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一笑,心中一阵发热,大着胆子说道:&ldo;大人来总领这次军事行动。只怕不成。&rdo;
&ldo;哦。说说。&rdo;
&ldo;我大宋兵马一直都由各大将门保持,外人地话。那群丘八根本就不会理睬。大人又不通军事,在军中也没威望,要想指挥动那群军汉,怕有些不成。依末将看来,大人应该把老种经略相公带来,以他的威望,或许压服军中的将军们。&rdo;
&ldo;种师道病了,很重,估计活不了几天。&rdo;李纲心中烦闷,说:&ldo;对了,姚家军现在没人统领,你暂时带这支部队吧。不知你意下如何?&rdo;
听到李钢这话,杨华大吃一惊,这可是一万两千人马呀。要说不动心,那是假话。
可是,转念一想。今天自己在这里一闹,姚古被免职,焦安节被砍头。虽说这是皇帝的意思,可军中将士未必不认为是他杨华使的坏。再说,这么一支暮气沉沉的军队拿来又有什么用,反添了一万多张嘴巴。
这种赔本生意他可不做。
再说了,杨华清醒得很,真做了这支部队地头,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姚家军军中关系盘根错节,真陷进其中,光处理各方势力的关系就是一件麻烦事。
不就是一万人马吗,老子现在坐拥隆德一地,有钱有粮,真要招兵,喊一声,几天工夫就能征集一万人马。要姚家军做什么,反遭了西军其他将领地嫉恨。
这兵还是要自己练才可靠,才同自己贴心啊!
杨华拿点主意,道:&ldo;多谢大人美意,但末将资历不够,骤居其位,只怕军中将士不服。现如今大战在即,太大的人事变动会引得人心不稳,若影响了战事,杨华罪名就大了。依末将看来,还是在姚家军中提拔一员老将为好。&rdo;
李纲摸了摸长须,笑道:&ldo;人说你杨华刻薄跋扈,我还曾对人言,带兵的将领嘛,谁不跋扈?但心中还是对你的胆大妄为还是颇有不满。今日听了你这番话,这才知道你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以前倒看错你了。
好,我也不难为你。就让解潜接替姚古吧。这只军队驻扎在隆德;刘颌部驻扎辽州;折可求部和张思政部进驻汾水;范琼部开到南北关。数路并进,以优势兵力聚歼银术可。你看怎么样?&rdo;
杨华抽了一口冷气,&ldo;这么多人!&rdo;这五支部队加上辅兵、民夫,总数已经超过二十万,可以说,上次勤王东京的所有兵马都被调到山西来了。这可是目前宋朝能够凑齐的全部主力。
银术可也不过区区两万多人马。
看来,这次宋朝是下大本钱了。
杨华心中一阵激动,忙站起来:&ldo;大人,龙卫军愿为前驱。&rdo;
&ldo;不用,不用,你不用去。&rdo;李纲微笑道:&ldo;你伤得厉害,没办法上战场。这样吧,你随我坐镇隆德,为大军准备粮秣。这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了。&rdo;
&ldo;好。&rdo;杨华现在身体弱得很,确实也没办法指挥部队。而所谓地战争,打的就是综合国力和后勤,这才是这次战役地关键,&ldo;大人,你手头还有多少军费。&rdo;
李纲伸出两根指头,&ldo;二十万贯。&rdo;
&ldo;二十万贯……&rdo;杨华满头大汗。这次山西战役,总兵力就是二十万人,这点钱摊到士兵头上,一人才一贯钱。这……这怎么弄呀?只要战役一开打,钱就会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二十万大军,这么高强度地大战,一个月起码要两百万吊钱。
&ldo;怎么,为难了?&rdo;李纲微微一笑。
杨华一咬牙:&ldo;好,我试试。&rdo;
&ldo;不是试试,是一定要办好。&rdo;
第四卷西望太行
第一百五十五章后勤准备
&ldo;二十万……二十万……&rdo;杨华心中烦闷欲吐,每吸进去一口气,肺叶就火辣辣得疼得钻心:&ldo;高昌,算算龙卫军手头还有多少钱?&rdo;
这里是高昌的家,院子里搭建了一个高大的葡萄架子,坐在下面很是阴凉。
呆在后勤司的平房里实在热得受不了,杨华索性跑到高昌家的院子里来看帐本。
此刻正值上午,后勤司的人满满坐了一院,帐本堆积如山,算盘声不绝于耳。
听杨华这么问,高昌吃惊地看着杨华:&ldo;将军,难道你想自己掏腰包不成?&rdo;
&ldo;国难当头,实在不行也只能这样了,维持多久算多久吧。&rdo;杨华就是弄不明白。第三次太原之战马上就要开打,朝廷又派出二十二万人的大军,可以说是精锐尽出。
按说这种规模的国战,当倾尽全力,力求一举成功。现在,种师中、姚古、张灏三支部队被金军击溃,对大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但就目前形势而言,解太原之围还是有可能的。
先宗翰主力还在云中避暑,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南下的迹象。
合二十万宋军之力,如果不出意外,打败银术可不到三万人的部队应该没任何问题。
想来皇帝对这次战役还是很有信心的,否则也不可能集中这么多部队于黄河以北方。
但问题是,皇帝只愿意掏二十万贯军费。多一文也不肯出。这就让杨华不可理解了,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直接关系到大宋的国运,正该调集大宋手头所有资源配合啊。可这种奇怪的事情就是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