画舫斋记》,刻石镶嵌斋内墙壁上。文章从“画舫斋”的命名由来说起,转到议论舟行生活,实质是借题发挥,表达宦途坎坷的人生感慨,阐述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欧阳修追及自己的生平,联想到古代的江湖隐士,抒写自己的生活理想,明确表示不愿意尸位素餐,希望有所作为。

庆历三年(1043)正月,欧阳修路过“铁枪寺”,瞻仰了王彦章的画像。

所谓“铁枪寺”,是百年前五代后梁名将王彦章的祀庙。王彦章从小追随梁太祖朱温,骁勇有力,善于使用一杆长枪,在战场上驰突如飞,所向披靡,军中号称“王铁枪”。王彦章曾经因战功而升任宣义军(治所滑州)节度使,在梁晋战役中兵败被俘,拒绝投降以身许国。

滑州民众建“铁枪寺”供奉王彦章画像,常年祭祀,香火不绝。

三年前,欧阳修以节度判官来守滑州,从王彦章裔孙王睿家里获读《王氏家传》,补正了旧《五代史》本传纪事部分。如今见到了王彦章画像,目睹一代名将风采,非常高兴。

鉴于画像年久磨灭,模糊不清,欧阳修延请画工精心修复,以求画像长留人间。

后来,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选王彦章等三人载入《死节传》。在兵荒马乱的五代时期,文臣武将朝秦暮楚,寡廉鲜耻,像王彦章这样忠心侍奉一君,末了死于国难的“全节之士”,显得尤为可贵。

这时,先后担任过二十余年宰相的吕夷简被罢职,换上晏殊出任宰相兼枢密使。

宋廷与西夏正在酝酿议和。目睹宋军在西部前线屡屡败绩,契丹不愿意看到西夏势力过分膨胀,派遣使者劝谕西夏对宋停战。西夏因为连年用兵,国力贫乏,民心思定,又惧怕遭受契丹、宋军两面夹攻,也表示愿意与宋廷议和。宋王朝屡战屡败,军疲财竭,各地农民起义,士兵哗变,彼伏此起,正盼望有个喘息机会,整顿并更新朝政,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宋廷、西夏各怀隐衷,共同促使宋夏战争结束,恢复宋廷与西夏和好。

宋夏战争实践,充分暴露了宋廷政治经济制度的腐败。北宋立国以后,太祖、太宗两朝,为了防范藩镇割据势力重起,制定了“祖宗家法”,强化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在一定时期内,皇权得到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生产迅速恢复并发展。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集权措施的消极因素日益滋长,后继的真宗、仁宗一味因循,墨守成规,宋王朝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局面,形成日趋恶化的积贫积弱态势。

严重的“三冗”现象,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极大地动摇了宋王朝的统治基础,使国家陷入内外危机当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