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朝出了个张居正是谁写的 > 第75章(第1页)

第75章(第1页)

那样的话,大明帝国与后代史家是否会感到深深的遗憾?

卑鄙,当它成了成功的通行证之后,选择还是不选择?这个命题,充满了历史的迷思。

十、天上掉下来一个&ldo;王大臣&rdo;

【欲扫天下先扫庭院】

从那无上荣光的平台上走下来,张居正并没有骄狂不可一世。正如他在隆庆五年担任会试主考时说的那样,一流人才必须&ldo;严乎内外,审于施应,既不沾沾以自喜,亦不汲汲以从时&rdo;(《辛未会试程策》)。干大事,就要有干大事的头脑。他从这一刻起,每走一步,都是精心所为。

有很多的事,他要一件件先理清好。理清完了屁股底下的事,才能安安稳稳去阔清天下。

首先一件事是&ldo;正名&rdo;。张居正费尽心机夺来首辅位子,就是要干事的。要想干事的话,&ldo;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rdo;。孔子的话,有用的不多,最有用的可能就是这句。

在平台召见的时候,张居正于感激涕零中也没忘申明要&ldo;遵守祖制&rdo;,这就是在做&ldo;正名&rdo;的工作。什么叫&ldo;祖制&rdo;?在当时条件下,就是高举朱元璋的旗帜。

朱老皇帝在没当皇帝的时候,把人间的苦都吃遍了。为了避免儿孙再吃二遍苦,他制定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应该说,绝大部分还是有利于朱家江山永固的。但是将近200年下来,这套&ldo;洪武祖制&rdo;几乎被他的后代扔了个精光。尤其正德、嘉靖两朝,皇帝为所欲为、宠信佞臣,制度毁坏得也就相当彻底。国号虽然还叫&ldo;明&rdo;,跟朱老皇帝的那个&ldo;大明&rdo;已是相去万里了。朱老皇帝那会儿,贪污60两银子以上就要杀头剥皮,到嘉靖年间,凡有能耐的,哪个不捞他个200万两?

张居正要扫清天下的颓糜之风,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做法。但如果他提出要创新制,全体官僚可能都要蹦起来跟他作对。他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免不了到头来做个王安石第二。

因此他只说恢复祖制。

恢复祖制,听起来没有那么刺耳,官僚集团暂时不会视他为异端。但是,只要改革动起来,不可能不砍到官僚集团的肉。当官僚们群起反扑时,&ldo;恢复祖制&rdo;就成为道义上的挡箭牌。贪官污吏们的那些道理,拿不到桌面上来,所以无法在道义上压倒他。

这就是&ldo;朱元璋旗帜&rdo;的妙用。

第二件事,是要好好培养小皇帝,在培养的过程中,还要让小皇帝不知不觉把绝大部分皇权让渡给他张居正。要改革,仅有相权是远远不够用的。若想压服百官,你必须百分之百代表皇帝。明代的皇权与相权,实际一直在互相制约和争斗,甚至许多言官就是靠这种争斗来吃饭的。张居正不想把自己的才智都花到与皇帝斗其乐无穷上。因此他在平台上向皇帝提出的一个要求,就是&ldo;宫府一体&rdo;。什么是&ldo;一体&rdo;?说白了,就是你得听我的。

万历年间的沈德符说:&ldo;柄国者,非藉手宫掖,安能久擅大权哉?&rdo;他说的是首辅必须借助宫内来强化自己的权力。张居正则做得更彻底,他要把皇帝的权力全拿过来。

上天也非常照顾他,让他摊上了个娃娃皇帝。娃娃不会做皇帝,自然就要由他首辅来担任&ldo;帝师&rdo;。在张居正担任老师的过程中,君臣之间的权力转移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皇帝本人也不觉得有什么怪异,反而认为自己遇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大忠臣。

当然,张居正培养小皇帝,也不全是为了功利目的,他认为这是国家的根本大事。如果小皇帝缺乏教养,成了个武宗那样的混混儿,恐怕大明又不得安宁了。

张居正一点一点地教育万历怎么当皇帝。

第一就是要视朝,去开朝会。也就是&ldo;有事启奏,无事退朝&rdo;那种碰头会。在过去,明朝的皇帝不上朝、不见群臣,几乎成了遗传病。&ldo;君臣不相接久矣&rdo;,小人进谗言、使诡计,也就&ldo;始得行乎其间&rdo;。可以说,后来大明亡也就亡在了这个病根上。道理很简单,皇帝常和大臣接触,对于外廷才有所了解,才不至于造成宦官势力借皇权压倒外廷的局面。外廷不受气了,才能好好地管理国家。

君臣要想常见面,就要坚持早朝制度。明代上朝的时间很早,在每天天亮之前。皇帝和大臣都要起五更爬半夜的,极为辛苦。正德皇帝(武宗)和嘉靖皇帝就是因为吃不了苦,才怠工的。张居正在这上面做了折衷,说皇帝是小孩子,就不必天天早朝了。每一旬只要三、六、九日上朝,其余日子就不上了。

万历没费事就同意了。他小时候聪明懂事,知道这是坚持&ldo;朱元璋旗帜&rdo;的基本要求,从此一直坚持了15年。这样,就使外廷和皇帝始终有一个沟通机会。宦官的作用,在万历初年被大大削弱了。

万历小皇帝视朝,这在当时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三朝,没有一个皇帝是正经上班的。现在可算有个有模有样的皇帝了,虽然刚脱了开裆裤。小万历对各种奏疏都看得很仔细,有前后矛盾的、格式不统一的,都能看出来,亲自予以批驳。他亲笔拟的批复,文字上有理有据、温文尔雅。不像他的一些老祖宗,动不动批个什么&ldo;拖出去着狗吃了&rdo;、&ldo;先打了再问&rdo;之类的流氓语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