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图片 > 第83章(第1页)

第83章(第1页)

谪居黄州,是诗人思想上脱胎换骨的一个契机。死里逃生的他,在大灾大难过后,深切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开始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的思想境界与人生态度都发生了飞跃,他也迎来文学创作的高峰。《赤壁赋》等作品之外,《定风波》或许可以代表了他的反思: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有一小序云:&ldo;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rdo;从序中的介绍来看,这首词所写的不过是途中遇雨时所持的态度和所得的感受,但词人借此表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示了自己的宽阔胸襟。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由于&ldo;雨具先去&rdo;,同行者皆不堪,可以想见他们通身湿透、急匆匆寻找避雨处所的&ldo;狼狈&rdo;相。而苏轼却是另一番气度:他在风雨之中&ldo;竹杖芒鞋&rdo;,&ldo;吟啸徐行&rdo;,另得一番乐趣。骤雨泼身,可以置之度外;&ldo;穿林打叶&rdo;之声,可以充耳不闻。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遇上了只需坦然对待。词人在生话的逆境中,壮志未销.对世事未能忘情.又不与之奋斗,而是采取一种超然物外、忘怀得失的达观态度。在一种旷达的气度中.不纠缠于眼前景.身边事,而是超脱出去,在远距离的观察中,描绘人生,升华人生。

5

元丰七年(1084)正月,神宗皇帝记起了苏轼,亲自写了一道手札,说苏轼人材难得,不忍终弃,量移为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官职虽然没有变化,但暗含有赋闲待用的意思。苏轼觉得自己已经习惯了黄州的生活,有心拒绝,又担心辜负了圣上的一片好意,引起误解。于是他慢腾腾地从黄州顺江而下,然后入运河,转淮水,再入汴水,最后到达汝州,绕了一个极大的圈子,其实是希望事情能有所变化。

十五、苏轼(10)

苏轼此行收获极为丰富。在庐山,他引起了轰动,留下了我们所熟知的名篇;到江西湖口,又夜探石钟山;到金陵,则会晤了赋闲在家罢相已达八年之久的王安石。关于这次历史性的会晤,历来有多种传闻。《曲洧旧闻》说王安石穿着乡野间朴素的服装,骑着一头毛驴前往苏轼所在的船上拜谒。另外一些野史如《后山杂谈》都说是苏轼前去拜访这位倔强的老头。至于会谈的内容,《后山杂谈》说两人谈了一些不咸不淡不着边际的笑话。《曲洧旧闻》说两人比试了一番诗才。《邵氏闻见后录》则声称两人探讨了严肃了学问,如关于如何重修《三国志》等问题,后来话题转移到时事政治,对吕惠卿有所批评。

据说,许多人都看见过王安石在乡间独自骑驴闲行,&ldo;喃喃自语,有如狂人&rdo;。当苏轼亲眼目睹一个权倾天下的改革家成为一个孤独寂寥甚至带些痴呆状的老汉时,他心中肯定有许多难以言说的触动。也许正是这次会见,使他对王安石的新法有了别样的感觉。当然,也有可能是现实教育了他,使他去掉了感情色彩,能够全面的考察新法的得失利弊,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斥。这一立场了转变,使他在一些特殊场合成为了神宗与新法的辩护人,从而也给他的仕途带来了更多的波折。

司马光把苏轼提拔上来的时候,并不知道苏轼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他以为苏东坡还是当初那个坚定的持不同政见者。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年纪轻轻就与世长辞,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主持政务,司马光等旧党受到重用,苏轼的职位随即以火箭般的速度往上窜。不过一年时间,他就被任命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掌内制,成为朝廷的喉舌。

但此时旧党忙于废除新法,弹劾新进,打击政敌,对改革成果全盘否定,苏轼便在如何对待新法等核心问题上与党魁司马光等人产生了难以弥合的分歧。雪上加霜的时,由于他的口无遮拦,对浮夸傲慢、古怪得不近人情的大理学家程颐进行了入木三分地挖苦,导致他卷入了蜀党、洛党之争。司马光死后,程颐主持丧礼。那天正好是朝廷百官在太庙中参加大典的日子,大典结束后,苏轼正要带领翰林院及中书省等同仁前往吊祭,程颐却拦住了大家,说《论语》云:&ldo;子于是日哭,则不歌。&rdo;这天大家既然在太庙唱过歌,听过奏乐,就不能去吊丧哭泣。苏轼立刻说《论语》上并没说&ldo;子于是日歌,则不哭&rdo;,不顾程颐的反对,率领大家进了门。吊唁的时候,苏轼又发现司马光的儿子没出来接待客人,一打听,原来程颐认为孝子如果真孝,应当是悲痛得不能见客人才是。苏轼实在无法忍受,当着众人之面说程颐可谓糟糠鄙俚叔孙通,即过于死板,不知变通,不懂装懂,标准的假学究,结果引起哄堂大笑。

程颐的门人长期担任谏官,苏轼捅了马蜂窝,自然引起了程氏徒子徒孙的疯咬。历史证明,宁愿得罪小人,也不能得罪那些自以为是的清流。为了利益,小人可能会记恨你,但转眼之间可能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忽略你或讨好你,只有所谓的&ldo;君子&rdo;,一旦惦记上了你,就会不屈不挠,把击败你作为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历经多少坎坷都矢志不渝。苏轼终于不胜其烦,主动要去外放,于是再度来到杭州,成为杭州知州,疏浚西湖,筑长堤,留下了&ldo;苏堤&rdo;。一年后,他内调为吏部尚书,结果又遭到程颐门人的弹奏,苏轼再次选择了避战,出为扬州知州。但太皇太后对他始终充满信任,很快又将五十七岁的苏轼提拔为翰林侍读学士充礼部尚书。可惜的是,第二年这位太皇太后去世,苏轼的好日子就到了尽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