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三国清歌荀令txt > 第35页(第1页)

第35页(第1页)

然而,看人自带滤镜的董太师已经不需要被说服了,一拍桌子,董卓当即做下决定,“既然如此,便听文和先生所言,明日便带人回西凉。”“太师!”李儒还想劝些什么,不过却被董卓摆摆手制止住了,“文优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吾等便启程。”捏了捏拳头,李儒最终还是低头应下,就算是让太师不听贾文和的建议,现在这情况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原本他的想法就是离开洛阳,不管是迁都还是出逃,总归是要离开洛阳,这人不过是将他的话再重述了一遍而已,究竟谁更有用太师心里一定跟明镜一样。就让他出这一次风头又能如何?看着贾诩离去的背影,李儒冷笑一声,丝毫没有将人放在眼里。在太师帐下那么多年才混到如今这个地位,可见此人不是什么有大才之人,既然如此,那对他就没有什么威胁。“太师,贾文和多年来不见建树,为何太师忽然重用此人?”只凭之前几面,李儒实在看不出来那个浑身上下没有一点特色的贾文和哪儿值得让太师如此慎重,乃至于连他都只能去当个说客。要说特别好像也有,庸庸碌碌这么多年不见起色,可不也是一种特色吗?一想到贾诩的生平,李儒对他的那点敌意也都化为嘲讽消失不见了,只是恭恭敬敬的站在董卓身旁问出了那个一直困扰在心中的问题。不能直接将他为什么重用贾诩的原因说出来,董卓哈哈笑了两声,“吾如此做自有理由,文优不必担忧,这贾文和能用,你二人以后共同辅佐于吾,可要好好打好关系啊!”脸色仿佛吃了苍蝇一般看着脚下,李儒张了张嘴,最后也只是答应一声就退了出去,明日便要启程,他还是先回家打点行装为好。凉州和京都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啊!京师这一亩三分地儿,砸块砖头下来就能砸中几个官职比他大的,就算身后有太师撑腰,他李文优到底是低人一等,但是到了西凉可就不一样了。那是太师起家的地方,以如今他在太师身边的地位,在那儿就是横着走也没人敢说些什么。至于贾诩有的是机会收拾他!殊不知,贾诩根本就没打算要和他们一起离开洛阳城。从太师府中出来,贾诩便马不停蹄的回到自己府中,安排好家眷之后便铺开一卷竹简开始写些什么。关东联盟虽然散了,但是不代表他们对董太师没了威胁。那些军队本就是为了讨伐董卓而来,既然能打到这里,没道理在得到消息之后任由人逃回西凉。董太师树敌树了整个天下,朝中大臣半数以上都想置之于死地,而朝臣多出于世家,世家大族与那些起义军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他董仲颖蠢到不将世家放在眼里了。作者有话要说:董卓(严肃):三公九卿要之何用?封建余孽是要不得滴!问:e那你还想当皇帝?董卓: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如今正值酷暑,白天行军损耗太大,为了让士兵们得到更好的修整,军队现在正是昼伏夜出的状态。连夜急行军之后,在日头升到头顶之前,地上成片的营帐便扎了起来,要是顶着个大太阳行军,恐怕等不到到洛阳他们就得折上一半人马。军中药草不足,暑气散不出去真是能要了人命。士兵们各自忙碌着,除却站岗的那些,能躲闲的都躲到阴凉处休息去了,这大中午的,想睡觉也睡不着。聚在阴凉处的士兵各自闲谈着,讨论着以他们如今的速度几日能抵达洛阳,董卓那老贼又能撑上几天?董卓嚣张跋扈天下共讨之,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士兵,心里虽然没有上面大人物那般志气,但是大义还是有的。士兵大都单纯,知道董卓不是好人欺男霸女祸害天下,而他们乃是正义之师,只这个名头就能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卖命了。不远处的营帐忽然打开,士兵们转头看过去,正好撞上那温润先生浸了水一般的眼眸,仿佛大热天冲了个凉水澡一般清爽的感觉让几个士兵下意识的放低了声音,生怕打扰到那仿佛仙人一般的先生。此人正是费了一番口舌才从邺城出来的荀彧。抬眼看了看日头,再看看旁边各自围坐成圈的士兵们,荀彧微微颔首,打过招呼之后便朝着外面而去。他来不过几天,这看似平静的军中便有问题出现了啊!好不容易能来到这里,他可没准备只当个摆设,荀彧勾起唇角,略带嘲讽的扫了一眼四周。如今时机正好,以曹孟德的才智,断然不会做无功而返之事,那么他也就无需留手了。离开大唐那么久,这个世界的人不知道他们长歌莫问的厉害,还真拿他当什么文弱书生了是怎么着?眼角余光关注着那不似凡人的身影,莫名感觉那人身上散发出一股凌厉的气息,士兵们眨了眨眼,再次看过去,那边眼角带笑不还是那个温柔至极的荀先生吗?只当是日头太晒出现了幻觉,几个士兵嘘了一口气,然后接班准备回营帐中躺一会儿,免得真的中了暑气。没有注意身后士兵们的反应,荀彧看似漫不经心的走着,背上流光溢彩的长琴在阳光之下更加夺目了。想起出来之时两位兄长的叮嘱,再看看手中明显不应该出现在这儿的暗黄色帛书,荀彧对董卓的脑子实在没折了。蠢成这样竟然还能活到现在,这董仲颖的命数真不是一般的好。他自认为这么些年的表现不至于让兄长们这般担心,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位兄长就是不想让他离开,不过即便兄长不乐意,荀彧没有留在邺城安稳下去的打算。自认为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的荀彧当时没有争辩,只是等两位兄长将那阵儿激动的情绪过去再说。意识到其中出了什么他不知道的问题,荀彧再谈及离开的话题,但是当天晚上便直接去了荀悦书房想将那份竹简找出来,可惜他中午离开的时候还在桌上放着的竹简,晚上就已经不在书房了。看着已经恢复整齐的书房,荀彧无奈的笑了笑,转身直接去找他们家大哥了。或许已经猜到荀彧会来找,荀悦和荀谌在院中谈话,好像正等着他们家小弟来找。“如今京师周边太乱,州牧大人已经断掉了粮草输送,你不该现在过去。”丝毫不提京中传来的消息,荀谌只从现在的形势出发试图打消荀彧离开的想法。虽然这样能拦住的可能性极小。幽幽的叹了口气,以荀谌对他们家小弟的性子的了解,即便今日他将天下大势分析过来一遍,拦下这人的可能也不打。他们家小弟虽然看上去软软和和,但却是个极有主意的人,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哄过去的。“董仲颖大势已去,手下之人叛逃无数,如今时机正好,韩州牧不知,但是四兄却并非只看表面之人。”在二人旁边坐下,不等荀谌接着说,荀彧便直接问了出来,“四兄,不知京中究竟出了何事,为何二位兄长皆如此紧张?”董卓老贼都将主意打到你身上了,他们身为兄长能不紧张吗?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瞪了荀彧一眼,荀谌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觉得再和他们家小弟待在一起自己今天晚上怕是要气的睡不着了。虽然知道荀彧现在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这并不能让荀谌心里舒服一点,深吸了一口气,荀谌再次睁开眼睛,只是对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荀悦说道,“大兄,吾尚有公务未处理完,便先走一步了。”说完,站起身的荀谌看着一脸茫然的荀彧,叹着气摇了摇头,“你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