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材料为王起点 > 第八十七章 砸盘(第2页)

第八十七章 砸盘(第2页)

一批批进入中美电子研究所企业托儿所、小学、初中就学,并以优异成绩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入学的孩子,也使得西部计算机公司的关系网不断扩大。当后来国内开放教学范围,职工子弟校扩展到高中、大学的时候,西部集团教育网在普通学子中的口碑,已几乎成为了国内的常青藤一般。毕业生们后来所从事的工作,也涵盖政、经、商、工、科研等各个领域,且不少人在相关领域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终使得西部集团教育网,成为全国所有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

在公司种种措施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

有劳必有得,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专利归公司但个人只要能创造出足够大的价值,收入上不封顶!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每一个研究员都爆发出了令人恐怖的能量,众志成城爆发出来的力量,不断地夯实着西部计算机公司的基础,帮助它每一天都在快速成长。

虽然公司真正成立只有不到三年,但在聚拢了国内数十年研发积累、从DEC吸收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全体上千名研究员飞速吸收融合之后,西部计算机(集团)公司的实际底蕴,其实已不亚于国外成立了数十年的大型科技集团。

甚至还略强一点!

这一点不但研究所的人自己明白,就连雾里观花的局外人也略知一二。

到了82年11月,虽然公司才刚刚进入10亿美元俱乐部,总资产只有DEC五分之一,但所有人都已不再当西部计算机公司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公司了。

在所有计算机从业人员、公司、媒体眼中,它都是一家业务上与DEC相互扶持,成长潜力更是远超过DEC,且还在冉冉升起的一个国际性新型高科技集团。

谁都不敢对它有任何轻视之意。

在这种认知氛围下,DEC的研发人员没有丝毫骄矜之气。经过双方高层的撮合,双方研究人员积极融合,波澜不惊。在美方技术人员看来,这次收编与之前的技术交流似乎没有区别,只不过是实验室数量扩大了,人员更多了,交流范围更广了,所有的美方工程师都没有觉察任何异常之处。

郭逸铭也不想让收编工作做得太明显,使奥尔森产生抵触或是懊恼情绪。

所以他只是不断加大双方联合研发的人数上限,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一点点加深双方的密切联系。他预计用三年时间,逐步地将中美两方研究力量捏合为一个整体,最终实现双方科研部门的彻底融合。

而此时奥尔森已经顾不得计较这些了。

为了在小型机市场打一个翻身仗,从IBM手中收复失地,以洗刷曾经的耻辱入。他作为DEC的执行总裁,居然直接加入到精简指令处理器、以及精简指令架构工作站的研发之中,并亲自赤膊上阵,挽起袖子充当起了一名技术开发人员。

他本来就是一名技术狂人,对IBM的恨,更是让他赤红了双眼。反正他在个人机市场也无所作为,还不如全情投入服务器市场,以求重新抢回他小型机之父的头衔,把旧日仇敌杀个片甲不留,以雪心头之恨!

郭逸铭对此自然是乐观其成。

对于对方的要求,他都是全力支持:要技术给技术、要研究人员给研究人员。他会提供充分的炮弹,让老奥同志和IBM斗个你死我活去吧!

当然,最好的技术、能够扭转乾坤的技术,他是绝对不会给奥尔森的!

绝对不给!

但如果奥尔森顶不住了,他肯定会像机器猫一样,适时从口袋里掏出一件宝贝,让他在短时间内可以大展雄威,取得阶段性的领先。

然后相持,然后消耗……

他跟在屁股后面捡些洋落就行了。

老头,你可千万要顶住啊,我可是很看好你的,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

比尔最近感觉很是春风得意。

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是他与艾伦一起于1975年建立的。当初决定公司名称时,是他第一个想出微软这个特定的词汇。这个词将微型计算机这个单词与软件的英文单词,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家公司的业务范畴,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说是他一生之中最值得骄傲的灵光一线。

最开始创业的时候艰难啊,虽然他的母亲是某著名基金会历史上唯一的一名女性董事长,父亲是闻名全美的著名大律师,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子弟。但按照西方的惯例,子女在成年时都必须独立创业,父母只会在关键的时刻帮扶一把,但在平时的经营活动中,他们却是不会过问的。

只有让子女在艰难中经受磨难,才能有出息,这是西方的固有观念。

当初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才创业,他与艾伦两人,在房间里关了整整一周,写出了BASCI基础字符指令代码。为了把程序卖出去,两人经受了不知多少的白眼,受了令他永生难忘的委屈。可当时编写BISIC编译语言的程序爱好者实在太多了,而且人家都是免费传播,只有他们和寥寥无几两三个公司试图想靠它赚钱,这就给他们的销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整整两年,他们的销售成绩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后来还是他的母亲看不下去了,伸了把援手,对同在一个董事会担任董事的IBM首席执行官约翰埃克斯提了下这事。比尔的运气也很好,当时IBM恰好需要一款应用于ALR计算机上的高级编译语言,再说比尔他们当时也不敢卖太贵,对方听说这套软件只卖300万美元,当即爽快地付了钱。

这成为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所捞到的第一桶金,至关重要的第一桶金!

这第一桶金的意义,不在于比尔他们赚到了平生第一个300万,而是通过这次交易,他们顺利地搭上了IBM这条大船!

比尔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他的编程技巧很高,但这并非必不可少的。毕竟强中更有强中手,编程能力强过他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他最大的优点,是从小在父母的耳提面命之下,见多识广,看过了各种大场面,对于如何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敏锐洞察力。

就像这次,明明他只是去IBM汇报关于将BASIC重新编译,以运用于IBM最新推出的PC个人机。但就是这一次普通的工作会议,他就敏锐地发现,IBM还没有谈妥PC机的操作系统!

以他的谈话技巧,他迅速从对方口中得到答案:CPM的拥有人盖里。基德尔博士要价太高,他要求每份CPM支付他279美元的授权使用费,IBM方面对此很不高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