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觉得好玩,都在凑热闹而已。
而自己还是一个没有学习过诗句的孩子啊!
抛下心里上不应该有的负担,弘昼看着窗外又开始纷飞的雪霜,提笔蘸了蘸墨水,郑重的落下第一句,‘走进一间房……’
心中有内容,作诗就容易了。
弘昼爽快的想到,眼角扫到蒋廷锡慢慢走到前面的阿哥前,他特意写得很慢每一句都要斟酌然后对仗工整。
事实上,小孩子作诗都是火速的。
蒋廷锡走了两个之后,就有了让他喜爱的一首诗,“夜色照明月,满地白雪霜。街上跑马车,原是读书郎。”
这首诗隐约的就有《静夜思》的格式影子在,又很正好的写了阿哥读书天不亮就出门的环境气氛。可能有很多的不如意,但对比年纪而言是很不错的成品了。蒋廷锡夸奖起来,并且对着大家一一评论起来。
愿意这么说的,自然就代表诗好,太傅满意。
弘昼偏过头去看,原来是坐在前面的弘曈。
弘曈自然是高兴了,有些日子不见的脸上棱角有了些许变化,此时更是满带笑意和欢喜。身为五叔的儿子,如果文学上有一定的长处,想来在五叔面前也显得不大一样,也会更加喜爱吧。
有了弘曈的例子在,写完的阿哥都蠢蠢欲动,巴巴的等着蒋廷锡过来看。蒋廷锡看得多,读的少,基本上都是中肯的评价。
弘昼也有了信心。
直到蒋廷锡看着他的诗句皱眉头,“五言诗?”
弘昼根本没注意几个字,只是后面的每一句都工整就好了。他眨眨眼,“不行吗?”
“小阿哥心思奇妙。”
蒋廷锡感叹道,然后放下后转身去了下一个。
没了?
就这么样没了?
没有评论吗?
弘昼诧异的想着,就听到了蒋廷锡和他身后的小阿哥嘀咕,“阿哥这诗不错,意境感情……”
开篇就是和前面的阿哥一样,万金油的开场白,紧接着是温柔委婉的建议。尽量做到引导,又不让小阿哥们心里排斥。不得不说,蒋廷锡说的是很好的。
可为什么不说他!
弘昼看着眼前的第一手诗句大作,折了折收了起来,本能的觉得这是一段和锅底差不多的黑历史。等回去找个合适的机会,再烧了毁尸灭迹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