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免费阅读锦衣香闺大结局 > 第121页(第1页)

第121页(第1页)

说完,御史转向周元昉,凛然发问:“敢问殿下,当日您是不是去了御河之畔,是不是与冯彻在一起?”周元昉明白,这个叫李三的摊主是英王买通的假人证,但英王既然知道他去年端午与阿彻在一起,一旦他否认,英王马上能找来一群真的人证。因此,周元昉坦然道:“本王确实去了,在河边偶遇冯彻兄弟,本王便与他们上了一艘画舫,但,本王与冯彻之间绝无任何不妥举动,天地共鉴,尔等休要血口喷人。”御史冷笑:“王爷做了什么,您自己清楚。”“不仅燕王清楚,朕也清楚。”正德帝突然开口,成功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自己身上。周元昉疑惑地看着他的父皇。正德帝扫眼儿子,笑道:“三年前,朕想为燕王选妃,燕王却道,他已经有心仪的女子,他要确定那女子是否喜欢他,再来求朕赐婚。去年端午之后,燕王来求朕赐婚,只是朕要亲征,暂且耽搁了此事。不错,那时燕王确实与冯彻在一条画舫上,但你可知道,冯彻的妹妹,武英侯的掌上明珠也随兄长去观龙舟赛了?”御史浑身发冷,燕王,燕王居然早就求皇上赐婚了?周元昉刚刚还在震惊父皇居然如此清晰他的行踪,但听到“赐婚”二字,周元昉突然心跳加快,隐约猜到父皇要做什么了!正德帝只瞪着那御史:“朕的儿子,朕比你们清楚,燕王与冯彻之妹幼年相识,青梅竹马,燕王迟迟不娶妻,就是为了等冯彻之妹。可你呢,冯彻早已娶妻生子你看不见,武英侯府有女貌美过人你不曾听闻,只知道捕风捉影诬陷亲王,朕要你这样的御史何用?”御史连连磕头,却被正德帝派侍卫给拖了下去。周元昉激动地跪在地上,朗声谢恩:“多谢父皇替儿臣做主!”正德帝刚要训斥儿子两句,腹部突然剧痛难忍,一下子弯了腰。大臣们都慌了,齐齐上前关心帝王。正德帝被太监们扶去了寝宫,只有三位王爷与五位内阁阁老获准入内。太医们匆匆地来了,替皇上上药、包扎伤口,然后恭敬地守在外殿。“都怪儿臣不好,叫父皇费心了。”周元昉跪在龙榻前,愧疚地道。周元昉真的愧疚,他一直以为父皇偏宠两位兄长,这几日更猜测父皇要把皇位留给英王,可就在刚刚,父皇不惜撒谎也要维护他,不叫英王如愿,周元昉才明白,父皇要立的人,是他。“父皇,儿臣不孝。”周元昉湿了眼眶。正德帝的伤口很疼,如果可以,他一个字都不想说,但他是父皇,他得管好他的儿子们。看着周元昉,正德帝怒道:“你是不孝,一桩婚事耽搁这么久,耽误到现在连个子嗣都没有!”周元昉:……正德帝便对兼任内阁大臣之一的礼部尚书道:“朕要武英侯的女儿做朕的儿媳妇,你即刻去钦天监,挑个黄道吉日!”礼部尚书恭敬领命。小的安排好了,正德帝扫视一圈,叫英王单独留下,其他臣子、亲王都退出去,只剩一个伺候他几十年的大太监。众人走后,英王关切地询问正德帝的伤势。正德帝看着床边正当壮年的儿子,忽然苦笑,摇头道:“元勋啊元勋,父皇对你的厚望,你比谁都清楚,可是,你太让父皇失望了。”英王脸一白。正德帝闭上眼睛,疲惫地道:“御史指责你的那些罪状,父皇不会叫你背,但,你已经不适合留在京城了,准备准备,去云南就藩罢!”云南?英王急了,扑通跪了下去,抓着正德帝的手哀求道:“父皇,儿臣知错了,您别赶儿臣,儿臣要留在您身边尽孝!”正德帝没有回应,呼吸清浅,仿佛已经睡着了。大结局上二月里,正德帝连续下了几道圣旨。,跑来骂了萧震一顿。萧震不听,反正他在家清闲惯了,今日教导两个儿子武艺,明日抱着孙子在花园里逛一圈,后日陪苏锦去郊外看看猪舍,日子过得很好。苏锦的态度就是另一样了。去年阿满表示她愿意嫁周元昉时,苏锦已经被女儿说服了,只担心周元昉的将来。现在周元昉成了太子,地位稳固,苏锦再无后顾之忧。而苏锦从来就是一个想过好日子、喜欢荣华富贵的人,女儿一跃成了准太子妃,苏锦去外面做客,腰杆都挺的更直了。那些贵太太们不是总嘲笑她有过三个男人,还看低她的两个子女吗?如今她的儿子成了太子最信任倚重的心腹,她的女儿成了太子妃,兄妹俩一个比一个争气,苏锦引以为荣,再加上她还有个高大威猛的丈夫,苏锦自认京城再没有哪个女人比她舒心。准太子妃阿满的心中,就只有对嫁人的期待了,一边跟着宫里的嬷嬷学习如何当一个太子妃,一边偷偷地憧憬婚后。阿满还算悠闲,已经入驻东宫的太子周元昉却忙坏了,正德帝钦点了三位大儒分别担当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周元昉白日的时间,一半要陪在正德帝身边观政,一半便要听从三位大儒的教导,忙得只有晚上,才有一点点闲暇想他心心念念的小姑娘。夏日来临,天气一日日炎热起来,热得正德帝头疾复发。正德帝一直都有头疼的毛病,年轻时发作的次数少,年纪越大事情越多,正德帝头疼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去年年底与匈奴交战受了重伤,正德帝元气大损,折了多少年的寿数,身体一亏,这头疾的老毛病便如雪上加霜,一下子将正德帝击倒了。正德帝放不下江山,人在床上也要亲自处理大事,待到七月,正德帝终于连翻阅奏折的力气都没有了。太医们为帝王号脉,当着正德帝的面当然要拣吉祥话说,出了内殿,向太子回话时,太医们都摇头。十九岁的周元昉,脑海里突然一片空白。他从小怨到大的父皇,他今年才真正理解的父皇,也要向母后那样,离开他了吗?正德帝悠悠醒来,看到的就是嫡子泛红的眼圈。“多大了,还哭。”正德帝虚弱地笑。周元昉本来还能憋住眼泪,被父皇这么一说,他脸上立即滚落两行清泪。正德帝知道自己要不行了,他动了动手指,示意儿子把手送过来,周元昉见了,连忙膝行着挪到床前,挪到膝盖抵着床板再也无法靠近,他才双手捧住父皇的手,眼泪越来越多,声音都哽咽了:“父皇,您别丢下儿臣。”正德帝看着哭成孩子似的嫡子,无奈道:“你这脾气,到底随了谁?朕与你母后都不爱哭。”周元昉眼泪一串串地掉。正德帝叹口气,欣慰地道:“父皇来北平后,就一直在暗中观察你,元昉不用慌,你做的很好,父皇相信,你会当个好皇帝。”他立嫡子为太子,有部分是因为他对皇后的感情,可如果不是儿子长进了,正德帝不会如此决定。时间有限,正德帝命人去传沈复、萧震。周元昉的眼泪顿了下。正德帝察觉了,他缓了会儿,提点儿子:“元昉,一个君主想治理好江山,必须知人善用,只要臣子有大才,能为朝廷效力,那君主就要用他,而不应受自己的喜恶影响,任意妄为。沈复有治国之才,父皇走后,你要继续用他,不可怠慢。”周元昉红着眼睛点头:“好,儿臣答应父皇。”正德帝想了想,又道:“你喜欢阿满,父皇替你做主,但,将来你不可独宠她一人,要广纳后妃,多生几个皇子。”周元昉抿唇,就在正德帝皱眉时,周元昉抬起头,目光坚定地道:“父皇,儿臣一直都很羡慕阿彻,羡慕他们兄弟同出一母,羡慕他们兄弟关系亲近。父皇,儿臣……”“妇人之见!”正德帝冷声打断了儿子,然后剧烈地咳嗽起来。周元昉连忙替父皇顺胸口,面对父皇失望的眼睛,周元昉心里一酸,终于将藏了多年的秘密说了出来:“父皇,您可知,母后死前,一次都没有提过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