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东汉不出名 > 第60章 董卓的布局和野望(第1页)

第60章 董卓的布局和野望(第1页)

董卓早已获知了韩遂勾结东羌发动叛乱的消息。尽管陇西郡与韩遂所在的金城郡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实际上他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过往来和交集。董卓心里很清楚,武威作为战略要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韩遂等人的反复无常,董卓早已领教过,甚至可以说,他早年就是靠着征讨韩遂等人的叛乱以及羌族的动乱才逐渐崛起的。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消息如同风一般迅速传播。董卓得知这一叛乱消息后,心中不禁涌起复杂的情绪。他回想起那些与韩遂等人交锋的日子,战场上的喊杀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陇西郡与金城郡虽然相隔一段距离,但这并不能阻挡叛乱的影响蔓延。

几年前的种种过往在董卓的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些与韩遂等人的接触和交涉,让他对他们的为人和手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韩遂等人的反复无常,如同变幻莫测的风云,让董卓深知这场叛乱的棘手程度。

武威郡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它是连接东西的要冲,控制着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资源。董卓明白,一旦韩遂等人占据了武威,将会对整个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而他自己早年的起家之路,正是与征讨这些叛乱和西羌的动乱紧密相连。那些浴血奋战的日子,那些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场景,都成为了他记忆中难以磨灭的一部分。

如今,面对韩遂等人的再次叛乱,董卓深知自己不能掉以轻心。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严峻挑战。同时,他也在心中暗暗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次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和地位。在这个充满权谋与战争的时代,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着未来的命运,董卓必须谨慎应对,才能在这场动荡中站稳脚跟。

董卓把女婿李儒、牛辅、以及张济、郭汜、李傕等将领召集起来进行商议。李儒率先根据朝堂上的局势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指出,灵帝驾崩后,董太皇太后与董承原本是董卓在朝中的重要依仗,他们企图发动宫变扶持刘协即位,却不幸失败了,这也对董氏家族的利益造成了间接影响。而此时,韩遂等人的叛乱无疑是一个呼应全局的绝佳契机。趁此机会在地方上扩充兵力,当他们在地方逐渐强大,手握重兵之际,董太后和董承在政治中心也能更加稳固地立足。

董卓对此深表认同,他明白自己与董太后和董承之间,在地方与朝廷这两个层面,本就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当朝廷中他们的地位愈发稳固时,董卓这边能够获得的政治资源倾斜也就越多。而当他们处于弱势,或者展现出示弱姿态时,董卓也只能暂时蛰伏,毕竟天下兵马众多,仅凭他一己之力也难以独大。反之,董卓在地方上越稳定,军事力量越强大,他们在中枢的话语权也就越大。这几人完全秉持着世家宗族的观念,对世家而言,家族利益高于一切,远远超过了所谓的家国情怀。

李儒向董卓进言道,如今汉贼动乱,正是扩充实力的绝佳时机。西凉铁骑威震天下,闻名遐迩,如果能在此时统一西凉全境,那么未来铁骑纵横之时,一旦朝廷局势有变,何进所带领的世家以及皇太后和宦官所牵制的势力一旦发生变化,我们这边就可率领西凉铁骑顺势而下,只要进入函谷关,便能席卷长安和洛阳,届时兵锋强盛,自然能够将天下尽握掌中。

董卓听完李儒的进言,眉头轻皱道:“文优所言,甚合吾意!只是如今韩遂叛乱,这该当如何是好啊?”

李儒向董卓献策道:“主公,其一,需加紧加强兵马的筹备,扩充我军兵力,令将军们整备训练,为出征做好充分准备。其二,要大力加强军备,打造兵器,筹备粮草。以朝廷目前的状况,指望他们筹措军备再一同出征,恐怕韩遂早已将马腾逼入绝境。其三,需密切关注朝廷动态,一旦有命令传来,便可即刻领兵出击,务必做到兵贵神速,打韩遂等叛军一个措手不及。其四,可联络西羌部落,让他们从金城方向牵制韩遂,使其无法全心应战,甚至可令西羌北出,威胁酒泉、张掖等郡,使西凉八部的联盟先产生骚乱。”

董卓抚须大笑,说道:“哈哈哈哈,吾有文优,心便如稳如磐石啊!”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露出疑惑的神情,问贾诩和李儒道:“马腾此人,心气甚高,吾今救他脱困,恐他不能为吾所用啊。”李儒则笑着回道:“主公,可先联络马腾,让他里应外合,先败敌军。马腾如今如热锅上的蚂蚁,被团团围住,若有人来救他,他必定如救命稻草般紧紧抓住。我军只需进击韩遂等西凉八部的叛乱,东羌若进攻则交与韩遂前来,马腾自会前来抵挡。东羌势力庞大,民风彪悍,料马腾领地只有一个区区武威郡,能有多少兵力,即使勉强战胜,也会元气大伤,只能苟延残喘而已。他若不依附您,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李儒接着面带狠毒之色说道:“即使他不肯归降于我们,想要收拾他,对我们来说不是易如反掌吗?退一万步讲,就算任由他继续发展,他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呢?他不过是个小小的杂号将军,镇守战略要冲。此人既然心怀汉室,那便有机可乘,有他在我们后方,便不用担心羌族等动乱。他即便有所发展,一旦抵挡不住,便还会向我们求救。他的势力得不到壮大,总是指望别人来救援他,还用顾及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卓这才放下心来,然后将目光投向手下众将。这些将领都是西凉出身的武夫,让他们上战场打仗,个个都勇猛无畏,但要让他们玩阴谋诡计,他们确实难以理解。董卓看着眼前这群人,也只能根据他们的才能进行合理安排了。

董卓威风凛凛地坐在主位上,面色凝重地开始布置各项事宜。他高声传令道:“诸位听令!徐荣此人,颇具大将之风范,用兵沉稳老练,且在操练军队方面更是有着卓越的才能。现令其迅速招募新兵,加紧对军队进行严格训练,务必让我军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听到董卓的命令,徐荣神情庄重地站出来,抱拳道:“末将遵令,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董卓微微颔首,接着说道:“郭汜、李傕、张济等诸位将领,需从原有的兵将中精心挑选出那些勇猛无畏、力大无穷且身材高大者,组成我军的精锐之师——飞熊军。此军将作为我军的王牌力量,在关键之时能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

郭汜、李傕、张济等将领听闻此言,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们齐声应道:“我等必当全力以赴,精心挑选,组建这飞熊军!”

董卓又郑重地说道:“牛辅负责统筹军粮的筹备以及军备的整理工作,务必确保物资供应充足,军备完善精良,不可有丝毫疏忽!”

牛辅向前一步,恭敬地施礼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必定尽心竭力,确保各项物资准备妥当!”

最后,董卓将目光投向李肃,语重心长地说道:“李肃,你即刻携带丰厚财物前往西羌,务必说服西羌王与我等结盟,请求其出兵牵制韩遂等叛将。此事关乎重大,你需小心谨慎行事,务必达成目标!”

李肃神情严肃地领命道:“属下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完成主公所托!”

在场的各位将军都感受到了董卓的决心与魄力,他们纷纷表示将紧密配合,各尽其责。一时间,大厅内气氛庄严肃穆,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诚然,毋庸置疑的是,董卓和李儒在观察和分析朝堂局势这一方面,确实具备着相当的洞察力与判断力。他们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透彻了解和深入剖析,对于朝廷是否会安排自己出兵这件事,已经有了极高的把握和确定性。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东汉不三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