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孟获 > 第72章 廖化退兵董荼那败北(第1页)

第72章 廖化退兵董荼那败北(第1页)

第二天一早,安上县城墙上,被斥候叫过来的阿会喃,看着蜀军大营,听着时不时传来的鼓点声,有些疑惑,转头看向身旁的斥候问道:“你说蜀军大营内的卫兵早上起便没动过?”

“是的,大人,兄弟们怕蜀军偷袭,早上一直盯梢,开始还没发觉,但有个兄弟无意间说:’那蜀军卫兵咋站得跟木头一样,一动不动的。’才让斥候队长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斥候赶忙答道。

“传令,派一小队士兵前去侦察,若有问题便直接回来,切不可让兄弟们丢了性命。”阿会喃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派队伍去侦察。

“诺!”斥候忙领命而去,不过片刻便有一小队士兵开城门前往蜀军大营侦察而去。

“报,军师,蜀军大营已空,营中不过几只山羊在蹬腿击鼓。”侦察回来的消息让阿会喃一惊,随即莞尔。

“看来蜀军退兵了。”阿会喃猜测蜀军可能是退回僰道去了。

“董荼那,如今兀突骨负伤在身,汝可愿意带兵追击蜀军?”

董荼那猛地转头看向阿会喃,“军师的意思是?”

“蜀军故弄玄虚,行这悬羊击鼓之策,必是害怕我等见其撤退,既然这么害怕,不追击一下岂不可惜?”阿会喃笑眯眯的解释着,活脱脱一个老狐狸。

“全凭军师做主。”董荼那自是高兴,如果有机会立功,自然再好不过,也好弥补丢了僰道城的过错。

阿会喃微微一笑,挥手示意董荼那稍安勿躁。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城墙下的大地,仿佛能透过尘土看到蜀军的行动轨迹。他知道,这场博弈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的对决。

“董荼那,你带三千骑兵,绕过蜀军大营,从侧翼迂回至僰道方向。若蜀军真的退兵,你们便可以截击其后队,但切记,不可贪功冒进,一旦发现蜀军有埋伏,立即撤退。”阿会喃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每一个字都透露出深思熟虑的策略。

董荼那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另外,派出斥候四处侦查,我要知道蜀军的一举一动。”阿会喃继续下达命令,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斥候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像猎豹一样敏捷,向僰道方向穿梭而去。

不久,消息传来,蜀军果然在向僰道方向撤退,而且行军速度并不快,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安上县的动向。

阿会喃的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果然如他所料,蜀军之所以撤退,定是兵力不足,无法力克安上,只得撤退,而他们的害怕,正是阿会喃所期待的。

“董荼那,时机已到,立即出发!”阿会喃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董荼那立刻率领五千骑兵,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向着蜀军的退路疾驰而去。他们的马蹄声如同战鼓,激荡着士兵们的热血。

而阿会喃则站在城墙之上,目光如炬,静静地等待着战场的消息。

董荼那率领的骑兵如猛虎下山,尘土飞扬中,他们的战意高昂,仿佛已见胜利在望。然而,战场之上,胜利永远不会轻易到来,这里充满了变数与诡谲。

随着追击的深入,董荼那的心中渐渐升起一丝不安。蜀军的退兵太过有序,没有慌乱的迹象,这不合常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可能是一个陷阱。但立功心切的他,自是不会轻易放弃追击,只能加倍小心,命令部队保持警惕。

就在这时,一声箭响划破宁静,伏兵突起。廖化率领的蜀军如同地底的鬼魅,从四面八方涌出,将董荼那的骑兵团团包围。

“哈哈哈,格老子的,总算让老子逮到你们了。”廖化大笑着从藏身处出来。

原来,这一切都是廖化的诈退之计,水淹七军失策的他,自是不甘心就此退去,便想到了这诈退之策,他早已料到了安上县的反应,故而在此设下埋伏。

董荼那的军队虽然精锐,但在这突如其来的伏击中,也不免陷入混乱。箭雨如暴雨般倾泻而下,骑兵们在不断的撞击中倒下,战马惊恐嘶鸣,场面一度失控。

董荼那眼见形势不妙,立即下令:“撤退!快撤退!”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全实力,若再贪战,恐怕会全军覆没。

骑兵们听从命令,奋力突围,他们放弃了攻击,转而拼命地向安上县方向逃回。但蜀军的追击如影随形,但在董荼那果断的指挥下,损失虽重,却不至于全军覆没。

阿会喃在城墙上远远地看到了董荼那带着丢盔弃甲的败兵归来,他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自己这次判断出现了失误,低估了蜀军,也低估了廖化。

“传令,紧闭城门,严防死守。”待董荼那入城后,阿会喃的声音没有了先前的从容,取而代之的是紧迫与凝重。

董荼那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城中,他的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愧疚。他跪倒在阿会喃面前,低声道:“军师,是某轻敌了。”

阿会喃叹了口气,摆手让董荼那起身:“胜败乃兵家常事,此非你一人之过,是我等皆未能识破敌人的诡计。如今,我们只能固守城池,等待援兵。”

另一边,关兴与张苞领着人马连夜赶路,已经快到离僰道较远的南广县了。

“张苞兄长,如今已快至南广,我等该如何行事?”关兴与张苞一起,自是凡事都问询一下这位结义兄长。

“自是依丞相锦囊行事。”张苞有自知之明,再牛牛不过丞相,不如听丞相的来得安心。

关兴点了点头,对于张苞的回答并不感到意外。他们俩人虽然性格各异,但都对丞相诸葛亮抱有深厚的信任。在这乱世之中,能有一份如此坚定的信任,实属难得。

关兴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锦囊,这是在出征前,丞相亲手交给他的。

两人在南广县的密林中仔细研读了丞相诸葛亮的锦囊。锦囊中写着八个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