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不管你。”徐琰将她揉进怀里,“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就想,为了沈明我也该照拂你一些。后来我娶了你,对天地发过誓言,这辈子都会保护你,不叫你受半点委屈。”
“嗯。”沈妱眨了眨眼睛,“殿下第一次见我是什么时候?”
徐琰这才发现说漏了嘴,于是仰躺在榻上,闭目装睡,“好累好累,快睡觉。”
……又是装傻充愣!沈妱在他肩头咬了一口,气哼哼的睡觉。
没过两天,泰宁便有消息传来,完全不出惠平帝和徐琰所料,他们抛出了崔詹的身世,扯着昭明太子做大旗,声讨惠平帝当年谋害手足,残害兄弟,将一位仁善至德、才学兼备的太子陷害至死,夺得地位。
而几乎是在一夜之内,一篇洋洋洒洒的《讨贼赋》便开始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流传。
虽然因为有青衣卫在,及时控制了局面,然而乐阳长公主既是有备而来,恐怕这篇《讨贼赋》已然誊抄了千万份,传遍各地。在京城之外、青衣卫能力有限的地方,恐怕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那篇《讨贼赋》徐琰也看了,上头历数昭明太子的仁德善行和才学双馨,痛斥惠平帝手段卑劣,残害手足,在登基后不惜毁弃文坛至宝,也要将污名扣在昭明太子头上。再引述了近些年的几次异象天灾,怒斥惠平帝身处君位却置天下百姓于不顾,一心扑在道教,劳民伤财修建高台,为了维护庸碌无为的太子而杀了才干卓著的魏王,心里没有亲情、没有天下,更没有百姓,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昏君。
文中引经据典,平易近人,即便没有华丽的辞藻,那斐然的文气却也能扑面而来。不管是高雅文士或者平头百姓,乃至大字不识几个的莽夫,恐怕都能对这篇赋击掌赞叹。
徐琰看完后摇了摇头。
私心来说,除了关于昭明太子的事情是刻意引导,异象天灾的说法是牵强附会之外,这篇《讨贼赋》里缩提及的其他事情,还都是确有其事的。
惠平帝费尽心机登上帝位,勤政爱民了几年之后便弃天下百姓于不顾,沉迷道教、偏爱太子、荒疏朝政、劳民伤财……一样样细思下来,确实是一个昏君的作为。
可即便他有负皇位,可崔詹能比他好到哪里去呢?
徐琰虽然没能查到太多关于崔詹过去所为的消息,但他这两年在京城的所作所为确实不难查探的。其手段的狠辣卑劣,比之魏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可那张脸上却始终平静无波,仿佛是个极平易亲厚的人,那样的城府心机,细想时令人恐惧。
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让满心怨恨的毒蛇执掌天下,他宁愿惠平帝稳坐皇位。
更何况,宁远侯府与夜秦勾结,这一场战事挑起,又不知要夺去多少人的性命。
与漠北交战时,杀人如麻也不会心存负累,徐琰始终相信——既然你执刀入侵我的家国,那么就该有留下性命的准备。那是人,更是敌人,所以即便杀了成千上万,也是各自争执得心甘情愿。
可是这回呢?
乐阳长公主的这篇《讨贼赋》发出去,煽动的是无辜百姓,那些军士毕竟都是惠平帝的子民,是他曾经与无数将士拼死守护的人。如今要执刀相向,毕竟叫人难受。
然而这样的难受也只是一小会儿,很快便被徐琰适当的收起。
他再次挂帅出征,骑着那匹威风凛凛的赤狮子,带着三百近卫和五千精兵,轻装简骑直奔泰宁而去。
那里等着他的不止是宁远侯崔玄礼,还有早就被乐阳长公主算计过、如今揭竿而起的守将,更有藏在背后,搅入浑水的夜秦。
那里等着他的不止是敌人,也有战友。
惠平帝已经发出密旨,命卫嵘父子率大军南下,往泰宁镇压叛贼。
他出发的那天,沈妱就站在城楼上送他,看着那一袭玄色的战袍落在赤狮子上,他挺拔的身姿格外惹人注目。头顶盔上红缨随风,手中长剑出鞘直指苍天,在仲春的日光里格外蓬勃英朗。
即便知道他是战无不胜的战神,然而这一去危机四伏,沈妱还是忍不住的担心。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时,沈妱才发觉眼角湿润。好在城头风大,春风抚平泪花,只剩心头流连担忧,仿佛魂魄都要跟着他走了似的。
她闭着眼睛安抚心绪,再睁开眼时,却见站在前面的惠平帝晃了晃,一手撑住城墙上的青砖,仿佛有些站不住脚。
然而那也只是晃了晃而已,他很快就站直身子,摆驾回宫。
沈妱回到端王府后就紧闭府门,推拒了一切邀约宴会——宁远侯府的案子震惊朝野上下,如今泰宁又有昭明太子遗孤起兵,京城里住的大多都是识分寸的人,哪怕谁家有个纨绔子弟,这个节骨眼上也看得死死的,就连霍宗渊那样嚣张的人,最近都当了缩头乌龟。
人心惶惶之中,其实也没有多少宴会。
沈妱静了没两天,府里就来了位不速之客。
竟是沈明。
再次看到兄长站在跟前的时候,沈妱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她说话都有些结巴了——“殿下去泰宁镇压叛军,哥哥怎么……却出现在了这里?”
“殿下安排了要事给我,叫我转交你一封书信。”沈明将手里的信封递过来,“庐陵那边的消息我都听说了,母亲那里已经动身,半月之后就能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