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个边鄙小邑,楚王驾临乃是大事,全邑的人都凑到了楚王落脚的院子外头,翘首张望。邑尹闻得楚王突然驾到的时候,本是发愁,因为此地物产不多,来不及准备许多佳肴。不过寺人渠很快来传令,说楚王路过此地,膳食不必铺张,寻常即可。邑尹不敢违逆,却还有些惴惴。但到了宴上,他发现楚王吃着那些寻常饭食,似乎津津有味,心中这才放下来。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楚王虽是国君,待人却是和气。膳后,他亲自与邑宰等人交谈,说起本地去年的粮食产量和今年的春耕准备。阡陌在一旁,听到楚王还问起了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庶人几户,公田几亩,私田几亩,每年每户庶人上缴田赋之后,大约可余多少粮食。她有些诧异,唇边却不禁露出微微的笑意。这个问题,阡陌不久前才跟他讨论过。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在即,开春的第一个月,楚王便召集了大臣商讨春耕之事。春耕是为了秋收,讨论的目的自然离不开如何能在秋天得到更多的粮食。而去年楚国曾遭受天灾,各地粮库空虚,更加需要恢复元气。楚王去年令司会府清查历年的粮仓出入之数,也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清晰的判断。而当各种数据摆出来的时候,楚王很不满意。楚人身处山泽包围之中,开拓荒地一向不遗余力。以近十年为例,各地开拓的公田之数增长了近乎十分之一,但是每年上缴的粮食产量却没有什么增加,有那么一两年,风调雨顺,还居然减产。阡陌亲手核算过这些数据,知晓一二。听楚王抱怨,她仔细想了想,对楚王说,&ldo;这些粮食,都来自公田,确否?&rdo;&ldo;正是。&rdo;楚王道。阡陌笑笑:&ldo;如此,却是合理。&rdo;楚王讶然:&ldo;怎合理?&rdo;阡陌说:&ldo;当今楚国田制,乃承古法。民人耕作公田与私田,公田税什一,而私田不税。侣,你若是那些私田所有之人,公田私田一般出力,公田却还要缴赋。你愿在公田多出力,还是私田多出力?&rdo;楚王目光一闪。&ldo;你是说,公田当下田赋太低?&rdo;他问。阡陌摇头。&ldo;公田私田税赋不等,无论你如何定,他们都不会愿意耕公田。&rdo;阡陌认真道,&ldo;侣,当今农人耕作之法,比古时早已改进。你看这十年间,因开荒所得的公田之数便达到了十分之一,比先君乃至先王数代,乃是强了数倍。你亦可想,公田开拓,私田岂有不开拓之理?私田不必纳赋,则必然私田开荒更多,而人力有限,你说那些各地的封君和民人,会先顾私田还是先顾公田?&rdo;一席话,楚王忽而觉得敞亮。他看着阡陌,目光炯炯,&ldo;你有何法?&rdo;阡陌道:&ldo;开拓田土,无论公私,都是好事,只是如今之势,古法已不可行。侣,我以为,既然耕作者都是这些人,便也不必再分公田私田。你以王令清查全国耕地,每亩皆征以田赋。如此,便不惧民间私自开荒避赋,亦不惧厚私薄公。&rdo;她的这个主意,其实就是鲁国的初税亩改革。这是个著名的变法,在历史课本和爷爷的书里都有提及,但也许时间没到,她在这个时代还未曾听说。这个方法产生的背景和适用对象,与楚国现在的境况差不多,阡陌觉得可行,所以对楚王提一提。楚王听完之后,十分感兴趣,又问了她一些细节的问题,阡陌也尽自己所能跟他讨论。那时,二人是散步闲聊说的,楚王满面思考,没有表态。不过如今看他向邑尹问起了这些事,阡陌知道他是听进去了。&ldo;这邑中,近年开拓的私田,有多少?&rdo;楚王忽而问。邑尹犹豫了一下,道,&ldo;自去年以来,有数十亩。&rdo;阡陌心中了然,去年以来就有数十亩,那么过去十年间新开的私田当不是小数,里面的收获,楚王可是一颗米都拿不到的。她看向楚王,只见他神色平和,微微颔首,并不多言。&ldo;寡人当真吃了大亏!&rdo;待得二人独处,楚王长叹一口气,将宽下的带钩往榻上一掷,自嘲,&ldo;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楚国田土所获,我连什一都拿不到,还要养那么多的官吏,还有楚师的几十万张口。&rdo;阡陌笑笑,走过去替他宽衣。&ldo;天下田制都一般,吃亏的国君也不独你一个。&rdo;她眨眨眼,安慰道,&ldo;说不定晋侯齐侯周王也都在怄着气。&rdo;楚王想想也对,心中倒是平衡了些。&ldo;还是爱姬好,&rdo;他一笑,搂着阡陌,&ldo;为寡人省了一个后宫,比起别的国君还要另供着上百口人吃穿,寡人赚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