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黛玉[红楼 > 第112章 踏归途终见宝玉(第1页)

第112章 踏归途终见宝玉(第1页)

往事如过眼云烟,再深刻难忘,也已成泡影。

如同她修为尽失后那一抹轻笑,笑中带有几分俏皮,几分透明,几分青涩的媚态,却都慢慢化成烟一般,随风而飘远。

唯那两丝血泪,在她双颊上如同盛开的花瓣,艳丽刺目,令人心碎。

他怀抱着她,此时已是它了,沉浸在回忆里久久伤怀不已。

自古狐仙爱书生。爱的,便是那份不掺杂意的痴心罢。

告别了穆清言,将雪灵物归原主,黛玉独自从石楠花海出来,已近午时。石楠盛开,花海仍是那花海,醇郁清香扑面,四色交替,煞是好看。

黛玉心内忽觉得空落落的,为着雪灵在自己告辞时,也不多看自己一眼,好似毫无瓜葛一般。虽说是萍水相逢,但是见它转眼与自己形同陌路,仍是心内十分抑郁。

不论如何,他们总算是终相伴了吧。虽成不了眷属,却仍能相伴一辈子,也算慰藉。黛玉沿着山坡拾级而上,头上落叶萧萧,如同数百只枯蝶,时时沾衣而过,又片片悄然而落,此情,此景,足以叫人勾起许多相思,生出许多闲愁。忽想起一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堪称经典。

踏上竹桥,向下望去,山谷陡峭,流云环绕,那五彩荡漾的花海另一边,一弯碧泉若隐若现。午时日头当空,泉上起了一片淡薄热气,白而轻软,远远望去,倒如仙境一般。更奇者,乃是两边泉水向里对流,流势相当,日光中作金色,直如丝绳,偶随流荡漾,旋直如故,实乃奇观。

“水纹浮绿影摇金,倒挽银河百尺深。中有金麟三十六,碧波荡漾任浮沉。”黛玉心内想起此诗,形容此泉之秀美正是恰如其分。

站在桥上默默观赏了片刻,黛玉举步前行。渐渐可见那错落有致的民居,炊烟四起,袅袅而升,烟映午阳,远陌青山绿意长。

孔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静,知者动。故仁知之君子必有取于山水者焉。夫乐之得于心,而动静各极其妙也。此处青山秀水,民风淳朴,若能长居于此,亦是一件乐事。

黛玉正犹自感慨,忽觉戴在胸口的宝玉忽然阵阵发热,心中一突,忙放眼四处看去,却并未见着一个人影。黛玉将那玉取下放在手中,只见玉色愈发翠绿且微微发亮,晶莹剔透中隐隐如有水波在内流动。

黛玉忽有些不知所措起来,拿着那玉,前前后后换了几个方位,终发觉朝着西面时,那玉更是热得有些烫手。西面,正是黛玉方才的来路,而它的旧主,来了。

情急之下,黛玉向那山谷跑去,心内只盼着此玉的感应不会错。一路奔跑,到至竹桥之处,黛玉忽停住脚步,怔怔望着桥的那头。

桥的另一头,正伫立一个人,秋香色的衣衫,在山风中肆意飞扬,灿如星辰的眼眸,亦如当初。

一个在桥这头,一个在桥那头,隔着一座桥,一个山谷,隔着那么近,又觉十分远。他们两两相望,不能言语。

仿佛过了一辈子那么长,桥那边的人终开了口:“林妹妹,是你么?”

“不是我是谁。”桥这边的人道。

“好妹妹。”他朝她奔来,一把将她拥住。

山风寒意阵阵,他的怀抱温暖无比,令她再觉不到丝毫冷意。

只是……黛玉抬眼看去,只见他双目中跳跃着欢快的光芒,又多了几分热烈,竟有些灼人。

“妹妹,我心心念念的,都是你。”他暖暖的气息拂在她脸上,熟悉又陌生,令她不由有些慌乱。

然而下一步,谁也没有料到。

只听“啪”的一声,两个相拥的人顿时分开,他捂着脸,神情莫名,眼内有惊诧之色:“妹妹,你——”

“你一事不顺,便只想着逃跑,算什么英雄好汉?”黛玉握着有些微红的右手,斥责道。这一巴掌,打得不轻。

他苦笑一声:“妹妹说的不错,我实在该打。若是这一掌不能消除妹妹的怒意,妹妹但请再打无妨。”

黛玉见他如此,不禁又觉可笑,摇头道:“便是再打你几掌,又有何用?你要请罪,回家去请。”

“家里,如何了?妹妹,这是出来寻我么?”宝玉小心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