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齐孝王十一年的时候,吴王濞和楚王戊反了,他们一路向西,还告诉其他诸侯说:“我们要去杀那个汉朝的贼臣晁错,好让祖宗的庙堂安宁。”这胶西、胶东、菑川、济南这四个地方一听,都擅自发兵去响应吴楚。他们本来还想叫上齐国一起,可齐孝王心里犯嘀咕,就守着自己的城,不听他们的。结果这三个地方的兵就一起把齐国给围了。齐王赶紧派路中大夫去告诉天子这事儿。天子又让路中大夫回去告诉齐王:“你守好你的城,我们的兵已经去破吴楚了。”
这路中大夫一到齐国,发现三国兵已经把临菑围了好几层,根本进不去。那三国的将领就威胁路中大夫,让他跟他们结盟,说:“你要是敢说汉朝已经破了吴楚,齐国就赶紧投降我们三国,不然我们就屠城。”路中大夫一听,也只好先答应他们。到了城下,他看见齐王,就大喊:“汉朝已经发兵百万了,太尉周亚夫已经破了吴楚,现在正在带兵来救齐呢,你们一定要坚守别投降啊!”那三国的将领一听,立马就把路中大夫给杀了。
齐国一开始被围得挺紧,背地里跟那三国搞起了小动作,不过还没商量好对策呢,就听说路中大夫从汉朝那边儿来了。齐王一高兴,大臣们又开始劝他别急着跟那三国结盟。嘿,没过多久,汉朝的栾布、平阳侯等将领带着兵就杀到了齐国,把那三国的兵给打跑了,解了齐国的围。可是后来汉朝又听说齐国原来跟那三国有勾结,打算派兵去讨伐齐国。齐孝王一听,吓得直接喝药自杀了。景帝知道了这事儿,觉得齐国原本是向善的,是被逼无奈才跟那三国有谋划,这也不是他们的错,于是就立了孝王的儿子寿为齐王,这就是懿王,继续延续齐国的香火。而那胶西、胶东、济南、菑川这四个王呢,全都被灭了,地盘也归了汉朝。济北王则被调到菑川去了。这齐懿王在位二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次景继位,这就是厉王。
这位齐厉王啊,他的妈是纪太后。纪太后为了让自家更受宠,就把她弟弟的女儿嫁给厉王当王后。可这厉王呢,偏偏不喜欢这个纪氏女。太后一看这不行啊,得想办法让厉王喜欢上她。于是呢,她就把自己的大女儿纪翁主送进王宫,让她管理后宫,还特意叮嘱别让纪氏女接近厉王。可这厉王呢,不但没听太后的,反而跟他这个姐姐翁主搞起了奸情。
齐国还有个宦官叫徐甲,他在汉朝皇太后那儿当差。皇太后有个特别宠爱的女儿叫修成君,这修成君不是刘家人,但太后特别疼她。修成君有个女儿叫娥,太后想把她嫁给诸侯。徐甲知道了这事儿,就主动请缨去齐国,说一定能让齐王上书请娶娥。皇太后一听挺高兴,就派徐甲去了齐国。这时候呢,齐国的主父偃也知道了徐甲的使命,就顺便跟他说:“要是这事儿能成,你顺便跟齐王说说,把我女儿也弄进后宫呗。”徐甲到了齐国,就把这事儿给说了。结果纪太后一听就火了,说:“我们王后有的是,后宫也满了。再说了,徐甲这个穷鬼,着急忙慌地当了宦官去汉朝,也没啥贡献,还想来祸害我们王家!还有主父偃这个家伙,他女儿也想进后宫?没门儿!”徐甲这下可惨了,回去跟皇太后一说,皇太后也生气了,说:“别再提把女儿嫁给齐国的事儿了。”这事儿后来慢慢传到了天子耳朵里,主父偃也因此跟齐国结下了梁子。
主父偃那时候正得天子宠幸,手握大权,他就趁机说:“齐国的临菑城有十万户人家,市租收入千金,人口众多,富裕程度超过长安,这样的地方,除非是天子的亲弟弟或者爱子,不然不能封王。现在齐王跟皇室的关系可是越来越疏远了。”他又慢条斯理地说:“想当年吕太后的时候,齐国差点儿反了;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齐孝王也差点儿跟着乱。现在又听说齐王跟他姐姐搞在一起。”于是天子就派主父偃去当齐相,顺便查查这事儿。
主父偃一到齐国,就急着查办后宫那些给齐王和他姐姐牵线搭桥的宦官,让他们招供,全都把齐王给牵扯进来。齐王年轻,怕犯了大罪被官吏抓住杀掉,就喝了毒药自杀了,结果连个后代都没留下。
这时候赵王也怕了,怕主父偃像对付齐国那样对付自己,怕他跟皇室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就上书说主父偃收受贿赂啥的。天子就把主父偃给抓起来了。公孙弘说:“齐王忧愤而死,没有后代,国家并入汉朝,不杀主父偃没法平息天下人的愤怒。”于是就把主父偃给杀了。
齐厉王在位五年就死了,也没留下后代,国家就归了汉朝。
齐悼惠王的后代还有两个国家,城阳和菑川。菑川的地盘跟齐国挨着。天子可怜齐国,因为悼惠王的坟园在郡里,就把临菑东边围着悼惠王坟园的地盘全给了菑川,用来祭祀悼惠王。
城阳景王章是齐悼惠王的儿子,当年跟着朱虚侯和大臣们一起诛杀诸吕,还是他亲手在未央宫杀了相国吕王产。孝文帝即位后,给章加封二千户,还赐了千斤金。孝文二年,又把齐国的城阳郡封给章,让他当城阳王。章当了两年王就死了,他儿子喜继位,这就是共王。
顷王这哥们儿在位二十年就驾鹤西去了,儿子义继位,这就是敬王。敬王干了九年也拜拜了,儿子武接手,变成了惠王。惠王十一年后去见祖宗了,儿子顺接力,是荒王。荒王竟然熬了四十六年,然后才把他儿子恢扶上了戴王的宝座。戴王八年就走人了,儿子景接班,可惜这小家伙在建始三年,才十五岁就一命呜呼了。
这济北王兴居啊,也是齐悼惠王的儿子。想当年,他跟着东牟侯一起帮大臣们诛杀诸吕,虽然功劳不算大,但也算是有份参与。等到文帝从代地来继承大统,兴居还主动请缨:“让我跟太仆婴一起入宫清理一下。”就这样,他们废掉了少帝,一起和大臣们尊立了孝文帝。
孝文帝二年,文帝为了表彰兴居,就把齐国的济北郡封给他,让他当济北王,跟城阳王一起风光了一把。可惜啊,这兴居才当了两年王就反了。原来啊,当初大臣们诛杀吕氏的时候,朱虚侯功劳特别大,本来答应把整个赵地都封给他当朱虚侯,把梁地都封给东牟侯。可是孝文帝一上台,听说他们最初还想立齐王,就故意贬低了他们的功劳。到了第二年,封王的时候,只把齐的两个郡分给了章和兴居。这章和兴居觉得自己被亏待了,心里那叫一个不爽啊。章死后,兴居听说匈奴大举入侵汉朝,汉朝发了很多兵,还让丞相灌婴去迎战。文帝还亲自跑到太原督战,兴居心想,这天子都亲自去打匈奴了,我这不是正好有理由反吗?于是就在济北发兵反了。
文帝一听这事儿,赶紧把丞相和出征的军队都召回长安。然后派棘蒲侯柴将军去攻打兴居,把他给灭了,兴居自杀,他的地盘也被汉朝收回,变成了郡。
这事儿过了十年,文帝十六年的时候,又把齐悼惠王的儿子安都侯志立为济北王。十一年后,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志这哥们儿倒是挺靠谱,坚守自己的地盘,没跟那些诸侯合谋。等吴楚之乱平定后,文帝就把他调到菑川去当王了。
济南王辟光这位爷,也是齐悼惠王的儿子,他在孝文帝十六年凭借勒侯的身份当上了济南王。可惜啊,这哥们儿十一年后就跟吴楚那群人一起反了,结果被汉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辟光也丢了性命,济南这块地儿也被汉朝收回去变成了郡。
菑川王贤也是个不安分的角色,同样身为齐悼惠王的儿子,他在文帝十六年以武城侯的身份当上了菑川王。结果十一年后又跟着吴楚造反,同样的剧本,同样的结局,被汉朝军队击败,贤也丢了脑袋。
这时候天子就想了,干脆把济北王志调到菑川去当王吧。这志也是齐悼惠王的儿子,之前是以安都侯的身份当济北王的。菑川王反了之后,因为没有后代,所以济北王就被调过去当菑川王了。他在位三十五年后去世,谥号懿王。他儿子建继位,成了靖王。靖王干了二十年也去世了,遗继位成了顷王。顷王又干了三十六年,终古继位成了思王。思王熬了二十八年,尚继位成了孝王。孝王只干了五年,横继位,可惜这小家伙在建始三年,才十一岁就一命呜呼了。
胶西王卬也是个传奇人物,作为齐悼惠王的儿子,他在文帝十六年凭借昌平侯的身份当上了胶西王。可惜啊,跟吴楚那群人一起造反的后果就是死路一条,卬也不例外,被汉朝军队击败后丢了性命,胶西这块地儿也成了汉朝的胶西郡。
胶东王雄渠也是个倒霉蛋,同样是齐悼惠王的儿子,在文帝十六年以白石侯的身份当上了胶东王。十一年后跟吴楚一起造反,结果又被汉朝军队打败,雄渠也丢了命,胶东这块地儿也变成了汉朝的胶东郡。哎,看来齐悼惠王的这些儿子们,真是一个比一个能折腾,但也是一个比一个能送命啊!
太史公说啊:诸侯大国里,没哪个能比得过齐悼惠王这位大佬。想当初啊,天下刚刚安定下来,皇室子弟少得可怜,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觉得秦朝那会儿,皇室子弟连块封地都没有,简直太惨了。于是呢,就大肆分封同姓子弟,以此来安抚老百姓的心。可后来呢,这些封国分裂成一个个小国,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汉朝嘛,就是吸取了秦朝的教训,给自己树立起了坚固的屏障。看看那靠海的大国——齐国,简直就是诸侯王里的领头羊啊。可惜啊,吕后一生气,城阳这块地儿就被献出去了。后来哀王继位,他那点实力,简直不自量力。不过呢,朱虚这家伙在汉朝可是立下了大功,策略也是一流的。东牟那哥们儿虽然也得了赏,可惜啊,一搞乱子就给自己惹来了大祸。胶东、济北那边呢,雄渠、辟光这俩哥们儿也是闹得不亦乐乎。说起来啊,齐国虽然分成了七个小国,但那些忠孝的子弟,最终还是兴旺发达了起来。这历史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