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皇上赵炳与老国公在上今日的课,讲的是《通鉴》,说得是前朝的兴亡,皇帝都该引以为鉴。
这一课,老国公正讲到要处,赵炳突然站了起来。
老国公看过去,赵炳抱歉笑道,“首辅莫急,朕实在是渴得不成了。这两日不知怎地,太监服侍还要朕来提醒。”
他说着,不悦叫道,“封林,给朕上茶来!”
话音落地,有人应声,接着急急忙忙来上了茶。
来的是个小太监,并不是赵炳叫的那个人。
赵炳一愣,瞬间想到了什么。
书房里安静下来,只有门外零星鸟雀的叫声响起。
“哦,封林死了。”赵炳低语一句。
小太监可不敢接这话,哆嗦地跪了下来。
老国公皱了皱眉,看向皇帝,问了一个问题。
“皇上可惜封林之死吗?”
赵炳笑起来,一脸地不可思议。
“首辅在问什么?封林是该死,朕为何要可惜?”
首辅在这话里默了默。
“封林这样的人,只会让天下亡,而定国公这般忠臣,却可以让天下兴。兴亡之间,都在君主。”
赵炳听得连连点头。
“首辅说得是啊,朕总是知道的,这天下少不了定国公。”
老国公在这话里,许久没说话,半晌才道。
“定国公不容易……”
话没说完,便叫了皇上。
“皇上还是继续读《通鉴》吧,明白兴亡之道理,才知明日之方向。”
皇上笑起来,翻了书。
“首辅放心,朕从前懒些,但如今年岁渐长,也懂得这朝堂这天下都该上心打理,励精图治方是朕之本职要务,首辅说是不是?”
首辅说是。
赵炳又感叹道,“封林这事可是提醒了朕了,万不能随便相信一个人,总要靠朕自己来识人认人用人,这般才能长久。”
他说得情真意切,还叫了老国公。
“您也不必太过担心。”
首辅在这话里恍惚了一下,再看皇帝,仿佛看到从前黄发稚童一点一点长了起来,长成如今的束发少年。
有什么变了,又有什么没变。
老国公半垂了眼眸,“皇上最好真正明白了这般道理。”
“那是自然。这些年得您教导,您亦辛苦了!”
……
那一场《通鉴》课上了许久,翌日稍作休歇,钱太妃又寻了赵炳提及选妃之事,赵炳翻了翻那些名门闺秀的画像,突然想到了什么。
下晌,他找人问了一句,得了肯定的答案,便寻了个契机出了宫,去了京郊别院。
前一日,老夫人又将詹淑贤带了过来。
老夫人自从听闻穆行州的提亲之意,心里一块大石头仿佛放下一样,甚至开始筹备起女儿的亲事。
头一遭是假装嫁人,这一遭才是真的嫁人。
她跟詹淑贤说着,“不论见到了谁,都透漏几分要和离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