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朝出了个张居正是谁写的 > 第50章(第1页)

第50章(第1页)

如果说这样做是为了向徐阶讨好,那么我以为,以张居正与徐阶的亲密关系,张已无须以这类行动再去拍徐的什么马屁。

劝高拱&ldo;走为上&rdo;,不过是张居正凭本心做了一件对朋友有利的事。

其次在徐阶的离开上,王世贞《国朝献征录》上说,徐阶被隆庆冷落、不得已上疏求归时,&ldo;张居正不欲阶久居上,且与拱有宿约&rdo;,于是就秘密告诉大太监李芳,说徐阶这次是真的不想干了,由李芳向隆庆递话,导致徐的求去被批准。然而正史及其他笔记的上,并无此事的证据‐‐王世贞是如何得知这些机密的?

徐阶在内阁固然是压了张居正一头,但他走后,仍然有李春芳、陈以勤排序比张居正高,那么驱徐的意义又何在?如果说&ldo;驱徐&rdo;是实现&ldo;迎高&rdo;的宿约,那么这两件事相隔一年零四个月,似乎又不太可能有这种因果关系。王世贞在这里,恐怕又在想当然耳。

再者就是赵贞吉被高拱驱逐,在明末和现代,都有人说是张居正挑拨所致。这倒是唯一能找到一点点事实的说法。也就是这其中透露了,在赵、高之争中,张居正的倾向非常明确。他为高拱出过主意,打过气,都有可能。当时两人已经处于联手状态,行动默契也不足为怪。

之所以张居正要拥护高拱,前面已经讲过,是因为两人治国的理念相近。而就阁内的权力来讲,驱走了众人,高拱也未见得能给张居正以更大的空间。从后来的事情发展看,张居正完全知道这个道理。

而赵、高决战的原因,是由隆庆要整治言官而引发。没有这个触动双方重大利益的事情发生,两人也不可能激化到这个程度。赵贞吉其实是被隆庆本人逼走的。说是因张居正进谗言、挑拨离间所致,无乃欲加之罪乎?

还有更极端者,沈德潜言之凿凿地说:&ldo;盖隆庆一朝,首尾六年,与江陵同事者凡八人,皆以计次第见逐。&rdo;把责任全都归到张居正一人身上。

我倒有些不明白了:张居正一个一个、没有原则地驱逐人,难道他会感觉很好玩?

我看,张居正之所以遭非议,是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未被驱逐过。这又是一个&ldo;楚人无罪,怀璧其罪&rdo;的事例。

张居正没被驱逐的真实原因,我以为,是由于他在内阁中当时的权力资源最小。大树徐阶已经倒台。他的裕王旧人身份,在内阁也没有什么可依恃的,因为就连淡泊内敛的陈以勤,在裕邸的资格都比他老得多。大太监李芳本来可以做他的一个后盾,但可惜后来已经失势。甚至在他之后入阁的殷士儋,在&ldo;中官&rdo;的背景上也足可以让他气短。

‐‐这就是张居正在内阁的&ldo;末相地位&rdo;。其&ldo;末位&rdo;,不仅仅指的是入阁的顺序。

这样的一个脆弱者,对高拱或对其他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无害者。他因此而在这个淘汰机制中侥幸被保留。

这就是庄子所说的,不材之木,方能终其天年。道理完全一样。

高拱之所以惟独留下了张居正,撇开别的原因不说,这应该是最深层的一个原因。当然,高拱也恰恰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这就是后话了。

隆庆一朝纷纷扰扰,张居正如履薄冰。但他还是做了一些事情。隆庆二年,徐阶走了以后,内阁与朝中官员的空谈之风略有减弱,张居正私心里还是颇欣慰的。在分别给几位朋友的信中,说了几次&ldo;近来士习人情,似觉稍异于昔。浮议渐省,实意渐孚&rdo;之类的话。

如果徐阶还在的话,《明史》上说他&ldo;阴重不泄&rdo;,也就是闷着。大家想干点实事,很难。后来的首辅李春芳虽然无能,但他也还宽厚,内阁多少就有了一点清爽之风。张居正那时已过不惑,年华已非常不禁老,他愁的就是,总有人&ldo;欲守故辙,骛虚词,则是天下之事,终无可为之时矣&rdo;。

这是清醒者的痛苦。而盲者,就不会有看见深渊的痛苦。

人们总以为,告别了嘉靖旧时代,一切就皆圆满,人人会自动成为君子国民。其实,新时代自有新时代的弊端。时代决不因为&ldo;新&rdo;就自动完美。旧的荒唐过去了,新的荒唐又生,人们只好又忍。张居正也痛感隆庆初政一年多过去,&ldo;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rdo;。

到七月徐阶一离开,八月,张居正跟着就上了一道《陈六事疏》。他要跟皇上陈述六件事。张居正在这个时候把这东西拿出来,是考虑了老师的面子,他不愿在徐阶在位时就表露出两人政见不合。

这个奏折很有名,实际是张居正的全部执政纲领。一共有六条,无不切中大明吏治的要害,是他为重振帝国开出的六条良方。也就是: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

他在万历年间当国十年所为,无不是按照这个既定方针办的。奏疏把明朝的问题看得入木三分,读起来相当之痛快。就像庖丁解牛,砉然有声。

大明朝这头步履蹒跚的老牛,还真是就得张居正这样的人来捅它几刀。

因为这个条陈是张居正后来十年新政的灵魂,所以我在这里就逐条拣出来啰唆一下。

先说第一议&ldo;省议论&rdo;。

他说,几年来我看见,&ldo;朝廷之间议论太多,或一事而甲可乙否,或一人而朝由暮跖(先褒后贬),或前后不觉背驰,或毁誉自为矛盾。&rdo;这就是所谓的&ldo;政多纷更&rdo;,老是自相矛盾。若此,百姓又何所适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