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臣薛蕙文隼 > 第215章(第1页)

第215章(第1页)

&ldo;张侍读言之有理,朕马上命人传下旨意。&rdo;朱厚挥手示意,黄锦知机的跑到殿外传令去了,自然会有制诏地官员写好圣旨内容,然后呈上给朱厚用印,再派人快马加急传送到湖广安陆兴王府。

看着正拿着玉玺在圣旨上盖印的时候。张信在犹豫的到底要不要询问绿绮的事情,忽然有一名太监匆匆忙忙地从乾清宫外面跑进大殿,顾不上行参拜大礼,双膝跪下叫道:&ldo;皇上,边防急报。&rdo;

如果说朝廷君臣最重视的事情。肯定是边防的军情,各地官员的贪污,旱灾水灾使得百姓颗粒无收,百姓平民揭竿而起,这些事情朝廷大臣丝毫不紧张,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事情早晚可以解决的,但是如果边防一但有失,蒙古鞑靼长侵直入,重演当年土木之变。大臣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听到边关有急报送来。朱厚也顾不上再继续与张信聊下去,连忙摆驾太和殿。而在内阁诰敕房、稽查上谕处、六部公署、内阁公署等官衙处理公务的文武百官们早已经得到消息,已经在殿外等候,随时可以升朝。

&ldo;皇上有旨,上朝。&rdo;值勤太监传唱道。

朱厚虽然已经知道边防急报是怎么回事,但以前从来没有处理公这种事情的经验,连忙召集群臣商议。

&ldo;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do;不只是朱厚知道边关的急报内容,几位大学士以及六部门尚书官员也已经收到消息,事态虽然严重,但幸好并不是危及江山社稷的大事,他们还可以保持镇静自若地模样。

&ldo;边关传来急报,说大同、宣府饥馑相继,军官俸禄多年未支,百姓死尸遍野,镇守官兵有哗变之患。&rdo;朱厚怒气上涌,忍不住开口喝道:&ldo;谁能告诉朕,这到底怎么回事。&rdo;

其实也怪不得朱厚如此生气,明朝北部边防与汉唐时期的北部边防既有共通之处,都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也有其特殊的一面,那就是北部的边防被上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地地位。

&ldo;今天下之事,以夷狄惟大:而夷狄之害,北虏为最!&rdo;朱元璋明确的告示子孙,北方的蒙古人永远是大明朝的敌人,以后的皇帝一定要清楚这点,到永乐皇帝即位的时候,更是将国都适到北京,就是希望以天子之威,镇守北方。

明朝更是不惜在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林、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驻重兵把守,以拒北方之敌,各镇都有总兵官、巡抚,数镇之上还有总督,各镇加起来官兵有数十万,点大明总兵力的三分之二,可见朝廷对各镇的重视程度,其目的无非是为了阻止剽悍地蒙古骑兵侵扰。

而如今听闻大同与宣府居然有哗变地可能,若是让蒙古鞑靼找到机会,攻破两城直捣京城,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所以面对龙颜大怒的皇帝,群臣非常理解皇帝地现在的心情,毕竟以前有过先例。

&ldo;彭泽,你身为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事。这么重要的事情难道你一点也不清楚吗?&rdo;看到沉默不语的群臣,朱厚火气更大了。

&ldo;这是臣地失职,臣甘愿受罚。&rdo;新任的兵部尚书彭泽感到非常的委屈,自己才刚上任没有多久,就遇到这种状况,真是倒霉之极。但他却没有推卸责任,上前俯首跪道。

&ldo;皇上,此事责任并不在彭尚书,请皇上开恩。&rdo;大学士毛纪未等皇帝说话,连忙上前求情说道:&ldo;彭尚书刚接任兵部不久,对前事毫不知情,并非他的过失。请皇上明鉴。&rdo;

&ldo;既然责任不在彭泽这,那大同、宣府饥馑多时,诸位卿家可有知情者?&rdo;朱厚强忍怒意道,游牧民族的危害朱厚可是经常听张信提起。江山可是自己的,朱厚当然明白边防地重要性,绝对不能容忍因为底下官员的过失,导致蒙古铁骑南下。

&ldo;皇上,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还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吧。&rdo;杨廷和上前说道:&ldo;大同宣府乃是边防重镇,不容有失,臣请皇上立即诏发饷粮给宣府大同,稳定边关军心民心。以妨事态扩大。&rdo;

&ldo;臣等附议,请皇上遣银大同宣府,以稳军民之心。&rdo;殿内大臣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朱厚看着殿下群臣恭敬垂视的模样,情绪迅速冷静下来,看来肯定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而且内情牵涉面可能非常之广,不然群臣也不会阻止自己追究下去,不过确实也是如此,既然边防九镇这么重要,若不是有人隐瞒消息,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

&ldo;既然如此,这事由杨首辅斟酌处理,户部官员听从杨首辅的吩咐,该遣发多少饷粮就发多少。&rdo;朱厚淡淡说道。心里却积压着一团火。看杨廷和的眼光非常不善,杨廷和也察觉出来。知道皇帝心里想岔了,但当着群臣地面,杨廷和也不好解释清楚。

&ldo;启禀皇上,如今国库空虚,再无余财赈两镇之灾,还请皇上及各位大人另想办法。&rdo;户部尚书孙交恭敬的禀报道,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ldo;孙大人,休要胡言,今年的税银不是早已激入国库,怎么可能没钱。&rdo;大学士毛纪第一个不相信,各地转运司把税银上交的时候,消息上报内阁地时候,还是他亲自批阅的奏折,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ldo;先帝国丧,皇上登基,……。&rdo;孙交轻描淡写的说道:&ldo;明年天下赋税减半,国库若不留下数十万两银子应急用,那各位大人的俸银、薪火钱可就没有了。&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