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大宋神探志 起点 > 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狄进(第2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狄进(第2页)

赵祯目光闪了闪,低声道:“王相?”

张茂则低声道:“王相之意,庆州是边地要郡,直面党项,为求军政稳定,狄修撰不可为知州。”

换成以前,赵祯会不高兴,但此时只是淡淡地道:“王相所虑乃是正理……”

宋夏边境有三条交通要道,子午岭与黄龙山之间的延夏道、子午岭以西的环庆道、龙山两侧的泾原道。

在这三条主要道路上,以延夏道上的延州,环庆道上的庆州与泾原道上的镇戎军最为重要,终北宋一朝,这三大重镇,就多为重兵戍守的战略要点。

其中庆州有山川险阻,北控旱海宁夏一路居要之地,东接延庆水,尽管穿越沙漠瀚海有很大困难,但商旅仍然络绎不绝,同时此路也是军队攻入西夏境内的重要粮道。

历史上范仲淹就是镇守在庆州,在戍边期间还写下的著名词作《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后来范仲淹的两個儿子范纯仁和范纯粹,也全然不怕北地的风沙苦寒,父子两代、兄弟两人四度出任庆州知州,可谓佳话。

但现在如果将狄进安排到庆州,与范雍、夏竦、高继勋平起平坐不说,手中还捏着进入沙漠瀚海的粮道命脉,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哪怕他是提出《定边十策》战略的臣子,这份任命也遭到了王曾的反对,一句年轻不足以在军中服众,难以调遣那些骄兵悍将,就是确切存在的阻碍。

不过赵祯固然认可了王曾的持重之言,却没有为此动摇,反倒提出了解决之道:“狄卿在军中虽无威望,然刘卿是他一力举荐,庆州军务,可令刘卿辅之!”

张茂则道:“吕相亦有此言,陈枢副则提出,让刘将军出知庆州……”

赵祯目光闪了闪,微笑道:“王相不会举荐刘将军的”

刘平挟大胜李德明之势,威震党项,如今是西北边军的一杆旗帜,倘若命刘平坐镇庆州,谁领兵攻入西夏境内呢?无形中不是反倒赞同了“和党项,诛李氏”的长久之策了么?

换成以前,赵祯或许会被表象迷惑,但此次他立刻反应过来,吕夷简的这一手实在高明,让不让狄进知庆州,对于支持速战的官员来说,都很难办。

甚至于,当王曾和吕夷简开始争庆州知州人选时,就落入了下风,这意味着在陕西四路的划分上,两府已经达成了一致,无形中战略的平衡已经向着吕夷简一方倾斜。

看清楚这层,赵祯不急了。

对于执掌国家的官家来说,当两府内部产生不同意见时,恰恰是最不用着急的时刻,做裁断者远比直接下场与臣子争锋要好,这是他在大娘娘身上切实领悟出来的。

所以对于王曾和吕夷简两位宰相的争锋,刘娥稳坐钓鱼台,赵祯同样平静地予以旁观。

当然,国家大事不能耽搁,前方战机同样拖延不得,政事堂内的争端还是不断传入耳中。

果不其然,王曾很快也意识到自己的失策,但事已至此,狄进和刘平都不能为庆州知州,他权衡利弊之下,还是提出了一个新的人选:

“王相举荐夏守赟,任陕西都转运使,知庆州!”

……

“夏守赟?于王相而言,这确实是一个稳妥的人选!”

太平坊的家中,狄进和公孙策在大堂内对坐,悠闲品茶。

准确的说,是处于风波中心的狄进十分悠闲,公孙策喝了几口茶,见到对方如此态度,就有些不淡定了:“仕林,你难道不愿去前线?”

狄进道:“愿意!我要断了李氏在党项的根基,这才是真正消灭西北边患的办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