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棒看见字迹,&ldo;啊&rdo;地一声:&ldo;曾叔叔,你真是太有才了!&rdo;
老曾笑笑说:&ldo;小罗,你念出来我们听听。&rdo;
字条背面显出来的,是一首诗,我逐字念道:坚城门闭黯垣墉,脱险方知隧道空。
人语蛩声夜行里,胡僧须白月明中。
啪!老曾拍了一下手:&ldo;果然如此!这是杨沧白的脱困诗!写的是他那天逃离重庆的情景。&rdo;
看见这首诗,我还是不明白老曾的推断,正想请他解释,他却打定主意要卖关子:&ldo;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诗讲的什么?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我判断沧白之路是他的逃跑路线?如果想知道,明天下午就别上班,出来陪我老头子散步,我们实地走一趟。&rdo;
随后,不管小敏和潘天棒的软磨硬泡,也不管我的威逼利诱,老曾哼着川戏在晒台上乘凉去了。
第二天下午,我们到老曾家楼下碰头后,老曾带我们来到了七星岗下的若瑟堂前。这个教堂不大,圣诞节总有许多朋友约着来听钟声,但我从来没有进去过。
站在石阶上,看着坎下的若瑟堂,老曾开口抖包袱:&ldo;1913年7月的时候,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熊克武和杨沧白响应其他地方的讨袁救国军,宣布重庆独立。当时杨沧白的职务是民政总长,9月袁世凯调黔军攻打重庆,9月11号熊克武与杨沧白战败后分头逃跑。因为杨沧白回了一次家,出来时重庆城已经被黔军占领,城门出不去,杨沧白就躲到若瑟堂这里,沧白之路就此开始。&rdo;
面前的若瑟堂,掩在一堆楼房之中。院里外的大树,和钟楼上的爬山虎,把这座教堂藏得更加神秘。记得资料上讲,若瑟堂在抗战以前就有了,那么这座教堂下必定有防空洞,难道十号图的宝藏就在这里?
老曾看出了我的想法,笑笑说:&ldo;这只是杨沧白逃难路线的开头,不一定是我们找的地点,我只是来确认一下,顺便带小敏游览。&rdo;
进入若瑟堂,门口的小院安静而别致,楼里却不好随便进入。围着教堂前后看了一圈,并没有什么收获,守门的老人盯着我们心慌,只好离开。
走出若瑟堂大门,我问老曾:&ldo;若瑟堂一直都这么小?&rdo;
老曾说:&ldo;不是的,1879年重庆开埠后,法国人修建了若瑟堂,当时是整个川东地区最大规模的天主堂,能容纳上千人同时做礼拜。当时外教不能入城,所以若瑟堂只能修在通远门城墙外的荒坡上,由于地皮不值钱,若瑟堂占地规模就比较大。但文革以后,若瑟堂的地产被周围的单位占了很多,面积大大缩小了。&rdo;
我不禁担心:&ldo;如果小敏的爷爷把东西藏在原来的若瑟堂里,那说不定藏东西的地方已经拆了哦。你说过在文革时,神父都被赶跑了,这里当库房用,装了不少抄家物资。如果这里有明显的地道,估计当时也保不住。&rdo;
老曾眨眨眼:&ldo;别着急。沧白之路的关键不在这里。&rdo;说罢,老曾向金汤街方向走去。
路上人来人往,我和老曾说话很小声,小敏和潘天棒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一头雾水地跟在后面。
走到通远门外的金汤街上,老曾终于开口解释:&ldo;杨沧白逃跑那天,白天藏在若瑟堂,晚上到的是法国领事馆。我们现在是去法领馆。&rdo;
&ldo;法国领事馆?&rdo;这条路来过多次,潘天棒搞旅游都不知道。
&ldo;当然有领事馆,不然为什么前面有条路叫领事巷?&rdo;老曾说道:&ldo;1890年,中国和英国订了一个烟台条约,定重庆为通商口岸,第二年,英国人就来重庆设了海关,重庆正式开埠,成为中国西部最开放和最重要的城市,从那个时候起,英,法,德,美,日都来重庆开领事馆,因为这条路离城市中心最远,紧贴着城墙,就划给了这几个国家修建领事馆了。&rdo;
金汤街路边有一排小摊,一个女人带着个小女孩背对着我们坐在摊前吃东西,穿的是重庆女人夏天最喜欢的吊带背心,长发披在肩上,肩和背很平直。这个背影似乎在哪里见过!
我正准备走到侧面打量一下,这时老曾拍拍我的肩,指着前面妇幼保健院的大楼:&ldo;以前那里是一个很大的道观,叫至圣宫,再过去就是领事巷。不过抗战时期至圣宫道观已经不在了,倒是有家牛肉馆非常出名,叫&lso;星临轩&rso;,是郭沫若取的名字。那家牛肉馆以前叫&lso;马老太婆牛肉馆&rso;,因为味道好,郭沫若又住在附近的天官府,所以一帮文人经常在那里吃饭。郭沫若取名题匾后,这家餐馆生意变得非常红火,成为重庆餐饮的经典品牌,可惜现在已经没有继承者了。&rdo;
听完老曾的介绍,我回头再看,那个带小孩的女人已经不见了。
沿着领事巷向前走,却见不过一幢西式建筑。我问:&ldo;大轰炸的时候,这些领事馆都被炸了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