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朝夕相处的夕是什么意思? > 第12章(第1页)

第12章(第1页)

舒培德尽管隔上些日子就上桃岭去,陶凡却从没让他进过屋,也不同他多说话,每次见面就问:&ldo;你有什么事吗?&rdo;意思很明白,没事你就走人。舒培德却总能找个由头,向陶凡汇报几句。陶凡也不是每次都批条子,多是说他几句,怪他屁大的事也找上门来。舒培德就点着头笑,心悦诚服的样子。

有天夜里,舒培德敲了陶凡的门。林姨开了门,表情很客气,话却说得硬:&ldo;小舒,是你呀。老陶晚上不会客的,你知道。&rdo;

舒培德说:&ldo;我知道,很不好意思。林姨,我就不进去了。

是这样的,朋友送我一方老砚,我想陶书记用得着。&rdo;

林姨摇手道:&ldo;小舒,老陶你知道,他不会要的。&rdo;

舒培德说:&ldo;只是一方砚,不是值钱东西。我拿着是和尚的篦子,没用。&rdo;

实在推不掉,林姨就说:&ldo;你就放在这里吧。要是老陶骂人,你还得取回去。&rdo;

次日一早,关隐达准时上了桃岭。陶凡正在欣赏那方老砚,翻来覆去地看个不厌。那砚台随物赋形,古色古香。砚池有深山老潭的意思,古灵精怪;潭岸奇石嶙峋,不露斧凿;深潭高岸是舒展的荷叶,荷叶上一只青蛙正鼓眼蹬腿,转瞬间就会跳下潭去。古潭的黑,荷叶的绿,青蛙的黄褐,颜色都是自然天成。

关隐达连声感叹,直说:&ldo;造物神奇,简直不可思议。&rdo;

陶凡点头说:&ldo;这是一方上好的端砚,稀罕稀罕。&rdo;

&ldo;现在哪里还能弄出这么好的砚台?&rdo;关隐达问。

陶凡说:&ldo;我细细看过,这方砚没有任何题款,但肯定是古砚。&rdo;

陶凡从来都是早几分钟赶到办公室的。今天因为欣赏砚台,竟然迟到了五分钟。

(七)

舒培德果真厉害,很快就成了西州私营企业的头块牌子。

西州的国有企业怎么也搞不好,个体企业却是红红火火。地委笔杆子弄出很多文章,多是以陶凡的名义发表。省里就重视起来,派人下来整材料。时下流行说&ldo;现象&rdo;,所谓&ldo;西州现象&rdo;

就这么诞生了。

省里想在西州开个现场会,促进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可是有些理论家们还在为个体私营经济的概念打文字官司。省委书记亲赴西州调研,同陶凡彻夜长谈。陶凡的心情竟有些沉重,说:&ldo;我们再也不要在概念上做文章了,而应从实际出发。

西州各县市的财政过去都很穷,这几年收入上升很快。为什么?我们算了账,原来个体私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增长了十五倍,占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多。忽视基本的经济事实,钻进经济或政治概念中去玩文字游戏,不行啊。&rdo;

省委书记说:&ldo;你的忧虑我有同感。但中国的问题让有些人弄起来,就不会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都说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现实生活中或是关键时候,政治仍然是中国最大的事情。我反复考虑过,我们省里如果率先开个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经验交流会,在全国就出风头了。却不知道是祸是福。但是这项工作又太重要了,必须开个会促促。&rdo;

陶凡说:&ldo;我建议会还是要开,只是会议名称起得策略些。

不叫经验交流会,而叫研讨会。只要各地市一把手都参加会议,效果一样。&rdo;

省委书记哈哈大笑起来,说:&ldo;老陶,你可是老jian巨猾啊。

好好,就叫研讨会吧。你们好好准备一下,这个会议要开得有历史意义。&rdo;

不论哪里来人调研私营经济,必然要去舒培德公司。舒培德就得细细汇报,说自己的经验主要是哪几条。陶凡亲自去了一次,听舒培德汇报了个把小时。那天陶凡很高兴,竟同意在他公司吃了中饭。乘陶凡上洗漱间去了,关隐达对舒培德说:&ldo;你情况介绍得不错。我有个建议,你要根据不同的汇报对象,准备几种不同版本的汇报材料。上级领导来了,你汇报要简短,最多十分钟。留下时间由他提问题。今天陶书记一声不吭听你讲了个把小时,已经是稀罕事了。说明陶书记很看重你。&rdo;

舒培德忙说:&ldo;都是关科长关照得好。&rdo;

关隐达接着说:&ldo;领导大概会提什么问题,你事先要有所准备。每次领导提过的问题,你要记住,说不定下次别的领导还会问到。若是上级单位写材料的笔杆子来了,你就要讲详细些,时间也可以长些,个把小时没关系。新闻记者来了,你只需讲三两句,就由他们提问题得了。他们了解情况从来都只是表面上,深入不下去的。还有,你要注意些措辞。比方说,你喜欢说自己的经验主要是哪几条。这不好,别人听着以为你不谦虚。你要把经验说成做法,说我的做法主要是哪几条。&rdo;

舒培德点头不止,说:&ldo;关科长说得对。你这么一点,我就通了。&rdo;

舒培德确实一点即通。他不断地汇报,一而再,再而三,快训练成职业新闻发言人。他出现在桃岭的次数越发多了。陶凡对他客气起来,竟请他进书房坐过一次。全省发展私营企业l研讨会上,舒培德作了书面发言。舒培德发言时,坐在主席台上的省委书记偏过头,同陶凡耳语了几句。两人都微笑着点丁点头。眼尖的人看得出,省委书记很欣赏舒培德。私营企业王只要会来事,都会成为政协委员的。年底,舒培德也成了省政协委员。

西州城里都在说,陶凡要上去了,说是任副省长。人们说省里工业搞不好,陶凡在西州抓私营企业有经验,想让他去臂工业。老百姓习惯把升官的道理想得简单,以为上面再不启用陶凡说不去了。好事者都问关隐达,陶书记真的会走吗?关隐达只是笑笑而已,不置可否。说陶凡要上去,不是头次了。这次却是真的。关隐达不久前随陶凡去了趟省委。省委书记同陶凡在办公室谈话,关隐达就在书记秘书那里坐着。这位秘书平时不怎么理人的,这回对他格外热情。其实每年年底,关隐达都要代陶书记去省城看望省委领导,送些土特产去,自然也要送给他们的司机和秘书。可这位省委书记的秘书,你再怎么送礼,他都是板着个脸。这回他却是笑容可掬,倒了茶过来,叫关隐达老弟。关隐达觉得奇怪,心想早几天听到的传闻可能是真的了。果然,这位秘书说:&ldo;关老弟,你也随陶书记调过来算了。&rdo;关隐达就笑,含糊了几句。

关隐达年年去送礼,慢慢看出些道道来了。他发现别的地市委书记都是亲自带着人去敲门,而西州却是地委办领导同关隐达去送礼。送的也只是西州土特产。难怪那位省委书记秘书怎么也没兴趣。关隐达便想陶书记只怕难得有所作为。有年关隐达去送礼,竟见张兆林的车也在省委大院里穿梭。原来张兆林每年开组织工作会议期间,都得在省里拜拜码头。省里的会都安排在年头年尾开,正是大家联络感情的好时机。古时候,冬天朝贡叫炭贡,夏天朝贡叫冰贡。如今不仅有炭贡、冰贡,还有病贡、喜贡、丧贡,等等。陶凡却是什么时候都不贡,就算年底派人送送土特产,也是迫不得已。这是西州多年的惯例,陶凡也不好不依。可是这早就落伍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