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如梦令百科 > 第2章 偶然难得一遇(第1页)

第2章 偶然难得一遇(第1页)

鳞比的思绪在克孜尔的烈日下飘荡,石窟里传来了阵阵动听的讲解声。

伴随着古龟兹国的兴衰浮沉与小乘佛教的跨时空碰撞,宋鳞比已然神游在鸠摩罗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中。

在不可估量的文化遗址和文明瑰宝前,就连佛法都变得浪漫了起来。

“在历史沧桑中,克孜尔石窟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残存雕塑已是凤毛麟角。

新1窟内的泥塑彩绘涅盘佛像是目前新疆境内唯一的一尊佛像。

而数量较多、保存较好的壁画则是现今克孜尔石窟最珍贵的遗存文物。”

小江的播音腔听起来字正腔圆,优美自然,情绪饱满,果然是最优秀的讲解员。

宋鳞比接过讲解员的话,接着往下说:

“古龟兹佛教的壁画绘画风格和佛像塑造受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影响。

初创期明显受外来文化影响,其中的壁画人物风格反映出「犍陀罗造型艺术」风格。

如人物头部略长,五官舒展,卷发披于肩上,耳朵较长,嘴上留小髭,形体短壮,尤其是腿部较短。

而后即为发展期,这时的绘画风格已向本地区民族化的方向发展。人物头部较圆,额骨宽扁,五官集中,人物身材比例匀称,双腿修长,具有龟兹人的头型特征。

繁盛期壁画的绘画风格继承和发展了发展期形成的龟兹本地民族传统;人物形态已完全龟兹化:面部更为丰圆,鼻梁挺直,与嘴唇靠近。

人体造型曲线即“三屈法式”增强,这可能受印度笈多佛教美术的影响;此时的人物服饰更加华丽,衣物又轻柔透明。

往里走是石窟后室的涅盘像。从卧佛的面部特征可以看出,该时期的佛像绘画风格和雕塑特征接近石窟艺术群的衰落期。

这个时期壁画的主要特征是千佛、化佛题材大量涌现,其他题材剧减或消失;洞窟规模日趋小型,绘画技法简略粗糙,用色单调少变。”

石窟内光线幽暗,为了避免光污染对珍贵无比的石窟壁画带来不可逆的影响,石窟内不可使用强光照射。

狭小拥挤的空间,宋鳞比边说目光边扫向众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轻而易举地就捕捉到那位风衣客。

对方正认真地看着石室顶上的壁画,似乎正试图判断出这片穹顶上的壁画为何种风格。

果然面容姣好,一双睿智的眼睛透着淡淡的光,目光深邃且犀利,尽管在眼镜下也格外引人注目。

一副无边框设计的多边形切割镜片,镶嵌在银色的镜臂上,由宽到细的镜臂设计给人感觉简约又轻便,看起来有点像山本耀司的手作,挂在那双看起来大小轮廓都特别完美的耳廓上……

尽管光线幽暗,也不影响某位好色之徒对美貌进行了一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捕捉。

眼睛的模样有点难以判断,但是这副眼镜着实给他增添了许多色彩。让人不禁心生涟漪,爱穿风衣的男人果然有品位,干净,且时尚。

身边的陪同人员时不时低头与风衣客耳语,似在谈论对石窟艺术的见解。

尽管鳞比美目流盼,却也未能捕捉得到风衣客的一丝星眸。

秋水明眸、传神动人此刻也如同跌落深渊的小石子,激不起一丝荡漾。

直觉灵敏、善于判断的宋鳞比只能从衣着打扮的细节上获取些许辅助猜测的信息。

「虽不知是何方神圣,却也是个有品位有内涵的男子。」

暗暗得出如此结论的宋鳞比不由自主的皱着眉头,揉揉鼻子,就如同她沉思时喜欢做的小动作一样。

这似乎是个沉浸式的小癖好,通常也有阻断性的作用,会让自己停止无聊的小心思。偶尔也是个会让她感到放松的行为。

她最近在研究的课题是「石窟佛像文化发展与欧洲神像雕塑文化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