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有不同的撰写要求,因此《后汉纪》与《后汉书》在东汉史的
记述上,此简彼繁,此详彼略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后汉纪》的史料价值并没有因
《后汉书》的问世而有所降低。
袁宏比过去的历史家都更强调历史记述的政治意义。他在《后汉纪&iddot;序》里系统阐
述了自己的撰史观点:&ldo;夫史传之兴,所以通古今而笃名教也。丘明之作,广大悉备。
史迁剖判六家,建立十书,非徒记事而已,信足扶明义教,网罗治体,然未尽之。班固
源流周赡,近乎通人之作,然因藉史迁,无所甄明。荀悦才智经纶,足为嘉史。所述当
世,大得治功已矣。然名教之本,帝王高义,韫而未叙。今因前代遗事,略举义教所归,
庶以弘敷王道。&rdo;按他的思想,历史著述应包括两个功能:一是网罗治体,大得治功,
是指政治上的成败得失说的。另一个就是扶明义教,是指封建伦理上的是非说的。
他认为对第一个作用,前人很注意并作了些工作。而后一个作用,则发挥得相当不
够,所以他要在书中弥补前人的不足,&ldo;略举义教所归,庶以弘敷王道。&rdo;
袁宏认为,名教就是维护封建秩序的法宝,而名教的根本,又在于君臣之道。因此
他论述的重点是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最集中表现,他拿天地高下的自
然现象和父子相继的血缘关系套在君臣关系上,把封建君臣关系说成自然的规律和永恒
不变的准则。从这一点出发,他对刘秀背叛更始政权,另起炉灶有所非议。对于曹魏篡
夺汉家天下的行为,也作了批评。他指出汉朝还未灭亡,曹魏不该取而代之,既已取而
代之,就不该再用禅让之类骗局来美化自己,已经夺取了人家的天下,还要吹嘘自己可
以与尧、舜比德,这不是太欺罔天下了吗?他对汉魏替兴的看法与陈寿截然不同。他以
名教观点看历史事变,对后来的封建史家有很大影响。袁宏强调君臣之义,在当时是有
现实意义的。当时桓温大权在握,时刻准备重演汉魏禅让的把戏。袁宏攻击曹操,实际
上是在讽刺桓温。
名教的另一个方面是规定一般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袁宏在书中反复阐述了人们应遵
守封建秩序,遵守三纲五常等人伦准则的思想,摆出了一副说教的面孔。
袁宏也看到历史上的一些变化,主张礼制上的改革。他指出了三代历史上传贤和授
子的变化、刑赏的变化、婚制的变化等。他强调天下形势就如同下棋一样,是变化多端
的,因此不可拘泥于一定之规,而应随时随地改变礼制、政策等。这样的看法,还是很