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我大哥给您写信了吗?”也不知道向东有没有把他的情况和老爷子说了。
“上一次收到你大哥的信都已经是三个月前了,”向长征摇了摇头,站起身,小心翼翼把小孙子放在床上,又从床尾拿了一件干净的衣服叠了几下,塞在平安的脑袋下,算是给他充当枕头吧。
“这边信很慢,一封信走上十天半个月都很正常,你大哥平时训练紧张,我让他没事少写信过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保护向东,毕竟他现在是被下放了,虽然说部队环境相对干净,但还是小心点好。
哦,没事,回头我再和您好好聊聊这些年的事。
向长征不愧是老革命,一听向南这么说就知道有情况,“对了,我还没问你怎么突然来了?”
“这不是之前不知道您在这边么?”向南说,“前段时间碰到大哥了,才知道了您的消息,我想着要赶紧让您老人家见见您的大孙子啊,所以就迫不及待携妻带子过来了。”
前段时间才知道他的消息?!向长征的眼睛眯了起来,看向向南,“你大哥说,他这些年一直有和你联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嗨,出了点差错,信件没落到我手里,向南轻描淡写,“后来我又去下乡了,就更接不到大哥的信件了。”
“你什么时候下乡的?”
“69年。”
69年?向长征在心里算了下,“那时你才十五岁!”
“秦芳娥让我顶替她继女的名额下乡的。”向南说得淡然,向长征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他不是傻子,听到儿子直呼他母亲的名字,就知道这母子间肯定有很多矛盾,当然,以他对秦芳娥的了解,肯定还是这个女人做了什么伤儿子心的事了,否则儿子也不会这样对她!
“爸,哪里能打水,我去弄点水来烧,向南说您爱喝茶,我带了点茶叶来孝敬您。”苏辛忙岔开话题,有些话,只适合他们父子两人私下说,她作为儿媳妇,有些话可不适合她听,虽然但是,她和向南之间没什么秘密,但向长征作为长辈,可能也会觉得尴尬。
“屋子外面有个水缸,那里面的水可以用。”向长征也想起来还有个儿媳妇在一边呢,也跟着转了话题,“那感情好,我都好几年没喝过茶了,还真的挺想念的。”
对了,我们还给您带了个搪瓷杯和一个暖壶,苏辛示意向南,“在那个行李袋里,向南你去拿出来。”这是苏辛临时想起的,本来想着明天回去再弄过来,但是现在看向长征这里就那么两个碗,都没喝水的东西,还是现在就让向南把东西拿出来吧。
向南接收到苏辛的暗示,不禁庆幸之前他把平安的行李袋也带过来了,就放在床尾,向长征此刻正坐在床头看着孙子,留意不到他这边,于是他蹲了下来,从袋子里(实际上是空间)把暖壶和搪瓷杯拿了出来。
这是孩子的一片孝心,向长征不会推辞,能带来这里,也说明他们不缺这些东西。
对了,向南想了起来,“爸,您的粮食呢?放哪里了?”
向长征示意他看桌子上的那个小袋子,“在那里,还有一袋番薯,在床下。”
向南打开袋子看了一下,估计五斤不到的粗粮,伸手掏了一把出来,在手里搓了一下,有点硌手,仔细一看,里面掺杂了碎石头,他的眼眶猛地就热了,“爸,您吃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嘿,没事,多洗几遍就好了,向长征摆手,是真不在意,“现在这样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还有番薯吃呢。”
向南差点冲动地想现在就取几袋大米出来,还好控制住了自己,他问,“你们是自己做饭,那这个农场的那些干部呢,吃食堂还是也是自己做饭?”
“有回家吃也有在食堂吃的,毕竟还有警卫连的人,前几年管得挺严格的,基本不让家属来探望,这两年好很多了,家属来了也能进来,这些家属有的也会在食堂吃饭,不过食堂只收全国粮票。”向长征介绍道。
嗯,知道了,向南压低了声音,“爸,这次过来我们还给您带了两袋大米,不过放在招待所了,回头我去取了拿过来。”
“不要不要!”向长征吓了一跳,大米多金贵啊,其他东西收了就收了,大米肯定不能要,“你们带回去,我看平安也差不多可以吃辅食了,到时候熬米油给平安吃。”
“千里迢迢都背过来了,我可不背回去,您不知道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先坐火车,再坐轮船,到了椰城又再坐几个小时的汽车才到了县城,在县城拦了顺风车到兵团,再从兵团坐牛车过来这边,这一路都要累死人了,我才不把东西弄回去,再说,”他压低了声音,“等我回去,我要去市里百货大楼的运输队上班,怎么都缺不了您孙子吃的,您就放心收下吧。”
向长征看了向南一眼,点了点他,“晚上你留下来,好好和我说说这些年你是怎么过的。”
他没提苏辛和平安,是知道儿媳妇肯定不可能会在这里留宿的,再说孩子还小呢,刚才向南都说了东西还在招待所,那肯定他们晚上是要回那边的。
行啊,我也有好多话想和您说呢!
喜欢穿成年代文小炮灰早逝的双亲请大家收藏:()穿成年代文小炮灰早逝的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