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内服当指王畿区的&ldo;设官分职&rdo;,外服则指畿外四土的王权驾驭力度。显然外服是建立在维持域外大小国族固有地缘性组织基础上的,是王权对诸侯或臣属邦国的册封、认肯,而不是调遣、改变或打破。商王在内、外服的统治支配权上贯彻了明显的强弱消张区别和因势机变策略。
这种策略亦推行于四土边地的弹性伸缩或影响地区。甲骨文有言&ldo;东戈&rdo;、&ldo;南戈&rdo;、&ldo;西戈&rdo;、&ldo;北戈&rdo;2,四戈为四上周边之地3。别辞有&ldo;戈田牧&rdo;4,殆指与商有结盟关系的边地侯甸族群。他辞又有&ldo;南牧&rdo;、&ldo;北牧&rdo;、&ldo;右牧&rdo;5,大体均指边地,此由甲骨文记&ldo;在易牧获羌&rdo;、&ldo;戍伐右牧,禽启人方&rdo;6,牧与边地羌人、人方屡屡发生交割关系可以知之。别辞又有记商王&ldo;商(赏)牧&rdo;、&ldo;牧称册&rdo;7,则中原大国与其的政治关系应是外服制的变宜扩大。《尔雅&iddot;释地》云:&ldo;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rdo;,以视商代,未必尽然。《逸周书&iddot;度邑解》云:
维王剋殷,国君诸侯乃厥献民,徵主九牧之师,见王于殷郊。
不难看出,&ldo;国君诸侯&rdo;乃来之原商国的内外服倒戈者,&ldo;九牧之师&rdo;应指原与商国有盟好关系的边地大小族落组织之师。
下面试对商代国土经纬作一图示勾勒:
1参见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册),科学出版社,1984年。
1参见尹申平:《陕西新石器时代居民对环境的选择》,《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三奏出版社,1987年。
2参见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224、225页。
3参见王宇信:《由〈史记〉鲧禹的失统谈鲧禹传说的史影》,《历史研究》1989年6期。
1参见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133~137页。
2参见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99、200、246~247页。&iddot;15&iddot;
1《史记&iddot;夏本纪》。
2《论语&iddot;泰伯》。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物》1983年3期。又董琦:《王城岗城堡毁因初探》,《考古与文物》1988年1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1赵芝荃:《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考古与文物》1989年2期。
2参见前引邹衡、郑杰祥二书。又严耕望:《夏代都居与二里头文化》,《大陆杂志》61卷5期,1980年。
1参见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257~259页。
2《尚书&iddot;盘庚下》。
3《故文尚书&iddot;五子之歌》。
4《左传&iddot;襄公四年》、《帝王世纪》。
5郑光:《二里头遗址勘探发掘取得新进展》,《中国文物报》1992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