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根经纱的亚麻布每平方米才365克,压缩了20层之后仅在7。3公斤。
按照用料=单件裁剪面积*平方米克重。
大身用料的算法就是(胸围+6CM)*(身长+6CM)*2*克重。
算上袖子用料,算上粘合剂重量,一件诺斯亚麻甲的平均重量仅为14公斤,比锁子甲要轻三五公斤!
看似不多,但只要上学或上班有过多背三五公斤东西的体验,就明白诺斯亚麻甲的重量优势有多大。
性能会差一些,但同样能防维京矛的穿刺,也能有效抵御维京猎弓,加上盾牌之后防御配置足矣,换来的轻量化能起更大作用。
冯道夫老爷是有深入考虑的!
总之,优点许多,问题也有不少。
冯道夫解决了最致命的防水问题,可没办法解决这种纤维织物甲天生怕切割的特性。
纤维织物都发展到了凯夫拉防弹衣,早期依旧是防弹不防割,后期技术进步才有所改进。
冯道夫也搞不定这个难题。
好在这点小瑕疵问题不大,因为日耳曼诸部落的大家都是盾矛兵+弓箭兵,主要类型都是穿刺伤害。
冶炼技术的落后,导致了日耳曼诸部落都缺少合格的刀剑,能配一把匕首就算不错的了。
——通常45公分以下的短刀要硬,45公分以上的长刀要有韧性,兵器尺寸越长就越需要韧性,硬度反而是其次。
硬脆的生铁谁都能弄出来,但想要一把又硬又有韧性的战剑,可就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亚麻甲怕切割的问题,在缺少刀剑的北欧房不是问题——斧头是钝砍伤不是切割伤。
既然不是问题,那亚麻甲就只有优点,在低廉的成本下所提供的性能拉满。
具备了不错的防护能力的基础上,又保证了机动性和作战持续能力,并且还便宜。
亚麻甲都没有瞧不起你穷,你也别嫌弃亚麻甲。
用什么甲胄,是要看对手使用的武器的。
护具就是在防护力足够的情况下,做的越轻越好。
藤盾的反馈也非常完美。
藤甲是垃圾,但藤盾、藤牌是块宝,戚爷爷都说好。
防护力足够还轻便,兼顾了盾墙的同时,增加了阵型散开后的单兵战斗力,这点同样来自于重量更轻。
藤盾跟维京圆盾同样的80厘米尺寸,重量却仅仅在3公斤左右,比起原本大约4公斤的维京圆盾足足轻了1公斤。
因为圆盾的力学结构不好,使用起来更费力,主动防御需要消耗额外能量来提供动能。
能减轻1公斤,已经能大大提升作战持续性。
而且轻了1公斤,原本不能翻滚,现在就可以,这是天差地别!
现实没无敌帧,但你能带着盾打地滚刀,对其他还使用维京圆盾护不住膝盖的人来说,这优势就太大了。
护具加强后的诺斯战士,在保持轻步兵的机动力同时,拥有了接近重步兵8成的防护力,还能散开打混战。
就算正面和挪威资深战士交战,诺斯战士最后获胜的机会也要多一截。
“实战证明了我的装备设计思路没有问题,可以扩产,但使用装备的人。。。。。。”
冯道夫看着态度粗暴的推搡着俘虏的诺斯战士。
他可以理解他们的态度。
亲身经历过后,冯道夫深刻体会了近身真刀真枪的以死相拼带来的精神冲击有多大。
都是人,都会恐惧,诺斯战士大多还是文盲,也别指望他们有啥理想觉悟,有压力当然就要发泄在敌人身上。
就算是品德高尚如他冯道夫,在经历了和灰狼生死厮杀之后,也需要得到大毛萝和玛格丽特的帮助,在她们怀里陷入大波的压力,排挤掉残留的恐惧。
萨里这还只是心疼钱,战友也没有什么伤亡,很轻松就解决了战斗,没积累什么压力,所以愿意听从他的命令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