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朝出了个张居正是谁写的 > 第65章(第1页)

第65章(第1页)

可是陈洪是个只会管宫廷家具的老太监,哪能办得了皇帝跟前机要的事,没过多久就被皇帝给撵走了。事已至此,高拱还是不想让冯保蹿起来,就又推荐了尚膳监的孟冲。

这就更荒唐了,让一个厨子来管内廷,本朝是没有先例的。

高拱为何要一再破坏规矩?其实,他是有一番深远考虑的。在以往嘉靖一朝,太监还比较老实,因为嘉靖本人自幼在宫外长大,对太监的霸道有所目睹,所以对太监相当戒备。到了隆庆,这个自幼跟太监混得厮熟的皇帝登了位,太监就又开始胡闹。堂堂两朝阁老的徐阶,都被他们群起而撵走,高拱对此不得不防‐‐必须安插可靠的人。

高拱的这步棋,从动机上讲应该是为庙堂的稳定着想的。可是从人事上,就大大得罪了一个潜在的政治巨头‐‐冯保。两次被排除在候选人之外,这简直就是对他的人格侮辱。

史载:&ldo;保由是疾拱&rdo;。这个没有下半身的内廷高官发了狠。

然而,高拱不在乎一个缺少零件的家伙有什么感受,他自信得很,因为他看到的是‐‐

内外皆备,稳如泰山。

冯保不是木头,他自有他的一套战法。对他来说,高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拱身后那座不可逾越的巅峰‐‐隆庆。他自然不会去硬攻,而是绕开了去,对隆庆的家庭成员展开了外交活动,皇帝也有三亲六故嘛。

目标很明确:一个,是日后肯定能做上皇帝的皇子;一个,是皇子的亲生母亲李贵妃;还有一个,是一直被冷落、住在别宫里的陈皇后。

冯保的这一手歪棋,大有收获。皇子虽然小,但毕竟已懂得亲疏。两个后宫的女人也需要有个得力太监引以为援助,她们并不是没有企图的人。于是后院悄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势力,在隆庆日近黄泉路的时候蓄势待发。

里面搞掂以后,冯保便把手伸到了外廷。他遇到了一个正好需要他的人‐‐郁闷的次辅张居正。

张居正与高拱之间的裂痕,在隆庆五年底已经非常明显,两人虽没有公开冲突,但人与人只要不对头,从语气、从神态、从肢体动作上都能体现出来。大官有了矛盾,小官的感觉最敏锐,在两人的周围,各自渐渐聚拢了一批言官。两大营垒,在静悄悄中俨然形成。

恰在此时,张居正看到了冯保向他伸来的友好之手。这是内廷里一个与他地位相等的人在示好,以张居正当时的弱势地位,岂能不抓住它?由此,他也就握住了李贵妃的那只纤纤素手(比喻意义上的)。

这就是张居正的底牌,不是很强,但后劲很冲,等会儿我们就能看到了。

这个后院集团,实际上是违反大明祖训的,是个非法集团。朱老皇帝有言,后妃不得干政(老先生很熟悉三国故事),条文列入《宝训》。此外宦官也不得干政,宫门口立有铁牌,上书&ldo;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rdo;!至于外臣勾结内臣、甚至勾结宫闱,那就更大逆不道了,肯定要杀头的。

但制度与法律,自己并没长手,你就是表决通过一万部法律,也挡不住这些事情悄悄发生。

外臣与内臣结交,一向很为士林所不齿,但张居正去做了。事急矣!他不想被高拱狼狈撵出内阁。有许多事,他还想去做,他认为这些事比保持清誉重要得多。

据万历年间刊行的高拱著作《病榻遗言》说,张居正与冯保拜为兄弟,冯保的一个心腹徐爵,没有一天不到张居正家里去。张居正待徐甚好,三人勾搭连环。冯保是秉笔太监,也就是是代皇帝对内阁票拟&ldo;批红&rdo;的。冯保想得到什么好处,就告诉张居正,张居正替他想一个名堂,第二天就以皇帝名义批出来了。

而正常的渠道,反而没有这个通畅。现在,该轮到高拱郁闷了。他说:&ldo;此事已久,予甚患之,而莫可奈何!&rdo;

你看,这是一个奇怪的引力场吧?

《病榻遗言》是高拱晚年所著,全书充满了怨气。对张居正虽未点名,仅以&ldo;荆人&rdo;代之,但傻瓜才看不出来。该书是否为高拱所写,到现在还有争议,不过它是当时的文字,虽不完全可靠,距离事实应该不是太远。

角力开始了,老套子又要重演,主帅在后,言官打前哨。

首先发难的,居然是反对高拱的一方。人的思维,真的不能以常规论之。

第一炮,御史汪惟元上疏,直斥执政之臣不应&ldo;为操切、报恩仇&rdo;。‐‐说的就是你眦睚必报的高阁老!

第二炮,尚宝司卿刘奋庸上疏言事,提醒皇上还是要自己看奏章,否则,&ldo;恐险邪权势之党转成其奸&rdo;。这算是祸起肘腋了,因为刘奋庸不仅是高拱的门生,还是裕邸讲读的旧人。他对高拱的霸道不买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第三炮,也是最凶猛的一炮,是户科给事中曹大焚(&ldo;林&rdo;下为&ldo;土&rdo;)点名猛批&ldo;大学士高拱不忠十事&rdo;。他反映的问题全都有据可查,譬如,提拔门生,打击报复,权力过重,陷害徐阶,党庇太监等,似乎是一个总清算。

前两个冲击波,自有高拱的党羽来招架。这第三波,高拱不能不出面了。

在明代,像这类言官的上奏,内容一般都是要上&ldo;报纸&rdo;的,也就是所谓&ldo;邸报&rdo;。这是官方的报纸,内容由通政司(皇帝秘书处)和六科分别收集诏令、奏疏和地方汇报,经过筛选、复制,发传到省,再传到府县,通过辗转抄录,在各级官绅中广泛传阅。邸报最初出现于宋代,是全世界诞生最早的报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