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道并河北道兵力均由李怀仁调配。”李渊顿了顿,侧头看向李世民,“只怕还要从京兆抽调兵力。”
李世民点点头,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数万胡骑凌京兆,李渊连续两次从河东抽调了共计近两万的兵力,最重要的骑兵基本都调回来了,如今屈突通在绛州手握只有不到两万的兵力。
就算加上霍邑的刘弘基,唐军兵力也没超过三万,而并州等地的兵力,大都固守城池,不能汇集成军,也没有机动力。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麾下的大将基本上都被调回京兆了,肯定是要从京兆抽调人手的。
殿内一时间有些寂静起来,原因很简单,从京兆抽调兵力……而京兆内的唐军,现在都在围困都布可汗呢!
一旦抽调兵力,那都布可汗很可能会杀出重围……李靖不肯阵前叙话,这消息早就传回长安了,也得到了李渊的默许。
倒不是怕李靖生怨,只是大家都看得出来李渊的心思……不过与李靖本就有怨的李善却是无所谓的,“陛下,突厥肆掠并州,臣率兵赴河东,只怕追之不及,请调骑兵。”
李渊点点头,这是在情理之中的请求……如果是步卒,等赶到并州,说不定突利可汗都已经回了五原郡,还有闲暇时候试着能不能攻破此时快要粮绝的马邑。
当然了,李渊也听得到李善的言外之意……调走骑兵,那都布可汗是有可能杀出重围的,步卒追之不及,李靖就捞不到这份战功。
但如果不调走骑兵,突利可汗回到五原郡,一听都布可汗被擒被杀……那肯定是欣喜若狂到手舞足蹈,说不定还要高呼一声,魏嗣王果为兄弟!
所以,不能明面上让柴绍、李靖放水,只能通过抽调将领和骑兵来降低李靖覆灭突厥的可能性,提高都布可汗突围的成功几率。
李善心里有些惴惴不安,都布可汗手里怎么也有近万兵力,而且也携带了粮食,不会这两天就兵败身死,或者干脆跪地乞降吧?
社尔兄,可别让我失望啊!
李善想的这些,李渊自然也想得到,半响后吐出一个字,“可。”
李世民补充道:“怀仁无需避讳,当用旧部,才能如臂所使。”
“不错,朕以赵国公苏定方为副帅,便是此意。”李渊点头道:“刘黑儿、侯洪涛、王君昊、曲鸿、范季庆皆是你亲卫出身,一并带去。”
“其余将领中,也多有怀仁旧部。”李世民再次补充道:“怀仁即刻点将,父亲即刻遣派信使。”
李善在心里盘算了下,“原州刺史张士贵、陇州总管李孟尝、三原县公李楷、右监门卫将军马三宝、银州刺史胡演、泌水县候张宝相、右千牛卫将军李客师、左武卫将军段志玄、左监门卫右郎将尔朱焕、秀荣县伯尔朱义琛。”
窦轨一边听一边在心里盘算,李善念出的人名全都是他的旧部,倒是稍微有些意外陇州总管李孟尝,除了还没正式结束的京兆一战之外,李孟尝并没有在李善麾下过……不过两人却算得上连襟,都是清河崔氏的女婿。
顿了顿,李善又补充道:“再调左监门卫中郎将常何。”
李世民有些意外,但想了想也没有意外……常何可不是心甘情愿的打开玄武门的,李善这是不想将其留在长安。
呃,让李世民、李善很是无语的是……李渊在点评玄武门之变平叛的时候,点出的首功自然是李善,其次就是砍下李建成首级的尉迟恭与因为不肯附逆而打开玄武门的常何。
李善看向李世民,“还请太子殿下拨吴国公尉迟恭、翼国公秦琼助阵。”
李渊嘿了声,“尉迟恭、秦琼、程咬金乃是二郎近卫,怀仁你倒是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