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张居正生气,从冯保初审王大臣带出戚继光来,我觉得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这几点来:
第一,这个冯保喜欢挑事儿。
确实如张居正所想,这时候小万历才登基不久,高拱和冯保之争才闹腾完,张居正刚接手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政府上下,能不节外生枝就不要节外生枝。冯保你既然也想跟张居正合作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就不应该横生事端。说起来放这个王大臣进了紫禁城,你冯保也是有责任的,你悄悄地把人给处理了不就得了吗?还牵连出戚继光来,这事不是要眼见着越闹越大吗?
第二,他并没有很高的政治眼光。
你看他审出来的结果是什么,说这个王大臣是戚继光的人,那岂不是暗含了一种可能,就是是戚继光派王大臣来刺杀皇上的吗?戚继光什么人啊,他一是抗倭的英雄,二是镇守北部边防的大帅,三更关键,他是张居正最亲密的心腹。你冯保牵扯出戚继光来,天下人怎么议论?北部边防军心怎么稳固?张居正怎么脱得了干系?所以张居正一听就急了,这是动到他的根本利益了。冯保既然跟张居正结盟,这都想不到,说明他的政治眼光实在不怎么地。
第三,他也确实有实力搅动政局。
冯保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他只要想,他在这个位置上随时都能折腾出些事儿来。而且往往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这个王大臣事件经他手一折腾,事情马上复杂起来了。
先是张居正专门去找冯保,亲口保证这决不会跟戚继光有任何关系。冯保只是政治眼光不远,但也不傻,他一听就明白自己捅了个漏子。牵出戚继光实在是没必要的事儿,可能那个逃兵原来真是戚继光的手下,但这个事件有刺杀皇上的可能,就不能乱说了。他连忙向张居正保证,这消息还没放出来呢,审的结果也没上报呢?一切他心里明白,请张先生放心。
张居正听了这话才算是放了心,嘱咐他不要借这个事儿做文章,见他答应了,才放心地走了。
这边张居正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他的万历新政,那真是日理万机,很快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哪知道才过了两天,只见游七急匆匆地跑进来报告说:&ldo;老爷,大事不好。&rdo;
张居正听得一愣,心想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哪一环又出错了?他抬头看着游七说:&ldo;什么事?休要惊慌。&rdo;
只见游七叹了口气说:&ldo;唉,我刚听徐爵说,冯公公把那个王大臣的案子给结案报上去了。&rdo;
张居正一听是这事儿,松了口气,心的话工作我做过了啊,肯定跟戚继光没关系。所以他很放心,说&ldo;噢,这事儿啊,怎么大事不好了?&rdo;
游七看张居正不着急,自己就更着急了,他说:&ldo;老爷您还不知道冯公公报的幕后主谋是谁吧?&rdo;
张居正一听眉毛就竖起来了:&ldo;上次我都给他说好了,这事儿就是个偶然事件,没有什么幕后主谋啊!&rdo;
&ldo;就是这个问题啊,冯公公上报皇上说王大臣幕后的主谋是‐‐&rdo;
&ldo;是谁,你说啊?&rdo;张居正心的话,总不能是我吧。
&ldo;是高阁老!&rdo;
张居正一听这话,&ldo;啪&rdo;一拍桌子就站起来了。这真的是像游七说的,事情麻烦了。
游七为什么说大事不好呢?因为高拱下台之后,很多人都认为是张居正和冯保一起阴谋陷害了高拱,张居正虽然抱着清者自清的态度,但毕竟还有不少人在背后悄悄地议论。现在冯保要借王大臣的案子趁机报复高拱,张居正作为现任的内阁首辅一定脱不了干系啊,这下就更证明了他和冯保是阴谋勾结在一起来陷害高拱的。
这个冤案要是做成了,天下人怎么看他张居正呢?朝廷上下又怎么议论他张居正呢?他的改革计划又该如何实施呢?
这其中的关键连游七都看出来了,更不用说张居正了。
张居正立即吩咐备轿,他要去大内去参见皇上和李太后。到了乾清宫,经人通报,张居正进去一看,李太后正在那儿抹眼泪呢?一个劲儿地埋怨:&ldo;你个姓高的怎么这么狠心,先皇待你那么好,可先皇一死就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现在人走都走了,还不放过我们。&rdo;
小万历在旁边扯着李太后的袖子劝妈妈,而冯保则一脸得意地站在旁边。
张居正一看就明白了,冯保这挑拨离间的功夫是下够了,看来他存心要借王大臣的案子整一场冤狱了。
张居正没搭理冯保,他先向小万历和李太后参拜。李太后看张居正来了,立马也不哭了,感觉有主心骨了嘛,所以她就问:&ldo;先生知道了吧,这高拱太欺负人了。先生看这事应该怎么办?&rdo;
万历和李太后都瞅着张居正,冯保也瞅着张居正,心的话,你说别牵连戚继光,我就按你的意思办了,现在你也总该按我的意思办吧。
哪知道张居正正眼儿都没看他一眼,向李太后说:&ldo;太后息怒,我听说这个王大臣初供戚继光主使,现在又供高拱主使,前言不搭后语,朝三暮四,所以所言恐怕不足为信。&rdo;
李太后一听这话,转头就看冯保,问&ldo;有这事儿吗?&rdo;
李太后多精明的人啊,冯保也不敢说没有啊,所以只好说:&ldo;确如张阁老所言。&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