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袁氏当国唐德刚百度 > 第17章(第1页)

第17章(第1页)

大略言之,袁和孙的不同之点是,孙专好搞理想;袁则专要抓实权。袁的错是他贪得无厌,做了终身总统,还要做皇帝,这就不是个政治家了。他搞人也要搞到底,睚眦必报,绝不中途罢手,与人为善,这就是流氓了。所以在袁和孙、黄的革命派斗争时,在黄留守,唐内阁双垮台之后,同盟会在中央之内,可说是扫地出门。袁对他们是连个冷衙门,也不留一个。地方二十二行省之中,同盟会员,只分到粤、皖、赣三省,实力微乎其微也。袁总统和当今的李总统一样,不把老k全部搞垮,誓不甘休也。同盟会在一败涂地之后,他们想卷士重来,就只有寄于唯一出路的国会了。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国会:

美国模式的中国国会

根据&lso;中华民国临时约法&rso;第五十三条,&lso;在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之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rso;,袁临时大总统在就职之后,也急于要做正式大总统;那时中央与各省的大小政客和党人,也看好将来的国会,认为是英雄用武之地,也急于要参加这项近在目前的国会大选。因此当中山还在作其讲演旅行之时,中央与各省为着筹备这第一次国会大选,都已在紧张的进行之中。

按参议院制定,由袁大总统于元年八月二十七日所公布的&lso;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rso;,国会分上下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员,二十二行省,每省十名。内外蒙古、西藏、青海,各设选举会,分别选出二十七名、十名和三名不等。另由&lso;中央学会&rso;选出八名;各地华侨选出六名。各省参议员由各该省的省参议员,依法作选举人,其他也各有专法规定选举方式。

【笔者符注】:中央学会依法是一种由教育总长领导的专家学者,超然于一般政团政党之外的公会组织,享有八名参议员的名额,立意至善,然未成为事实,就胎死腹中了。见钱端升著「民国政制史&rso;第一篇,第二章,第八节。

按法定名额,则参议员共有二百七十四人,仿照美国制度,六年一任,两年一选,以保持其新陈代谢。

至于全国众议员的名额,则依各地区人口多寡定之。每人口八十万选众议员一人,然每省至少有众议员十人,但人口不足八百万之小省份亦照选。唯蒙古、西藏、青海则参众议员人数相等。二十二行省中以直隶(今河北)人口最多,有众议员四十六人;人口最少省份如新疆、吉林、黑龙江,各选众议员十人。其他各省多寡不等,任期三年各一届,三年一选,选举法分初选和复选,条例滋多,不俱载。按法家名额全国共有众议员五百九十六人,参众两院合计,共有议员八百四十一人;当时媒体戏称之&lso;八百罗汉&rso;【见上引钱书。原档载民元发行之&lso;政府公报&rso;六月份以后各期;最近复印汇编,见章伯锋、李宗一主编之&lso;北洋军阀&rso;(1921-1928),武汉出版社,一九八○年初版,页六八○─七四七】。

这国会中只有罗汉而无观音,当时曾有少数女权主义者来闹场,争取男女平权。不幸那时去古未远,男好之间尚有其授受不亲之大防,女权转型尚在争取小脚放大时代。女强人中不但出不了吕秀莲、陈文茜,连男议员们所共同欣赏的甚么&lso;国大之花&rso;之出现,这时都还为时尚早呢。他们闹了一阵,未闹出结果来,也就算了。

议员并无选民;政党随意整合

这&lso;八百罗汉&rso;(且看他们在菩萨里那副尊容就知道)在民国初年的中国,大闹天宫。真是天翻地覆。近年台湾立法院里诸后辈,所表演的肢体抗争,和当年八百罗汉的功夫表演,不逮远矣。闲话不应多说,就此删去。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八百罗汉在民国初年是没有选民(nstituesnts)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这时虽有人口四万万,但百分之八十是不识字的文盲,另外百分之二十虽认得或多或少的字,也不知啥叫民主?啥叫选举?这玩艺儿,五千年的列祖列宗都不知道,他们何能顿悟起来呢?他们之中也确有略通民主选举之皮毛的,但这种人就是孙中山先生所的&lso;先知先觉&rso;了。一个文盲遍地的社会能产生几个先知先觉呢?因此这些罗汉们就只是一批徘徊于转型中期,从前朝(帝制的清朝)稍有新思想的半新人物,转到后朝(共和的民国),仍背著「入朝做官&rso;底老包袱不放的,半旧的政客;但是这些半新半旧底转型政客(politiciansundertransforation),原是旧中国里职业客僚(professionalbureaucrats)的候补人(officeseekers),搞政治的目的是入朝为官。他们看重的只是自己的&lso;政治前途&rso;,并不代表什么鸟阶级。以前入朝为官的捷径是参加科举,现在科举没有了,&lso;党&rso;就变成科举的代替品了。入党做官,或组党做官,就是有志青年的&lso;正途&rso;了。这是我们政治社会大转型,还未转完的一条大尾巴。孙中山先生劝告当时的青年,&lso;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rso;,可是针砭时弊,但是他老人家还是在这&lso;大尾巴&rso;上做文章。试问青年人个个都要立志做大事,那么小事谁做呢?做大官和做大事,基本上是一个铜元的两面。国父大人也是我们五千年中华大酱缸里出来的嘛,未能免俗也。所以&lso;入朝为官&rso;和&lso;入党做官&rso;(后者是刘少奇的话)这条大尾巴,一直绸着国共两党治下的有志青年,直至八九十年代,始被&lso;下海经商&rso;所替代。呜呼,社会文化转型之难,有如此者。世纪末尚且如此,况且纪之初乎?所以在孙中山和袁世凯那个世代,入朝为官,是当时大小政治人物,排山倒海的主导思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