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晓摇了摇头,只看宋秋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小婉又能不能醒悟过来了。
杨大旺和花儿听着动静,眼巴巴的拿了作业本子,又到顾晓晓屋里开始写,很多字母和单词,他们写着写着就忘记怎么念了,要时不时的开口问。
接下来两三天,秋生出门的时候晚了,顾晓晓没怎么和他碰上。
现下是新历十一月,旧历十月了,离过年还有两个月的光景,顾晓晓手头攒了笔钱,心中盘算着过了年是不是该去星海市了。
秋风吹的一日紧过一日,顾晓晓给花儿和杨大旺都买了新衣裳,冬衣也预备好了。有中式的也有西式的,小孩子总图个新鲜。
燕女士对顾晓晓很有好感,到时候应该会给她写介绍信,工作不用发愁。玉清镇那边也没什么消息,顾晓晓替杨大旺往家里寄过两回信,每次寄信地址都不一样,报个平安让桑二娘安心,也没留收信地址。
杨大旺完全淡忘了在镇子上,被人嫁祸杀人的惊慌,个子长高了,人也没那么毛躁了,在顾晓晓的教导下,品貌都有所长进。
到了第四天,顾晓晓回家时,宋秋生和小婉都不在家,南头住的刘嫂子和李婶儿,抓了把瓜子过来,神秘兮兮的跟顾晓晓说起了这对年轻鸳鸯的闲话。
“顾娘子,我跟你说,那隔壁的白面学生,兴许不是个好人。”
入乡随俗,大院儿里的人虽然管不住嘴,但心肠不坏,顾晓晓平时常给街坊邻里互相送吃的,关系却是不错的:“怎么说。先前你们不说挺好的么。“
顾晓晓不喜欢宋秋生,但搁不住大院的婆婆妈妈和大小姑娘们喜欢啊,归根结底还是看脸,一张小白脸加上一本书,还有一副金边眼镜儿,宋秋生和大院儿卖苦力的青年人,胡子拉碴的中年人。气质截然不同。
李婶儿拍了下大腿。恨铁不成钢的说:“顾妹子啊,你就是心眼儿太实在,这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么。前不久。小宋不是常说出去找工作么。咱们街口第一家大院儿里,一个老嫂子的儿子在赌场给人看场子,撞见了小宋去那里玩儿彩。”
刘嫂子赶紧补充:“说来也巧,那小子十天半月才回来一次。偏就来咱们院里替他娘借东西,看到了小宋。回去说一嘴。”
“你说,这小宋看着是正经读书人,怎么会赌博呢?”
“也不知小婉知道不。”
两人说到这让好生唏嘘,瓜子皮吐的利索。顾晓晓心里纳闷,她仿佛之前也没透露过欣赏秋生的意思,怎么现在反倒成了她太年轻。
闲着没事儿。顾晓晓也抓了把瓜子,听着李婶儿和刘嫂子。从宋秋生和小婉,八到了哪个房东跟房客不清不楚,不收房租了不说还给房客买起了花儿。
哪怕时局不稳,只要活着,老百姓的生活就少不了茶米油盐娱乐八卦,家长里短的事儿就像插了翅膀。
不过,每次人来时,顾晓晓就将花儿和大旺赶到隔壁屋子里写字儿,他们年纪还小没有明辨是否的能力,将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儿听过去不利于身心健康。
两人说到快吃饭时,瓜子嗑完了,人也告辞了。
顾晓晓做饭时,瞧着隔壁小婉和宋秋生还没回来,想起两人的话,有些担忧小婉。
连花儿在吃饭时,都问了句小婉姐姐阿姨怎么没回来。小婉性格好,常闷在家里,闲了会把孩子们聚在一起,教小朋友唱歌跳舞背唐诗,花儿很喜欢她。
顾晓晓摸了摸花儿的脑袋,安慰道:“快吃饭吧,待会儿就凉了,花儿阿姨出去有事儿,很快就会回来了。”
吃过饭,杨大旺洗碗,顾晓晓将两个孩子的衣服修了下,那边还是静悄悄的,小婉和宋秋生一直没回来。
等到快十点的光景,顾晓晓才听到了动静,她将门打开了一条缝。
今天是半月,朦胧光影中,宋秋生扶着穿着绣花旗袍的小婉,她鬓发散乱着,嘴唇嫣红脸颊也红的厉害,步子有些踉跄,挥着手说:“不喝了,秋生,回家吧,回,嗝。”
小婉是个注重仪态的人,要不是喝醉,绝不会失态在人前打嗝。宋秋生也喝了酒,只是脸色微红,走路还正常。
他此刻脸上终于没有那抹标准化的笑,皱着眉头哄着小婉:“不喝了,不喝了,就要到家了,来,抬起脚。”
小婉喝了酒大约是不舒服,身子一直在往外倒,不配合宋秋生的动作,他不耐烦的用力想将小婉推进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